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武运狼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庙,要借助武庙联系中央的大事件,就是此事?”  

显然,谭崇瑞很小心,他知道这件事情一旦爆开,那么对于民间舆论的冲击极大。  

而且,还不知真假,所以第一时间必须要确保此事的隐秘,他只是将此事通过武庙特殊的通讯渠道,传递给了中央内阁而已。  

但陈苦却不一样。  

通过和陈辛的谈话,他几乎可以确保,这消息的绝对真实,而再联想到陈辛已经完成了任务,把灵脉的位置带回了元国,那么元国得到这些具体的情报地点之后,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有所动作。  

陈苦现在将这个事情挑明了说出来。  

也不是为了别的什么,他单纯就是想借助外部压力,将目前这个虬龙府团结起来,形成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大势力,从而,可以利用这个大势力帮他做到一些事情。  

譬如,搜寻龙图腾所需要的妖魔后裔、寻找雷灵物、以及,贩卖丹药,赚取利益,来开启变化图。  

当然,这一切前提都建立在,元国第一个攻击的方向,不是虬龙府,那么就可以给陈苦一定的时间,来借助这股势力,来发育壮大自己。  

这一点,其实陈苦心中有一些把握的。  

乃是从陈辛的言语神态之中判断,再结合一些虬龙府的实际情况,判断出来的一个事实,那就是…  

虬龙府的地下,没有灵脉。  

所以,只看元国抢占灵脉资源这一目标的话,虬龙府应该不是他们的第一目标,就可以给他创造出一些发育的时间。  

而就算他误判了也没关系。  

也可以带着这三十六家武会的势力,全都从虬龙府撤离,去幽州,乃至更安全的中原腹地。  

他的目的主要是收伏这些人。  

有人才好办事儿。  

不光是以后可以帮他营销丹药,拓建势力,若是以后真的要开宗立派,成立一个大宗什么的,这些人,都是现成的人手。  

重建皇觉门,这不光是秦羽先和单灵官的心愿。  

他们当年整合三十六武会,目的就是为了为未来重建皇觉门做准备,只是一直都不具备建立一个宗字头宗门的底蕴。  

那至少需要一个十境的高手坐镇山门,才有这个申请资格。  

所以不得不临时用虬龙三十六武会来过渡一下。  

现在,陈苦正好借着元国入侵这个外部因素,进一步加强三十六武会内部的团结。  

“陈总会长!这种事情可开不得玩笑!”名春秋紧张开口道:“元国入侵,这么大的事…”  

“我肯定没有开玩笑,这是我亲自前往两界山看到的一幕,我说了,这件事我已经托人上报了朝廷,之所以,要在朝廷下令之前,将这件事说出来,原因也很简单。”  

陈苦道:  

“就是为了让大家早做准备,不管是联合在一起,共同守土,还是带着身家老小转移到更安全地方,都好提前动作。”  

一言既出,虬龙府的普通人全都轰动了,脸上的表情有紧张、恐惧,迷茫、手足无措。  

这些话,若是别人说出来,怕是第一时间,就会被朝廷打压。  

但此刻由刚展露了神威的陈苦口中说出来,谁也不觉得陈苦在说假话,也没有任何人有实力,敢来这里说陈苦的做得不对。  

毕竟,若真如他所言,那么这消息提前爆出来,无疑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一个最好的活命机会。  

包括三十六武会在内的现场所有人都心中紧张,心脏快速跳动,升起同一种迷茫。  

该怎么办?  

作为旁边最大的邻国,纪朝人深知元朝的强大。  

一旦真的入侵过来,不说纪朝大军挡不挡得住,他们这些小府、小县,肯定会在乱军之下动荡颠簸,一个不慎,就是毁派灭门。  

“陈总会长,你可有元国具体从哪个地方攻打进来的消息?”有人大胆的问道。  

陈苦摇头道:“这个我不知道,或许,我们很快就知道了,总之,如果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办的武会,就跟我进入虬龙武会‘讲武堂’当中,仔细一叙。”  

说罢,他转身朝着虬龙武会走去。  

其他掌门人脸色大变,忙都跟上。  

但,四面八方的虬龙府百姓们,却是民心大乱了。  

而在虬龙府的知府大堂之中。  

有府卫兵第一时间将陈苦在武林大会上的一切,都报了上来,事实上,作为知府,李骊山也是非常关注府城内的三十六家武会的情况。  

说句实话,他不希望三十六武会再次团结起来,形成一股联盟,那会隐隐对他的知府地位,形成冲击。  

结果,当听到来自于对武林大会上的情报内容之后。  

“什么?这个陈苦…”  

李骊山从桌子背后站直了身躯,脸皮发青,嘴皮子颤抖:  

“他,他这是危言耸听,散布谣言,蛊惑民众,动摇国本!”  

不管元国入侵是不是事情,这件事情既然还没有发生,那么第一时间,应该先压下去,通报朝廷再说。  

现在造成了百姓的慌乱,一个不慎,是要出现大逃荒局面的。  

可再听到陈苦以一己之力,竟然击败三十多人之后,李骊山脸色发白,这样的实力,虬龙府的两万新军,现在都在宝蛟县平叛,府城也没有什么大军,可以对陈苦形成压力。  

换句话说,陈苦这么说了,他居然没有任何办法。  

他咬牙切齿,道:  

“元国还没入侵,这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