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潜修圆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黄功道:“你想借什么书籍?”  

“我,我想学习灵植之道,这样也能帮上爹娘,只,只要能学会的,我都想学。”小胖墩结结巴巴说道,很是紧张。  

黄功不语,摸起了下巴。  

李东华夫妇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功法神通,但最基本灵植的基础,还是可以传授给李狗蛋的。  

却让李狗蛋来找自己?  

分明就是在投石问路。  

这对夫妇自知寿元无多,是想给儿子铺路。  

黄功每月都有赐给李东华夫妇一定量的灵药花果,作为劳力报酬。暗中窥探发现,这对夫妇即使自身根基受损,也舍不得使用任何一件低阶灵物,全都小心翼翼给李狗蛋存了起来。  

“凭什么借给你看?”黄功问道。  

“黄公前辈,我可以帮你干活,干什么都可以。”李狗蛋正色说道。  

黄功想了想,道:“你去找一把柴刀,每日前往墨竹林,砍伐十根,再运来喂食寻金鼠和云雀鸟。坚持得了一个月,我可借你一观基础灵植篇。”  

“谢黄公前辈!”李狗蛋弯身鞠躬,满脸欢喜的去找父母了。  

黄功虎眼微眯,看着小胖墩离去的身影。  

卧龙坡墨竹林产的墨竹,是一品低阶灵材,碗口粗细,坚韧无比,一个成年大汉砍下一根墨竹都非常辛苦耗力。  

李狗蛋不过十一岁,身材又肥硕,李东华夫妇也是娇生惯养,从不给他干活。  

就他这样子能砍下一根墨竹,都算不错了。  

这也是考验此子的心性,资质低劣,还想步入道途,那就必须要有远超常人的坚毅,要吃得了非常人之苦。  

夜里,青桃林一片静谧,只有蝉鸣蛙叫。  

桃林旁的小竹楼内,飘荡着一股粥米香味,桌上点了一盏油灯,小胖墩正蹲在桌旁熬粥。  

门轻轻推开了,李东华和秦兰神态略显疲惫,干好活回家休息了。  

李狗蛋盛好了三碗米粥放在桌上,李东华夫妇见此,露出欣慰之色,一家人坐了下来,小口喝着米粥。  

“爹娘,今天黄公前辈答应借书籍给我看了。”李狗蛋高兴说道。  

“狗蛋,当真?”秦兰惊喜问道。  

“是啊,但是前辈说让我每天去墨竹林砍竹,每日砍十根,砍足一个月,才借给我看灵植基础篇。”李狗蛋说道。  

“每天砍十根墨竹?”秦兰神色微有变化,看向了李东华,“这,这狗蛋怎么可能办得到?就是我们两个,不动用法力,光凭力气去砍墨竹,每天十根也得累个半死。”  

“看来,黄公前辈还是不愿意教导狗蛋呐。”秦兰无奈叹息了一声。  

李东华放下了手里那碗粥,严肃道:“你这是妇人之见。黄公前辈既然点了头,愿意借书,这就说明,是给了机会,就看儿子争不争气了。”  

“俗世之人想要拜师学艺,都得砍柴挑水三年,才能学到点皮毛技艺。更何况是修道之途?”  

“可是…”秦兰担忧说着。  

“没有可是。你不能再宠他了。”李东华打断说道,神情严肃至极,“这点苦都吃不了,就算能够侥幸凝气入道,又能干成什么事?”  

“我们二人寿元无多,多则六七年,少则三五载,就要坐化入土了。”李东华无奈叹息说道,“撑不到儿子成年之时,他若是没有一技之长,别说去跟黄公前辈学道,就是留在此地,人也嫌弃他浪费粮食,将来可怎么办?”  

“狗蛋,你明天自己去砍墨竹,会很苦很累,需要力气和时间去磨,去熬,但你一定要坚持下来,这是你唯一的机会!”李东华严肃交待。  

“放心,爹娘,就算是花力气磨,我也会磨成功的。”李狗蛋眼神毅然说道。  

“那就好,喝了粥早点去睡吧,养足精力,明天好好干。”李东华摸了摸狗蛋的头,劝儿子去睡觉。  

随后,李东华看向秦兰,道:“这些年,我们让狗蛋太娇生惯养了,否则,就算他资质低劣,可至少也是有灵根的啊,我们省吃俭用给他挤出丹药,从六岁开始培养,到现在居然还未能凝气吐纳。哎!万万不能再惯着他了。”  

“若不是此次族内发生变故,又在莽荒大山经历这么多,狗蛋能有志向修道吗?”李东华正色说道。  

秦兰叹息不语,一贯是太疼爱孩子了。  

夫妇二人都是修仙者,非常清楚,这个世道修仙者最为金贵,就算狗蛋想要在俗世荣华富贵,那也得学成几样法术本领。  

“机会有了,狗蛋若是争气,能有幸入黄公那等高人法眼,也算一场造化。”李东华说道,“如若不能,也要培养他凝气入道,学会灵植之术,我们这几年就勤恳为黄公前辈培育好灵田药园,攒点苦功情面,恳求一番,狗蛋也能在这卧龙坡做药童生存,不至于流落在外,到时我们去了也好安心。”  

说着,两夫妇长篇大论起来,句句不离儿子,为儿子狗蛋的事情操心不已。  

第二天。  

黄功出了火狼洞,巡视了一番卧龙坡。  

药园青葱一片,培育了两百多种灵药,其中一品高阶的三十多种,全都是阴木阴土属性的灵草花木,这是为了采灵五鬼需要的木元土元精气所准备。  

缺少的金行元气,则是以领地内各处的灵材洞窟,全部提炼,勉强凑合。  

另外,花园鸟语飘香,有灵峰灵蝶筑巢,很快就能产出蜂蜜。  

对此,黄功心里很是满意,顺路走到了墨竹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