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辟火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演变成武道天地这样的小世界?  

他摇了摇头,并不多想。  

而是转头走向了那石碑处,查看了一下自己目前获得的武运点数。  

在击杀巨鼍和上古蛟候之后,获得武庙的奖励之前,他便已经将击败巨鼍和蛟候之后的武运点数吸收进入了武道金令当中。  

这番一查看。  

发现自己的账上,赫然已经拥有了一万四千五百点的武运。  

再差五百点,就可以凑齐一件铸造任何一件所需的极品名兵级数的东西。  

陈苦翻看了一下武庙石碑中各类商号的东西,馋的流口水:  

“全都是好东西啊。”  

那些神兵级兵器、盖世武学级功法自不必多说,除了兵器功法之外,陈苦看到,他那破除黄沙岭记录之后的‘破境丹’,竟然是一颗价值三万武运的昂贵丹药。  

“若是我自己能够突破,便无需用到这破镜丹,却不知是否可以折价售卖给别人?”  

看到那需要十八万武运铸造费用的神兵,陈苦就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当穷人的时期,想买的东西,总是钱不够,买不到。  

主要是陈苦还看到了一个很需要的东西。  

辟火珠(直接售价五万武运)  

铸造材料:万年寒晶铸造费用:一万五千武运功用:可极大提高佩戴者抵抗烈火之能,至多可抵抗七阶火焰焚烧一个时辰左右看到这个被排列在‘饰品’一列的东西。  

陈苦一下就想到了它能帮自己做什么。  

可以一次性深入到火嘴山的极深处,不光可以得到珍贵的七境煞气,甚至还可以去尝试性探索‘收服’那火嘴壶的可能性。  

毕竟,在那火嘴壶的介绍当中说明了。  

此宝,虽是当年属于十四境的法宝,材器也在十四境行列,但因为损失了器灵,跌境到了九境层次。  

若是有了这颗能抗住七阶火焰的辟火珠,说不定还真能让他提前得到那十四境法宝的‘残躯’,然后为其补入器灵,或可恢复成十四境法宝?  

“万年寒晶,不知道去哪儿找,这帮武庙的藏东西藏得可厉害,不如直接用五万武运直接购买。”  

陈苦思来想去,觉得相较于神兵的十八万铸造费用,太远了,短时间很难达到,还不如攒攒辟火珠所需的武运。  

“现在去找龙马,沿路上应该还能遇到妖魔,正好试试这新得的‘盘龙杖’的威力。”  

他已经从麻雀、老鼠朋友们的口中得知了龙马的下落,就在两三个时辰前,出现在了距此六百里外的一处湖泊外。  

六百里的路上,正好够他试验披挂和兵器。  

很快,陈苦前行,不到半刻钟,就遇到了一头四境妖魔,毫不犹豫的一棍打出。  

有了这口一万三千五百斤的盘龙杖在手,他再次感觉到了那次施展师傅水火龙头棍的畅快感。  

真是鸟枪换炮!  

虽然他此前面对四境妖魔,也能够一棍打杀,但换上了这口盘龙杖之后,他感觉若是再遇上那头铁甲犀,绝对可以直接将其浑身砸扁。  

同时,  

他也终于体验到了护甲的威力,那元鼍银光甲罩在身上,虽说有些重量,可对比他的神力而言,完全没有累赘。  

陈苦有心测试护甲的防御能力。  

再碰到了第二头四境妖魔,一头‘四境剑齿狼’的时候,直接站在原地不动,就让对方那堪比名兵的牙齿,朝着自己啃咬过来!  

结果,竟是硬生生的将那畜生的牙齿崩坏了一块,陈苦一点事儿没有,旋即一棍就打杀了这头试验品,收了武运。  

经此测验,陈苦内心暗道:  

“保不准,我在穿上了这极品名兵护甲,再仗着金刚之体、铁甲之身、铁布衫等护身手段,都可以去跟师傅的‘暴猿千钧棍’碰一碰了。”  

这并不是他夸大自己,而是如今身上的东西实在太名贵了。  

师傅杨箓禅活了一百多岁,就挣得了那么一口名兵级的水火龙头棍,结果自己现在直接拥有了两件极品名兵兵器披挂,一件名兵级乌金臂捍,在装备等级和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师傅。  

所欠缺的,就只剩下了四五境修为的差别,以及暴猿千钧棍大成和炉火纯青的区别。  

就这样,陈苦一路往那处湖边行去。  

不足半日,便已经抵达了那片湖,沿路打杀了十几头四境妖魔,许多三境妖魔,又攒了五千多武运,让他的武运余额达到了两万左右。  

湖边,波光粼粼。  

却没有龙马的身影,但陈苦上前,却已经嗅到了一种神奇生物留在这里的气味儿,当即发动了百里追踪术。  

也就在陈苦寻找龙马的当头。  

另外几处位置当中。  

二郎和花狐貂早已经从五行谷出来了许久,得到了一样金行灵物“铁中花”。  

“好了,我已经连闯两大擂台,得到了不少奖励,我们出去吧。”关红鸾跟五色孔雀说了一句,选择了直接离开。  

她本就进入这武道天地当中,就是为了突破自身功法所需的九阳真丹,如今东西已经得到,武庙天地内的其他东西,她都不太感兴趣。  

盖世武学、极品名兵,她都有,甚至祖宗还留下来了一口神兵级的‘关刀’,不需要去和其他人一样,为了那点‘奖励’去冒风险。  

在这武道天地当中,她唯一感兴趣的就是那冠军侯的武道印记,若能寻到,说不定可以有机会得到那口远在神兵之上的‘仙兵’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