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不开窍的老实人(2/3)
说中的正能量企业家、天元集团总裁柳青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而她的身份只不过是一个保洁而已。
她心里想着:“就冲着这伙食,做这一份工作也值得了。”
要是能把这画面拍下来,她都成了朋友圈最靓的仔。
这也让她对乔木的工作有了另外一种观感。
虽然保镖这种工作看上去就像是莽夫才做的,跟职场精英没有任何的关系,可是,这样的人却是大老板身边的人,讲到亲信度,可以吊打那些职场精英了。
这也是一种人脉关系,一种看不见的资源。
晚上,她自然是和乔木住在一起。
那一个晚上什么都没有发生,乔木真的睡到了那一张折叠床上,一睡就是一晚上。
她心里想着:“这可能真的是一个老实的男人吧。”
第二天她就要上班了,六点多调了闹钟,起床之后漱洗了一番,然后就出去上班。
这个时候乔木正在健身房锻炼身体。
厨房准备了早餐,但是她没有去那里吃早餐——没有人告诉她可以去那里吃,她就不会去那里。
走出了别墅区,又走了一段路,到公交车站台等车。
站台那里有人支着摊子在卖煎饼果子,她买了一份,就在那里一边吃一边等车。
坐哪一路车到天元集团,她已经在网上搜索了,等到那一路车来了,便上了车。
下车之后,又走了半里多路,这才到天元大厦。
看一看时间,没有迟到,还提前了十几分钟。
乔木送着柳青上班的时候,她已经干了一个多小时了。
乔木是柳青的司机,可以开着车送她来上班。
但是两个人都知道,那车是老板的车,为了他们私人的事情动用老板的车很不适合。
偶尔为之倒也罢了。
可是上班这种事情,天天都要上的,天天都这样干,那就有点太没把自己当外人了。
不管是乔木还是刘巧,都觉得那样做不妥当。
所以,刘巧上班还是得自己过来,虽然这样没那么方便。
坐公交车的时候,刘巧还注意看着外面的路,计算着大概的距离,想着步行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骑单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现在街上还是有的共享单车,不过她想的是自己买一辆二手单车,那上班就方便很多,一个月也能省下一些钱。
保洁的活儿不算太累,但也不是那么轻松。
不过比她在服装厂上班要轻松很多。
乔木问她累不累,她笑着说不累。
吃住都能够得到解决,一个月还有那样的工资,她觉得受这点累完全是应该的。
当天晚上,乔木依然睡在那一张折叠床上。
这一个晚上,两个人聊了半个多小时的天,聊到了各自的一些往事。
都是那么大的人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故事。
挑一些能说的说,不能说的继续埋在自己的心里。
聊天的时候,刘巧还问了那么一句:
“那个折叠床,你睡得还舒服吗?”
如果乔木说睡得不舒服,她就会说一句要不就睡床上来。
可是乔木没有那么说,直接回答一句:“睡得还挺舒服的。”
让刘巧也不知道该怎么下嘴。
觉得这人是一个不开窍的榆木脑袋,又觉得这么老实的人也挺好的。
第三天,依然如此。
到了第四天,睡觉的时候乔木依然睡在那张折叠床上。
两个人和前几日一般聊天,刘巧把话题往后引,提到了对家庭的一些想法。
刘巧不是独生子女,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不过她哥已经结婚了,孩子都上小学了。
父亲已经去世,还有一个母亲,年纪也大了,由她哥供养着。
她哥结婚的时候,她还帮衬了一万块钱,侄子出生后又送了些礼物,也帮衬了几千块钱。
兄妹之间感情也还行,就是普通的兄妹感情,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坏。
不过她跟她嫂子关系不怎么好,因为她嫂子跟她妈关系不好,跟她哥也是老吵架。
在她看来,她嫂子就是一个十足的泼妇。
不过她哥也不是多好的脾气。
两口子不只是争吵,时不时的还会干一场架,头破血流的那种。
就因为这档子事,让她对结婚这种事情有一些恐惧。
她十七八岁就跟着人出来打工,给父亲治病花了她一些钱,见到的也就是一个做女儿的义务,大头还是她哥出的。
她父亲死了之后,她对家庭的花销也就是每年给她妈两三千块钱。
老家在农村,两三千块钱加上养老金,也够她妈生活了。
父母的家当,没有她继承的份。
但是父母的生养死葬,也不由她来负担。
逢年过节的给老人一点钱,那就是尽她的孝心。
不给也不会有人来逼迫她。
老家那边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子的。
她这些年都在工厂打工,并没有养成超出她能力之外的消费习惯,本来也存了一些钱。
前年很多人买基金赚到了钱,然后她就心动了,去年也跟着买基金。
几番操作猛如虎,年亏损四十多个百分点。
想要卖掉又舍不得,继续持有又回不了本,就套在了那里。
她跟乔木说自己没有钱交房租,倒也不全是假话。
因为她手上的钱基本上都拿去买基金了。
每一次都以为跌到了谷底,发了工资就补进去,过几天才发现自己买在了半山腰。
过几个月,又发现自己买在了山顶。
手上是真的没有空闲的钱了。
当然,也不是真话。
