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魔圣魔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陈苦的面前,一共三个颜色,象征着三个阵营的古老文字。  

陈苦选择了魔国这一阵营。  

此时此刻。  

作为在将军殿当中天幕之外,能够清晰看到一千学员选择的各个殿堂的老师以及殿主们,各自对学员们的评价不一而足。  

“薛灞柳选择了道国阵营,果然不出我的预料,他现在在灭法殿当中进修,想要参悟灭法殿的‘铁树’入道,选择道国阵营,就可以多了解一些这条体系。”老龙殿的殿主说道,老龙殿是薛灞柳选修的五个大殿之一。  

作为本期学员当中实力第一,人杰榜上的第三号人物的薛灞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殿堂的老师和殿主不喜欢他。  

因而对于薛灞柳也有一定的了解,猜测到了薛灞柳十有八九会选择‘道国阵营’。  

“魔国的声名不太好,果然,没有多少学员选择魔国阵营,毕竟听起来不好听…但…唉,这帮学员们就没有仔细研究过历史吗?”  

“这也不能怪他们,这仙院弟子的上古战场投影,是三千年前的一场三国战役了,三千年下来,史书浩如烟海,谁也不会注意其中一场小战役。”  

“倒也无妨,毕竟考验的是学员们各自的实力和兵法…”  

却在一众老师们议论的时候。  

有人轻咦一声:“咦,陈苦…他选择了魔国阵营?这个资质最妖孽的少年,怎么做出来了这么一个选择?”  

陈苦选择了全修所有殿堂的传承,因而老师们对他的熟悉,比薛灞柳还要多。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陈苦成长的速度,就可以用春笋拔节来形容,有许多老师在心中都在预估,按照这个速度,估摸着陈苦在结业的时候,说不定能够摸到十境修为的门坎。  

这,这是真正踏入了天地之间强者的一个巨大的门槛。  

所以,他们不解为何陈苦现在选择了魔国阵营。  

尤其是,作为老师先生们,在外界,是可以看到有多少学员们对于阵营的选择了。  

仙院一共一百名学生,有五十人都选择了道国,三十多人选择了仙国,仅仅只有十几人选择了魔国阵营。  

“难道,他从什么其他地方,读到过这段时间的史书?”  

“三千年前的历史,现在知道的人很少了,这场战役,就连我们都是从上古战场的投影之中发现了不少真相和结果…”  

在一众老师与外界议论的时候。  

上古战场当中。  

在陈苦做出了‘魔国阵营’的选择之后,面前的那团黑色的光球,就好像是肥皂泡一样破灭了,从其中飞出了一道黑色的气机,笼罩在了陈苦的身上,在他的头顶凝聚出来了一个‘魔字’…  

整个人的气息,也变得幽暗,深不可测,像是被一团迷雾笼罩住的神秘人。  

这就是魔国修士的气息。  

武道天地按照陈苦的选择,给予他这一阵营的身份。  

不过陈苦在这个时候,却没有急着前往魔国阵营报道,而是在仍旧消化着那从六耳猕猴处听来的一道青色讯息,来自于这方天地之中;  

三千年前,虬龙之地发生了一场由仙国神火宗、魔国七杀宗、道国五行道门三大宗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足足持续了三天三夜后,神火宗与五行道门联手,对着七杀魔宗开展了袭击。  

数万魔兵折损十之八九,却就在七杀魔宗四下逃窜的时候,有一位七杀魔宗的弟子,在逃窜的过程中,误入到了千里之外的一座地下魔宫之中。  

那魔宫原本是魔国地魔一脉的一位‘魔圣’的地下魔庙,供奉了一尊魔国十五境魔圣的魔像。  

机缘巧合之下,这位七杀魔宗的弟子通过一场仪式,得到了魔圣雕像当中的力量,得到了魔圣之力的短暂加身,召集了剩下的七杀魔宗溃兵游勇,以不到一千魔兵之力,对仙道二宗的两军,进行了一场大反攻。  

此战之后,仙国神火宗仅剩下内门大弟子‘火德’存活,道国五行道门所有人全军覆没。  

此战之后,那名意外通过唤魔仪式,得到了魔圣雕像之力的魔人,在虬龙府创建了一尊新的魔宗,奉那尊魔圣为祖师,号为‘黄泉魔宗’。  

这,就是陈苦通过六耳猕猴听到的结果。  

毫无疑问。  

这就是三千年前那场真正的上古战役的真实结局。  

看似是仙国、道国占尽了优势。  

但魔国阵营却才是真正的战胜方,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那尊魔圣雕像。  

所以,  

在知道历史结局以及真相答案的条件下,陈苦若是还不选择版本正确的阵营,那无疑是给自己强行上强度。  

“这是三千年前的历史,不知道神武堂仙院当中的其他九十九个人,有多少个听说过这段历史,若是有人知道这段历史,那么一定也会跟我一样选择魔国。”  

陈苦心中暗道:  

“这场考核一共为期三天时间,我需要做的就是,借助六耳猕猴探听到的历史真相和情报,将魔国阵营的胜利成果扩大,最好,在仙道两国联手之前,就找到那尊魔圣雕像,直接把那两个阵营给团灭了,若是完成这样的一举,不知能够得到多少武运?”  

做好了想法。  

便开始继续以六耳猕猴探听那地下魔宫的下落。  

而反观在将军殿壁画前透过类似于“天幕”一般的画面,观察着所有仙院弟子表现的老师们,看到进入道国阵营的薛灞柳,已经见到了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