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三花聚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终,韩超还是没有得逞。  

他本想着财色兼收,却没想到被梅青山识破了计谋,再也没有讨到一丝好处。  

“这是太清仙门的一门法诀,名为‘三花聚顶’,可让筑基修士凝出绝品金丹!赶快记下吧,碧羽仙观的长老很快就会降临,来调查凌云的死因了!”  

玉椅之上,梅青山沉着脸,抛来一块金色玉简。  

“三花聚顶?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韩超大手一抓,将玉简接住,贴在眉心,神念飞速一扫。  

顷刻之后,他放下玉简,眉头皱了起来。  

“怎么,这三花聚顶凝丹法有什么问题?”梅青山神色一凛问道。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这凝丹法诀居然要散功?散五次以上,才可凝得绝品金丹?”  

韩超斜了他一眼,感觉很不靠谱。  

金丹九品,九品为下,一品为上,超过一品金丹是为绝品金丹。金丹品质越高,代表法力越强,越是雄浑,寿命越长。  

九品金丹顶多三百年,但绝品金丹却可以活得五百年。  

正因如此,世间天才皆是追求绝品金丹。  

但这门‘三花聚顶’法诀记载,想要凝出绝品金丹,却要在筑基巅峰时散去全身灵力,改造丹田紫府,境界掉回筑基一层,再重新修炼回筑基巅峰。  

如此循环往复,五次以上,最后凝出的金丹才可能是绝品金丹。  

“这么一套疗程下来,没有三五十年的苦修根本不可能。太浪费时间了!”韩超把玩着金玉玉简,有点不满意。  

“绝品金丹凝练不易,除了那些身怀玄妙灵体的天才,谁又能轻轻松松凝出绝品金丹?再说了,这可是上古仙门的玄妙法诀,连下品五灵根的修士修炼这门法诀,都能凝出绝品金丹!花上一点时间完全是值得的!”梅青山肃然道。  

听到这话,韩超也不禁暗暗点头。  

确实有几分道理。  

花上几十年,换来五百年的长寿,傻瓜才不乐意呢。  

就在这时,梅青山看了他一眼,话锋一转:“但是,根据太清仙门的记载,下品五灵根的资质修炼这门法诀,至少得散功九次以上,才有十成把握凝出绝品金丹。筑基寿命极限二百,一般来说,很少有五灵根修士能够在二百年内散功九次,修成绝品金丹。在整个太清仙门史册记载中,也仅仅有两个五灵根修士成功炼出绝品金丹!”  

说到这,梅青山顿了一下,深深看了韩超一眼,道:“不过,以你的神秘灵体,说突破筑基就突破筑基,这九次散功应该花不了多少时间。”  

这句话意有所指。  

韩超莞尔一笑,自信十足:“的确如此。恐怕,我要成为这第三个以五灵根资质修出绝品金丹的人了。对了,我想问一下,散功九次以上,十次,二十次…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在刚才一瞬间,他突发妙想,如果…散功九十九次,凝出的金丹又会是什么品质?  

听到韩超的这个问题,梅青山楞了一下,思索片刻,才皱眉道:“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三花聚顶凝丹法的本质是通过一次次的散功,让丹田紫府扩大,可以填充更多的灵力,从而提升金丹的品质。理论上,丹田紫府无穷无尽,你可以散功无数次。”  

太清仙门记载中,也有绝世天才一次次散功,上限是五十六次,但实际上最后凝出的绝品金丹也没强多少。  

晋升金丹之后,寿命极限还是五百。  

“好,那我就没有问题了。”韩超手一甩,将金色玉简抛回给梅青山,低头沉思,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这里是一百万上品灵石!给你!”梅青山袖袍一卷,收起玉简,屈指一弹,一颗白玉储物戒飞了过来。  

韩超双目一亮,直接将储物戒接住,入手温凉,神识一探,储物戒里的空间千丈之大,存放着一座金玉灵石山。  

正巧一百万上品灵石。  

“郡守大人果然是真人不露相!这百万灵石说拿就拿出来!”韩超收回神识,直接开始祭练储物戒,笑道:“不知郡守大人还有没有存活,能不能借我几百万花花?”  

这只是他随口一说而已。  

但出乎意料的是,梅青山沉吟一二,神色凛然道:“你打算借多少?借多久?”  

“真借?”韩超挑了挑眉。  

“借!不过,一个月利息三分!逾期不还,利息翻倍!”梅青山神情肃穆,很是认真地说道。  

此话一出,韩超神色一楞,情不自禁地摇头感叹:“没想到堂堂梅州郡守还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好手!真是让人想不到!想不到!一个月三分利息,一年下来就是百分之三十六的利息!这可是犯法的!”  

“犯法?我等化神修士,区区王法还能管得住我?”梅青山轻哼一声,霸气十足。  

“呃…说得也是。”韩超楞了一下。  

化神修士,天下之尊,除了天道,还有自我道德戒律,还真没有什么东西能管得住这群人。  

“那你还借不借?”梅青山沉脸问道。  

“借!当然借!唔…我想借个一千万上品灵石!不知道你有没有?”韩超略微沉吟了一下,说出一个惊人数目。  

“一千万!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梅青山很是豪爽的点了点头,抬手一拂。  

一道金色洪流自他的袖袍内喷涌而出,霎时之间,金光璀璨闪耀,映彻阁楼每一处黑暗角落,刺得人睁不开眼来。  

是灵石!足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