把手上的基金给卖了,就能拿得出那笔钱来。
现在她手头是有一些拮据,资产缩水那么多,也挺肉疼的。
她心里想着:“就冲着这伙食,做这一份工作也值得了。”
要是能把这画面拍下来,她都成了朋友圈最靓的仔。
这也让她对乔木的工作有了另外一种观感。
虽然保镖这种工作看上去就像是莽夫才做的,跟职场精英没有任何的关系,可是,这样的人却是大老板身边的人,讲到亲信度,可以吊打那些职场精英了。
这也是一种人脉关系,一种看不见的资源。
晚上,她自然是和乔木住在一起。
那一个晚上什么都没有发生,乔木真的睡到了那一张折叠床上,一睡就是一晚上。
她心里想着:“这可能真的是一个老实的男人吧。”
第二天她就要上班了,六点多调了闹钟,起床之后漱洗了一番,然后就出去上班。
这个时候乔木正在健身房锻炼身体。
厨房准备了早餐,但是她没有去那里吃早餐——没有人告诉她可以去那里吃,她就不会去那里。
走出了别墅区,又走了一段路,到公交车站台等车。
站台那里有人支着摊子在卖煎饼果子,她买了一份,就在那里一边吃一边等车。
坐哪一路车到天元集团,她已经在网上搜索了,等到那一路车来了,便上了车。
下车之后,又走了半里多路,这才到天元大厦。
看一看时间,没有迟到,还提前了十几分钟。
乔木送着柳青上班的时候,她已经干了一个多小时了。
乔木是柳青的司机,可以开着车送她来上班。
但是两个人都知道,那车是老板的车,为了他们私人的事情动用老板的车很不适合。
偶尔为之倒也罢了。
可是上班这种事情,天天都要上的,天天都这样干,那就有点太没把自己当外人了。
不管是乔木还是刘巧,都觉得那样做不妥当。
所以,刘巧上班还是得自己过来,虽然这样没那么方便。
坐公交车的时候,刘巧还注意看着外面的路,计算着大概的距离,想着步行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骑单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现在街上还是有的共享单车,不过她想的是自己买一辆二手单车,那上班就方便很多,一个月也能省下一些钱。
保洁的活儿不算太累,但也不是那么轻松。
不过比她在服装厂上班要轻松很多。
乔木问她累不累,她笑着说不累。
吃住都能够得到解决,一个月还有那样的工资,她觉得受这点累完全是应该的。
当天晚上,乔木依然睡在那一张折叠床上。
这一个晚上,两个人聊了半个多小时的天,聊到了各自的一些往事。
都是那么大的人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故事。
挑一些能说的说,不能说的继续埋在自己的心里。
聊天的时候,刘巧还问了那么一句:
“那个折叠床,你睡得还舒服吗?”
如果乔木说睡得不舒服,她就会说一句要不就睡床上来。
可是乔木没有那么说,直接回答一句:“睡得还挺舒服的。”
让刘巧也不知道该怎么下嘴。
觉得这人是一个不开窍的榆木脑袋,又觉得这么老实的人也挺好的。
第三天,依然如此。
到了第四天,睡觉的时候乔木依然睡在那张折叠床上。
两个人和前几日一般聊天,刘巧把话题往后引,提到了对家庭的一些想法。
刘巧不是独生子女,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不过她哥已经结婚了,孩子都上小学了。
父亲已经去世,还有一个母亲,年纪也大了,由她哥供养着。
她哥结婚的时候,她还帮衬了一万块钱,侄子出生后又送了些礼物,也帮衬了几千块钱。
兄妹之间感情也还行,就是普通的兄妹感情,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坏。
不过她跟她嫂子关系不怎么好,因为她嫂子跟她妈关系不好,跟她哥也是老吵架。
在她看来,她嫂子就是一个十足的泼妇。
不过她哥也不是多好的脾气。
两口子不只是争吵,时不时的还会干一场架,头破血流的那种。
就因为这档子事,让她对结婚这种事情有一些恐惧。
她十七八岁就跟着人出来打工,给父亲治病花了她一些钱,见到的也就是一个做女儿的义务,大头还是她哥出的。
她父亲死了之后,她对家庭的花销也就是每年给她妈两三千块钱。
老家在农村,两三千块钱加上养老金,也够她妈生活了。
父母的家当,没有她继承的份。
但是父母的生养死葬,也不由她来负担。
逢年过节的给老人一点钱,那就是尽她的孝心。
不给也不会有人来逼迫她。
老家那边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子的。
她这些年都在工厂打工,并没有养成超出她能力之外的消费习惯,本来也存了一些钱。
前年很多人买基金赚到了钱,然后她就心动了,去年也跟着买基金。
几番操作猛如虎,年亏损四十多个百分点。
想要卖掉又舍不得,继续持有又回不了本,就套在了那里。
她跟乔木说自己没有钱交房租,倒也不全是假话。
因为她手上的钱基本上都拿去买基金了。
每一次都以为跌到了谷底,发了工资就补进去,过几天才发现自己买在了半山腰。
过几个月,又发现自己买在了山顶。
手上是真的没有空闲的钱了。
当然,也不是真话。
把手上的基金给卖了,就能拿得出那笔钱来。
现在她手头是有一些拮据,资产缩水那么多,也挺肉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