第452章 人杰第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到陈苦的样子。  

单灵官缓缓道:“不错,所以这么多年,关于这桩秘史,知道的人并不多,就连我们皇觉门之中,也很少有人说起浑天霸体和那两位霸主之间的关系,原因也很简单,在修成十境之前,本来就达不到那样高度,而十境之后…这千年来,皇觉门之中也没有人踏入其中。”  

陈苦不由得微微呼出一口气。  

一国之师,这种身份级数的深仇大恨,显然是需要敬畏的。  

“所以,这也就是需要一股前所未有之庞大元气的原因了,当年,在皇觉门之中,曾也有先辈踏入过九重,当时几乎将一口‘元气之井’吸干了,也没有突破,反而走火入魔身死了。”  

单灵官叹了一口气。  

元气之井,是一种很特殊的矿藏,跟灵脉领域矿藏类似,都是天地之间地理因素聚拢起来的一大片能量。  

区别在于,元气之井要比灵矿更加罕见,更难寻找。  

当年宗门内的那位前辈所找到的元气之井,几乎可以让十个人顺利踏入十境元天级数,却连十重浑天的门坎都没有摸到。  

“不过,对于师弟来说,这里的这颗石卵,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师叔和我以及那两个人,在这里面被困一年,便将境界几乎提高了两重,再加上这石卵是裴东流为自己准备的复生之体,可想而知,其中拥有多么庞大的元气,绝对要比当年的那口元气之井蕴含的元气多。”  

秦羽先开口说道:  

“如果你能够成功得到禁法指,那么,成就浑天霸体的机会,会大很多。”  

他们之间的谈话,一直在避讳着石卵之中的另外两个人,另外两个人看似也已经麻木了一般,没有任何反应。  

陈苦眸光微微闪动,道:“我已经得到了成为灭法楼真传弟子的资格,接下来就要准备去灭法楼修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再过不久,就可以将师兄和师傅从这里面解救出来了。”  

至于,修行浑天霸体所需要的磅礴元气资源,陈苦并没有主动提起,但心里是有数的…  

除了这颗石卵,神明眼的能力,也能够帮他积攒元气,前提是,神明眼的能力,恐怕得再升级一次,才能将积蓄元气,而并不是灵气。  

“已经得到灭法楼的真传弟子名额了?”  

两个人明显对于陈苦的速度很是惊讶。  

“这么快?”  

“嗯,师傅师兄,等我好消息吧。”  

陈苦又和两位师长多聊了几句。  

转而离开了侠王界之中。  

回到自己的院落里面。  

看了一眼主殿方向:  

“虽然慕容城殿主当时的语气很轻松,但想要将我转去灭法楼,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还得等消息。”  

心中转过这个念头之后。  

他独自潜入了出去,到了离神武山不远的地方。  

便从侠王界之中,将朱箭釜化身呼唤了出来,对其轻声道:  

“招妖幡不久前修成了第九、第十重口诀,现在,没有人比你更适合用它去招妖了,如果能够多招收一些九、十境的妖魔,有其他能力的,也能提升不少的实力。”  

朱箭釜化身点头,收起了招妖幡,手持此幡,深入进去了后面的五行山脉当中。  

同时。  

陈苦自己则是转身朝着武训营天地之中又走了过去。  

显然,他发现这武训营之中的烙印化身,是比招妖幡更适合作为‘收割煞气’的地方。  

其中的武道气运形成的十境战力,有很多,只要武道气运不绝,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成。  

于是乎,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  

神武山的学员们,就看到了他们的这位才和薛灞柳打成平手的师弟,开始连番的在武训营之中挑战各种十境修为的烙印。  

“陈师弟这是在干什么,疯狂的挑战啊!”  

“我明白了,一定是受到了那些燕都城之中的小报影响,说什么陈师弟的实力还不足以评入人杰榜第四号人物,现在陈师弟,是在证明自己。”  

之前和薛灞柳的一战,外面的燕都城之中,有很多人很震惊,但总觉得陈苦的一战有些虚。  

结果,现在陈苦疯狂的在武训营之中挑战对手。  

学员陈苦,挑战十境阴慕山烙印,胜!  

学员陈苦,同意自身烙印驻守武训天地,经评价,拥有十一境战力,每月可获得五十万武运学员陈苦,挑战十境赵晓旋烙印,胜!  

学员陈苦,挑战…胜!  

全都是战胜的结果。  

短短三天的时间,在武训营之中的九十一个十境修为的武道烙印,全都被陈苦轻松战胜。  

当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  

外面的龙渊九州天才榜立即将陈苦的名次更新了。  

排列第四!  

龙渊九州天才榜第四名:陈苦,九境巅峰武夫修为,十一境战力…  

此排名出去之后,龙渊省轰动。  

最为心中震动的那个人,自然是原本排在龙渊人杰榜上第四名的唐曲江。  

居然…  

在没有和自己较量过的情况下,直接被天才榜评为龙渊第四人?  

他的拳头握紧了。  

同样,  

远在神兵城的人杰榜第二人黎万曌和第九人翩惊鸿,也都关注到了自身武道令牌之上的名列变化。  

虽然远隔万里。  

但作为龙渊前十的这些个人,随时都可以看到龙渊天才榜上从一到十的十个人。  

华岳仙万年不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