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出山寻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火蛟离开后,黄功马上琢磨起体内种下的蛟鳞。  

这块火蛟鳞,蕴含磅礴的灵火精华,暗藏凶猛毒火。  

对于寻常三品妖兽来说,这块蛟鳞的确算是个宝贝,炼化其内的元气精华可以增长修为,但同时,蛟鳞火毒也会日渐侵入妖兽的血肉脏腑之内,直到浸透血脉,无法自拔,只能是去求火蛟帮忙压制,从而被火蛟完全掌控生死。  

黄功绝不允许体内潜伏这样的危机。  

而且,他也不是寻常妖兽,会死心塌地的帮火蛟办事,愚蠢的去贪图蛟鳞蕴含的元气精华。  

一个晚上下来。  

黄功尝试了各种方法,以法力炼化血肉内的蛟鳞,想将其逼出体外,才发现,蛟鳞还真不简单。  

若是运功强行排出体内,蛟鳞会马上爆发毒火,在血肉内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就算自己法力浑厚,也会元气大伤,伤及根基。  

慢慢炼化蛟鳞,毒火就会攻心,蔓延渗透到全身血液之中,是个相当棘手的东西。  

经过一番试探,黄功可以断定,火蛟种下的鳞片,毒火强大程度,刚好是可以限制三品中低阶妖兽的程度。  

毕竟,毒火蛟鳞也是火蛟割出来的元气精华,是要耗损心血元气的。  

如果火蛟真舍得下血本,把蕴含心头精血的蛟鳞种下,那以自己筑基初期的修为,还真的化解不了,只能另去想办法。  

可惜,这条贪婪的火蛟,哪会舍得给自己表面上一条三品低阶的玄金虎下血本?  

当晚,黄功祭出了黄铜镜,耐心的运转法力,以黄铜镜抽丝剥茧的从体内一点点吸取蛟鳞蕴含的毒火。  

要知道,黄铜镜连未成型的三阶幽冥蓝火都能轻易摄取,更何况是不完整的毒蛟之火?  

等到第二日清晨,体内毒火尽消。  

黄功神色满意的看着黄铜镜,吸取完毒蛟之火,威力又增强一丝。  

出乎意料的,黄铜镜居然把毒蛟火与小幽冥蓝火糅合在一起,激射出来的火焰多了一丝毒性,沾染了蛟毒火的特性。  

这让黄功喜出望外,看来,黄铜镜是来者不拒,吸取一丝毒蛟火,还能叠加镜火的威力,此镜的提升空间和潜力完全可以预料!  

依照黄铜镜吸取一缕毒蛟火所展现出的威力,以及亲身炼化体内蛟鳞的感受,黄功内心推测,火蛟身怀的那道天地灵火,极大可能是一道三阶灵火,堪比金丹丹火,威力非同小可!  

而体内那片蛟鳞,黄功还需要一些时日来慢慢抹灭蛟鳞的精血烙印。  

他也是故意留在体内,反正已是限制不了自己,以后在莽荒大山立足,免不了要和火云峰的火蛟打交道,这样能用以误导麻痹那条贪婪的火蛟,就算是当面,它能够感应蛟鳞气息,也是绝对想不到自己炼干了种下的毒火。  

甚至,还能利用火蛟蛟鳞的气息去搞事情。  

解决好了火蛟种下的毒鳞隐患之后,黄功内心安定了下来。  

但还有更大的隐患要处理,吞魂导致的负面杂念,戾气丛生,急需一篇筑基期的神魂修炼之法,而莽荒大山太难找到这种东西。  

尤其,徒弟钟小女病情不容耽搁,得尽早想办法灭杀三首火鸦,哪怕力有不足,也有机会在外界寻觅到纯阳灵物。  

而从火蛟的那面妖册上,也得到相关情报,三首火鸦如之前猜测一般,是火云峰火蛟麾下的强悍妖将。  

火蛟自号火云峰洞主,占据了这一方地界灵气最为浓郁的火云峰,它麾下足有整整三十多头三品妖将,势力庞大。  

黄功认真参阅过妖册一番,领会了简单的妖族通用文字。这本妖册记录了莽荒大山的八大妖王殿下,分别是青狐王、魔猿王、银象王、五色王(孔雀)、清河王(龟妖)、盘丝王(蜘蛛妖)、厚土王(蜈蚣妖),烈阳王(火鸾)。  

八大妖王就是整座莽荒大山的金字塔最顶端,麾下无数妖兽族群。  

而火蛟只知道青丘山青狐王麾下的妖帅,并且青狐王麾下也不是铁板一块,火蛟和它们相互之间经常抢地盘厮杀恶斗,火蛟还把仇敌都记在了妖册本子里。  

莽荒大山妖族的事情,还只是见识到冰山一角,连火蛟放在整座莽荒大山来说,都算不得什么。  

黄功如今还不想陷入太深,等以后有的是机会和各大妖族打交道。毕竟和妖族打交道,实力是关键。  

自己如今筑基已成,有自保的实力,也修成了黄氏化形诀和幻面易容术,可以出山去往各国修道界,开拓出更多的新路子。  

主意已定,黄功低吼一声,唤来了玄金虎族群,吩咐阿福总览一切玄金虎族事务,按时搜集好领地内的天材地宝,每年要阿福去交接给火云峰过来收取灵物的蛟将。  

而后,再是清点完大量的天材地宝,用唯一的一个二品储物袋收好重要的灵物以及玄金虎王尸骸,黄功便离开了玄金山,踏上了去往齐海国的路途。  

两个多月后。  

齐海国,龙渊郡,龙渊郡城。  

齐海国是邻近莽荒大山的国度,有五大宗门牢牢把持齐海国修道界的秩序。  

龙渊郡属于天河宗的势力范围,是抵御莽荒大山妖族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有诸多散修和各大宗门的修士,在此鱼龙混杂。  

龙渊郡城,则是最中心的城池,因为前几年阴魂涧爆发,鬼族出山,鬼族所处那块地盘就和龙渊郡接壤。所以,五大宗门为了警戒莽荒大山的鬼族和妖族侵入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