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伐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到闻仲他们雷部动手,整个天地间,雷霆互相轰击着,金灵圣母也动手了。  

“斗部诸神听令,身合神位,星象万千!”  

金灵圣母一声号令,斗部诸神立刻奉诏。  

整个天界之中,突然多出了无数星辰。  

紫薇帝星、东斗、西斗,南斗,北斗,中斗…  

星光熠熠,四万八千群星恶煞齐出,足以与此界中的星辰争辉。  

不止是雷部、斗部,包括火德真君罗宣的火部、吕岳的瘟部、鲁雄的水部、玄坛真君赵公明、三霄等等,都开始出手,抢夺天地权柄。  

有封神榜上诸神牵制天道,姜尚与人道气运真龙合体之后,终于放开了手脚。  

“皇极镇世印!”  

姜尚以准圣战力,施展这一统御万千法则的帝道神通,其威势之浩瀚,甚至让这一方天地都在震颤。  

在姜尚打出皇极镇世印神通后,整个天地间,都响起了一个清晰可问的镇字。  

这镇字一出,天地俱寂!  

仿佛在那一刹那,整个天地都被镇封。  

而天伐劫眼,更是被这凝聚了姜尚全力一击的神通,直接镇散!  

“没想到陛下居然有如此厉害的镇封神通!”  

包括罗宣在内,看到姜尚合人道气运真龙后的实力,都不自觉地后怕。  

这才多少时间?  

自姜尚得到封神榜不过近五十年时而已,他本身实力已经成为太乙金仙,与人道气运真龙相合后,更是发挥出了准圣级别的战力。  

若是在封神世界,五十年时间对他们而言,可能只是打个盹而已。  

封神世界的那些大佬,更可能随意闭个关,就上万年。  

放到姜尚身上,按照这修为增长速度,谁能预估得到万年后他的修为?  

难道这运朝集运之法,才是真正的修行方式?  

不说姜尚的战力,此刻那天罚劫眼被姜尚的镇封神通打散后,四周突然寂静下来。  

不止是天罚劫眼消失不见,就连那漫天飞舞的法则锁链,都消失无踪。  

“大家注意警戒!”  

事出反常必有妖!  

姜尚立刻出声提醒道。  

“那是?”  

闻仲皱着眉头,看向天界上空,有些不安。  

在天界上空,突然裂开一条大口子,然后无数身影从那大口子中飞出。  

“杀!”  

那些飞出天界的身影,看上去杂乱无比,但落在姜尚他们眼里,却发现他们极其契合天地法则!  

这是一支修士大军!  

可天道从哪里积攒出来的这支大军?  

姜尚来不及细想,身化万丈真龙,朝这飞出来的大军杀去。  

“天下皆反!”  

在姜尚扑过去的时候,那大军中突然有一道怨恨至极的声音响起。  

“反!”  

那大军意志汇合在一起后,居然让姜尚所化的真龙有种触及逆鳞的错觉。  

难道这些就是天道复活的人间谋反者?  

为的就是以人道制人道?  

让这些反贼代表人道混乱的一面,来抗衡姜尚现在人道秩序的一面?  

“盛世华章!”  

姜尚冷笑一声,人皆思定,除了那少有的野心勃勃之辈,其他不论是百姓也好还是士卒也罢,都追求的是平平淡淡的幸福。  

想让反叛者代表人道混乱的一面?  

姜尚干脆以自身神识凝聚出一卷盛世华章!  

这盛世华章出现的一刹那,就扩散到整个天界。  

仿佛在这一刹那,天界成为了如今的大昊王朝。  

自然,那些大声喊着反叛的人影,也被拖进了盛世华章之中。  

在这盛世华章里,看到如此太平盛世,远超他们当初的期望,原本的叛军士卒纷纷放弃了执念,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  

而他们放弃执念后,反倒出现在姜尚的盛世华章神通中,似乎那是完整的世界。  

“你们干什么?居然敢不尊号令!”  

被天道复活的反贼首领看到那些被盛世华章神通同化的士卒后,大声怒斥。  

“聚众谋乱,诛首恶,恕胁从,取其首级来献,另有封赏!”  

姜尚的意志传递到盛世华章神通里,那反贼首领只有极少数亲信愿护着他杀出重围。  

但这叛军首领注定徒劳,很快就被整个盛世华章神通同化吞噬。  

“天道,朕合人道气运真龙,就意味着朕不止代表着人道的秩序,也代表人道的混乱。  

想复活几个上不得台面的反贼对付朕,打错了主意!  

道之三才,天、地、人,各行其道。  

以天道吞地道,压人道?乃逆大道而行,今天朕就拨乱反正!”  

姜尚话音一落,那人道气运真龙一个摆尾,生生将天界与人间的通道轰开。  

“昂!”  

与人界恢复了联系后,人道气运真龙得到了人界气运加持,战力再度增加。  

在气运真龙与人界恢复了联系的时候,整个天界似乎都开始扭曲。  

“闻仲,莫非天道要舍弃天界?”  

正在猜测天道的意图时,姜尚突然发现自己身旁多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自己。  

难道,天道连准圣都能复制?  

姜尚心中咯噔一下,直接朝出现的那两个自己杀去。  

然而一击之下,却发现落了空。  

不止他身边出现了两个自己,其他神也遭遇到了各种奇怪的事。  

甚至已经有神陨落,回到了封神榜中,重新等待姜尚召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