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所获颇丰(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苦并不知道,自己无形之中连续抢了三位天骄的几次江湖头条的流量。  

药王堂当中。  

许多伙计和学徒头上都缠着绷带,打着石膏,有没有受伤的成员,则是负责搭建灵堂,不远处,是天亮之后,药王堂招来的修缮墙体和房屋的农工和木匠。  

陈苦跟随其他幸存的所有人,对着那聚集在大院子当中设立的一个巨大灵堂当中,行了大礼。  

那里面,都是昨夜药王堂牺牲的人,最前面的寿材里面,是百草院大师傅农宝森。  

霍小霞在灵堂当中,对着老人的寿材哭着泣不成声。  

陈苦至今还记着这老人当初接引自己入药王堂那天的画面,那一天算是自己命运的其中一个转折点,让自己穿上了长衫。  

而这老人曾经还想要收自己为徒。  

可惜。  

他还未能领略过老人的炼丹术和拳法,老人便于睡梦中,死于柴铁铺的神力弩齐射之下。  

在老人之后,逝者身份第二贵重的则是蓝福喜。  

那个曾经还叮嘱过陈苦的师兄。  

昨天还活生生死的人,如今就变成了寿材当中的尸体。  

江湖险恶,生死一念,活人和死人的区别,有时候就在睡觉时候的一不小心和无所应对。  

陈苦心怀哀叹的时候,不免再次感慨江湖险恶和要在这方世界努力生存的残酷性。  

“一定,一定得好好地活下去,活得好,活得长啊。”  

陈苦望着死人,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接下来在中午是曹寿熊的安抚人心环节,寇明也发挥出了他那长袖善舞的性格,对昨夜一战当中存活下来的药王堂伙计和学徒表示嘉奖,有功的人,当场转正,晋升学徒,并传授呼吸法、打法…  

同时,人人都有五十两的赏银,死人,则是有两百两银子的抚恤金。  

这样丰厚的奖赏和抚恤,将原本悲痛的气氛都冲散了不少。  

陈苦不由感慨掌柜和师兄的驭人之术,却在这个时候,曹寿熊走了过来,来到陈苦面前,含笑道:  

“陈苦师侄,大家都看得清楚,昨夜最大的功臣是你,击杀谢七,又联合柴教头为我们除去了威胁最大的二十架神力弩,最后更是助杨老击杀了谢青峰,这样的功劳…我和两位掌柜已经连夜商议了,准备了一份最适合你的奖赏。”  

“我的奖赏?”陈苦心中微微一动。  

在他好奇,却未做声继续询问的时候,便看到曹寿熊深吸一口气,看向了身后,此时,秦嗣藩和张元英同时走了过来。  

只见,秦嗣藩手中端着一个锦盒,张元英的手中,则是拿着一张绢帛。  

“陈苦,昨夜一战之后,经过我们三位掌柜的一致商议,觉得以你昨晚的功劳,再没有什么是比这三样东西,更适合对你的奖赏了。”  

秦嗣藩说罢,将手中的锦盒,递给了陈苦,说道:  

“你不妨猜猜看,这盒子里,是什么?”  

陈苦看着这个盒子,心中一动,似是猜到了什么,尤其是看到盒子的样子,深深吸了一口气,道:“这是一个丹盒?”  

药王堂对外售卖丹药的时候,都有精美的包装,凭借着盒子上的花纹,便可以分辨出来丹药的品级。  

如三境丹药就是三纹,五境丹药就是五纹…  

而这盒子,  

足有六纹!  

这说明,这盒子里应是放着一颗六境的丹药,而药王堂内的六境丹药和丹方,都只有那唯一的一张,也就是…  

“五行大还丹?”陈苦不由轻轻惊呼出声。  

当初他初学炼丹的时候,尚云芳师傅就跟他说过,药王堂之中最珍贵的丹药,是一颗叫做‘五行大还丹’的丹药。  

陈苦还记得清楚,此丹当时在尚云芳师傅的口中形容,一颗丹药就有疗治一切内、外伤势的神效。  

最关键的是…  

一颗丹药下肚,可以使人凭空增加三十年气力。  

此丹,是药王堂有且仅有的唯一一张六品丹方。  

而且自一百五十多年前创立药王堂的那位祖师爷去世之后,便再也无人能够炼制出第二炉,当年一共成丹九颗,到如今,百多年过去,整个药王堂当中估计只剩下了两颗,乃至于只剩一颗。  

“没错,就是‘五行大还丹’。”  

秦嗣藩轻轻微笑说道:  

“此丹自当年‘孙行云’祖师炼制出来后,百五十年,遗留至今,已经被历代掌柜或自用,或珍藏转赠,耗去了八颗,如今世上目前仅剩这一颗,现在是你的了。”  

将手中锦盒递给陈苦。  

陈苦动容,当即问道:“可我听说,此丹不是只有大掌柜的才能服用?”  

难道,  

昨夜一战,他要被破格提升到大掌柜?  

虽然说他早就已经被定下了三名‘少掌柜’之一的名分,可大掌柜,总管药王堂,对他而言,是不是还为时过早?  

“陈苦啊,你这就是在取笑我了,想我秦嗣藩,虽然忝居药王堂大掌柜一位,但用功多在于经营药铺而甚于武学,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我并无多少练武资质,不过是中上之资罢了,再加上铺子经营耽搁了太多心力,以至于如今才只有三境巅峰修为。”  

秦嗣藩说道:  

“这丹药给我,那不是糟蹋吗,但落在你身上,却完全可以发挥出其本该有的神效。”  

陈苦虽是早就知情掌柜的并非是最能打,而是最善于经营的,但此时面对这样一份厚重奖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