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来龙去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灵蝶花园内。  

黄功慢步行走,虎脑袋晃来晃去,仔细观察四周的各色花卉,黑熊和三儿在一旁咕噜咕噜的,手里捧着蜂蜜啧啧舔舐。  

钟小女小步跟在黄功后面,手里攥着三儿从箩筐里拿给她的两颗红桃灵果,斯文的放在嘴边啃吃,目光很是好奇。  

黄功打算先仔细辨识一番黑熊花园里的灵花药草,看有没有适合种植培育的品种。  

而黑熊嘴馋雪灵露,非常配合,主动带路巡视自己的地盘。  

至于钟小女,黄功打算等挑个时机,仔细询问她是中了什么蛇毒,这样才能找到方法根治,她暂时跟在自己身边,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另外,黄功也想了解清楚,钟小女前来莽荒大山的前因后果,和父母双亡是什么情况。  

毕竟,一个年龄这么小的女孩进入莽荒大山,遗落在野外,肯定是有曲折过程的。  

既然收了钟小女为徒,黄功也不会吝啬。  

等回到卧龙坡的时候,再传授她一门适合的修炼功法。传授她修真百艺,看她是对什么感兴趣。  

虽然自己是一介虎身,修为也不过堪堪凝气中期,却是有极为深厚的知识底蕴。  

胡九刀这位天河宗出身的筑基大圆满修士,所有功法神通传承,几乎全在自己手里。  

还有不少灵植,制符,炼丹,炼器,寻矿…等等入门基础知识。  

而且,钟小女能够凝气修炼,也是正儿八经的修士。细心教导一番灵植手段,她就完全可以代替自己打理好卧龙坡这块宝地。  

在花园内逛了一大圈,黄功来到了一处小水潭前,水潭内碧波荡漾,摇曳着几株碧润如玉的青枝白瓣兰花,正含苞待放,飘散出一股芬芳。  

这是一品高阶的灵花,水玉兰花,此地也正是水仙蜂最喜筑巢采蜜的地方。  

几株水玉兰花上,有着白玉模样的蜜蜂嗡嗡飞舞,水潭不远处就有一团散发淡淡玉光的蜂窝。  

这是水灵蜂的巢穴,水灵蜂王也属于一品高阶的灵虫,蜂群采集水玉兰花,自然就形成了水仙蜂蜜。  

这正是黄功前来寻找黑熊的目标,一份水仙蜂蜜,蕴含了极为浓郁的灵气,能够帮助他冲击凝气第七层,打破凝气中期的瓶颈。  

凝气期一共十层,第七层以后算是凝气后期,法力会得到极大滋长,往后每一层的提升也会变得异常艰难!  

到达凝气期第十层,便属于凝气圆满层次,那是凝练法力,固本培元,打牢根基冲击筑基的关键时候。  

修道一途,步入筑基期才算是登堂入室,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能够御空飞行。  

而筑基对黄功来说还有一个重大意义,筑基后才能尝试修炼杨老头留下的化形诀,在某些关键时候,可以化形成人维持一段时间。  

这时,黑熊大摇大摆蹚进了水潭内,从蜂窝内掏出了一团白玉般的蜂巢碎片,里面流淌着晶莹玉白的液体,就好像是从玉石里榨出来的一样。  

黄功把紫霞果交给了黑熊,换来了这份水仙蜂蜜,小心翼翼放进了三儿背着的箩筐里。  

箩筐里还多出了十几样采下来的灵花药果种子,这是准备带回卧龙坡尝试培育种植的。  

接下来,黄功又逛了半个时辰,跑遍了山谷,把山谷内的灵花药果几乎辨识观察了一遍,寻找着有栽培价值的灵物种子。  

这期间,他也一直在向黑熊询问消息,让三儿从中充当传话筒,咕噜和黑熊讨论着。  

几乎是把黑熊知道的事情,全都问了个明明白白。  

另外,黄功还在山谷几处沼泽,水潭,山坡下,都挖了坑,撒下了自己从卧龙坡带来的灵药种子。  

毕竟地形环境不同,卧龙坡栽培不出的灵药,此地或许能发芽滋长,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逛完一圈,回到花园,黄功抱着箩筐,盯着筐内五颜六色的花果,若有所思起来。  

他已经决定在黑熊山谷内住上几天,黑熊也是欣然答应了,它还指望黄皮虎以后带来更多好吃的玩意。  

一来是等待撒下灵药种子的发芽情况,二来是因为得到了一个重大消息。  

黑熊知道的事情非常多,比自己更为了解莽荒大山。  

按照黑熊的说法,在附近这一块地界,它和仅有的几头一品高阶妖兽都打过交道,在悬崖峭壁上筑巢的火雕,在树林洞窟内居住的五花豹,还有生活烂沼泽里的一条黑蟒。  

黑熊所描述的黑蟒外貌,让黄功内心断定,那是一条黑水毒蟒,猜测起了钟小女所中蛇毒。  

黄功放下箩筐,慢慢走到钟小女坐着的青苔边,神识操控金纹匕首在石头上划出一道道字迹,询问起她被妖蛇所咬的时候,是在那个地方。  

钟小女看着石头,想了想,道:“师尊,我当时是在一片泥沼泽附近被一条小黑蛇飞过咬了一口,然后用母亲留给我的御风灵符,一路狂奔逃走了,然后毒性发作的时候,就来到了黑熊这里。”  

黄功微微颔首,心想推测的没错,钟小女真是福缘深厚,没遇上沼泽里的黑水毒蟒,否则肯定被吃掉了。黑水毒蟒生性暴躁,会吞杀所有靠近地盘的生灵,有时连同族蛇类妖兽都不会放过。  

谈到这,黄功以刀代笔,询问起钟小女父母的情况。  

谈及父母,钟小女眼神黯然了下,而后露出一丝决然,道:“师尊,我父母是被我叔叔害死的。我,我一定会跟随师尊好好修炼,将来为他们报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