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六章 迎圣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孙臣兴见状,面色一暗,看向旁边淡笑的吴侯,越发觉得对方深不可测。  

此人不仅修为精深,而且麾下人才济济,确实比他这个只懂带兵打仗的人强!  

“诸位都督,随孤入城,迎陛下归位!”  

姜尚深吸一口气,然后朗声说道。  

“喏!”  

孙臣兴这次都答得很干脆。  

以姜尚为首,身后跟着孙臣兴、韩振邦、袁伯章、杜子扬、邓子重、刘继世、曹叔至、王如诲、陶文渊。  

再之后,则是金鳌岛十天君加上黄天化等一众神祇…  

这些人整整齐齐地踏进京都之后,柏鉴当即下了城楼,率五百士卒开道。  

“吴侯,陛下被那伪王封为顺命侯后,又单独给陛下建了一座道观,安排了重甲士卒看护。  

如今吴侯打败了伪王的御驾亲征,现在这些重甲士卒群龙无首,或可不战而降。”  

经历过秦王联系妖族在京都作威作福的乱子后,整个京都都已经失去了那股特有的精气神。  

而且若非秦王一直维持高压统治,自身实力又远超其他人族告高手,京都恐怕早就驱逐了秦王。  

套用一句话来说,天下苦秦王久矣!  

柏鉴想替姜尚出面,劝服看守小乾帝的重甲士卒。  

“柏院长,依本官来看,那些重甲士卒还是尽数杀了为妙。  

谁知道他们有没有虐待过陛下?  

若是我们贸然收降,恶了陛下怎么办?”  

徐子静如此一说,柏鉴自然不再开口。  

“此乃禁地,若再靠近,格杀勿论!”  

在姜尚他们即将到达那座囚龙观的时候,其中一员身着重甲的将领一挥手,他麾下的重甲士卒全都警惕地望着姜尚他们,拔出了武器。  

“陛下,臣姜尚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姜尚没管这些拦路的重甲士卒,他麾下自有人马能搞定。  

所以隔着高墙,姜尚声若洪钟地说道。  

“臣孙臣兴救驾来迟,烦请陛下恕罪!”  

“臣韩振邦救驾来迟,烦请陛下恕罪!”  

“臣袁伯章…”  

在姜尚的示范操作之下,这九路诸侯自然有样学样,隔着高墙开始请罪。  

而在他们面前,那些重甲士卒正在经历一场毫无反抗力的屠杀。  

“住手!”  

一道稚嫩的声音传来。  

“昂!”  

姜尚的气运所化紫蛟,在这小孩出声的时候,有些躁动起来。  

但姜尚牢记徐子静的话,要低调行事,因此死死按捺住紫蛟想要挑衅的心态。  

正化身刽子手的黄天化转过头来,看到了徐子静隐蔽的手势。  

因此不管不顾,继续大杀特杀起来。  

甚至还有鲜血溅到那小孩脚下。  

“啊!”  

小孩吓得尖叫一声,连连后退。  

这一副表现,让九大诸侯彻底失去了对大乾的敬畏之心。  

“陛下不必害怕,这些重甲士卒替那伪王卖命,一直看管陛下,让陛下龙困浅滩,着实该死。  

黄将军出手,正是为陛下出一口恶气。”  

姜尚自作主张地站了起来,然后轻点地面,落在那小孩身旁,然后摸了摸小孩的头发,柔声说道。  

也许是姜尚的态度比较温和,所以那小孩不由自主地靠近了姜尚,然后才说道:“可吴统领在昨天夜里就答应效忠于朕了。”  

小孩有些气鼓鼓地说道。  

“陛下,那吴统领之前有没有欺负过你?”  

姜尚严肃地问道。  

“吴统领对朕还算恭敬吧,不过他手底下确实有几个人欺负过朕,还打了朕!”  

小孩记仇,被姜尚问起时颇为愤慨。  

“所以,连手下都约束不好的吴统领,自然得罪了陛下。  

比起得罪陛下的吴统领,孤、孙都督、韩都督…黄将军,无不在前线浴血厮杀,为的就是清除陛下身边的佞臣,同时重新迎陛下登基。  

难道陛下要因一个得罪了陛下的统领,寒了黄将军这等忠心耿耿的将军之心?”  

姜尚有些严肃地说道。  

“那…那让黄将军杀了吴统领后,赶紧把他们尸体搬走,朕害怕!”  

小孩不由自主地拉紧姜尚的衣袖。  

“陛下放心,有孤在,从此以后,陛下再无须担惊受怕!”  

姜尚将小孩抱起,然后随意跨过那些尸身,走回队伍。  

“这里就交给天化了,现在我们一起迎陛下重归皇宫!”  

姜尚随手一挥,幼蛟出现在他面前。  

“陛下,臣护陛下回宫!”  

姜尚牵着小乾帝站在幼蛟背上,立刻朝皇宫出发。  

“陛下,等等老奴!”  

在囚龙观里,一个挎着大包袱的内侍急急忙忙地跑出来。  

而他包袱塞得太满,掉了东西后又连忙俯身去捡。  

“等等,朕要带大伴一起回宫。”  

小乾帝突然对姜尚说道。  

“停!”  

姜尚既然要奉天子以讨不臣,该给的面子自然要给。  

“柏鉴,那内侍是什么底细?”  

姜尚暗中传音,问起柏鉴来。  

“禀主公,那内侍乃是先帝在时就安排给小乾帝的伴当,特赐皇姓,唤作刘慎。  

为人贪婪成性,但又颇知忠义,是小乾帝的绝对心腹。”  

柏鉴连忙传音回答。  

“劳诸位将军久等!”  

刘慎挎着个大包袱,身上穿着一套打着补丁的太监服。  

在他那大包袱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