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文庙激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丞相,这四明山乃三元县文坛圣地,其中香火鼎盛,那神祇的实力恐怕非同一般。”  

自当日下了伐山破庙的决定后,姜尚趁天下缟素的时机,领着黄天化、柏鉴以及幼蛟倾巢而出,寻找三元县内的各处神庙。  

这几天他们拆掉了十来座神庙,不论是山神庙还是水神庙,都已经没什么香火存在,好像荒废了很久。  

自然,他们在这些神庙中没找到半点神性。  

如今三元县内,就只剩下三处地方可能有活着的神祇存在。  

一处就是这三元县文坛四明山,一处乃是城郊鸳鸯溪畔姻缘庙,还有一处便是镇军山将军祠。  

这三处地方香火不绝,祭拜者甚多,时有灵异之事发生。  

之前姜尚他们将这三处地方放在这次伐山破庙的最后,就是想先从那些荒庙中寻到些神性,以便再度唤醒一两位神祇。  

只要多出一位自己人,那他们的胜算自然就多一成。  

谁曾想这些神庙荒废日久,连神性都全部消散,回归了天地。  

如今只能依靠黄天化他们这些原本的人手,来覆灭这四明山的山神了。  

“师叔,早就同你说过,直接让我来铲平这四明山文庙,你非要带着大伙儿绕着整个三元县溜达一大圈。”  

对手难寻,之前黄天化对付的都是些歪瓜裂枣,根本无法让他尽兴。  

倒是这四明山文庙里,他能感应到一股煌煌之势,与天地相连,同那县城上空的人道气运有些类似。  

“柏鉴大哥,驱散人群,然后带领将士用煞气封锁这文庙四周。”  

这些新兵都是柏鉴代为招揽的,虽然名义上是归黄天化指挥,不过之前黄天化都在三元县城维持秩序,很少露面。  

所以这些新兵一直由柏鉴统领,这会儿柏鉴的命令在这些新兵耳中,比黄天化管用。  

“遵命!”  

柏鉴转身后,立刻带着新兵,强势驱逐了文庙内的几波游客。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居然敢在文庙撒野!  

你们等着,我一定要去县衙告你们!”  

被驱散的人群中,有一士子喋喋不休地嚷嚷着,准备与同伴下山。  

“龙君,给他个教训!”  

姜尚听在耳中,觉得有数只苍蝇在耳边嗡嗡作响,干脆让幼蛟出手。  

“昂!”  

幼蛟虽然能口吐人言,但它还是习惯吼叫,此时听到姜尚吩咐,立刻长吼一声,然后猛地变大。  

“有妖怪!”  

看到幼蛟那矮墙一般高的庞大身躯,那些被驱逐的人恨不得多长两条腿,赶紧远离这危险的地方。  

更有甚者,儒家经典未习到家,一时间肝胆俱裂,屎尿齐流,直接昏厥,丢人现眼。  

“啪!”  

之前骂骂咧咧的那士子倒比同伴好了不少,虽然脸色煞白,但好歹还激发了自身的浩然之气。  

一道一寸长的浩然之气,还未攻击到幼蛟身上,他就被幼蛟一个摆尾,直接抽飞。  

“啊…”  

那士子惨叫的回音在山谷回荡,人却从山腰摔向了山脚,以这士子的修为,除非运气逆天,否则没有活路。  

听到这士子的惨叫声,之前那些游客更是连滚带爬地往山下跑。  

“何方妖孽,敢扰文坛清净!”  

幼蛟身上的妖气,将这四明山文庙内的神祇唤醒。  

这神祇苏醒后,似乎瞬间将整座文庙范围纳入了他的领域。  

在这文庙上空,一道虚影出现,对着幼蛟怒目而视。  

这虚影约有三丈高,身着儒家士子服,气势汹汹,光是余波,就让姜尚心神难安。  

“昂!”  

幼蛟弱弱地叫了一声,那巨大的身躯陡然缩小,一直缩小到筷子粗细时,它立刻钻到姜尚背后,藏匿起来。  

“你们又是何人,想要干什么?”  

这文庙神祇看到数百兵卒围住了文庙,面色凝重,显然是察觉到姜尚他们来者不善。  

“我们此来,只为借一样东西!”  

姜尚平复了心情,踏前一步,对着这道虚影说道。  

柏鉴紧随在侧,身上甲胄浮现,手持百灵幡,严阵以待。  

黄天化更是召出了玉麒麟,头戴焰烈飞金冠,体挂团龙大红袍,身披连环金锁铠,手使一对八棱亮银锤,腰悬莫邪宝剑,还有攒心钉也被纳在袖中。  

显然,这神祇给了黄天化一定的压力。  

“莫不是打我这六阳魁首的主意?来来来,头借给你!”  

那虚影大笑一声,直接将头颅掰下,提在手中,对着姜尚说道。  

“师叔,和他费什么话,先灭了他再说!”  

黄天化早就急得不行,看到姜尚还准备与对方磨磨叽叽的说些废话,他干脆一催座下玉麒麟,左手的八棱亮银锤直接变大,与那文庙大小仿佛。  

“咚!”  

黄天化的八棱亮银锤如山如岳,带着一力降十会的意蕴,势不可挡地砸在了文庙上空。  

那道神祇虚影直接被大锤掀起的罡风湮灭,整只大锤落在了文庙的房梁上空三寸位置,不得寸进。  

一道煌煌白玉光出现在文庙上空,分明是儒家的浩然之气。  

“妖道,居然敢来我四明山撒野!”  

文庙四周的浩然之气突然扩散开,将姜尚他们笼罩了起来。  

一阵恍惚过后,姜尚他们发现自己已经不是身处四明山的那文庙前了。  

“想不到你们居然开辟了一块福地!”  

姜尚不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