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眉眼如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泾阳县衙门。  

李叶坐在县衙后堂的书房里百无聊赖地打着瞌睡。  

运粮回来后,李叶的威信县衙众人心中高到了极点。一个不克扣下属,分给兄弟们最大的利益,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缩头,迎敌而上毫不屈服的县尉大人,简直千年难遇,所有人都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对李叶的钦佩和敬服也是历届县衙中难得一见的。  

李叶觉得自己好像被下属们当神一样供起来了,每天要做的事便是院子里点个卯,然后摆好姿势端坐屋内,任下属们庙里拜神一样恭恭敬敬地鞠躬,退下…  

幸好他们没上香,否则李大人真会抄刀剁了他们。  

县里的大事小情,通常由李叶下令,秦力和张五常两位正、副哨官落实办理。尽管作为一县之首要干的事情很多,但也架不住下面官吏、衙差们尽心尽责的工作,李叶如今是空有一身报国之志,却无从下手。  

更值得一提的是…  

李叶上任泾阳这一个月以来,由于时常出钱赏赐接济手下,泾阳县内再也没有出现过官欺民怨的事情,这也让他原本不怎么理想的名声,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这就是唐朝的幸福生活呀。  

当然,也有不幸福的时候,比如说现在。  

副哨官张五常有些忐忑地走进屋子,讷讷道:“大人,属下刚从长安押解犯人回来,听到一个消息…”  

“以前这押解犯人的活不都是下面队正干的么?”  

“呃…”  

李叶翻了个白眼:“照直说!”  

“是这样的,前些日牢房里关押的那个犯人,是属下一个很早以前的远房表亲,不知怎么的家里人求上门来,说是让下官关照一下,这不…”  

“所以你就亲自接了这差事?说吧,拿了人家多少钱?”  

至于什么远方表亲,李叶自动忽略了。这帮混蛋,编瞎话也不知道来点儿新鲜的。  

“没多少…就是二十亩水田。”  

“嚯!那家人够大方的,这得犯了多大的罪名?你可别光顾着收钱,到时候连本官也连累了进去。”  

“嘿…不会的,属下打听清楚了,就是些扒灰倒灶的小事儿而已。”  

“行了,你自己小心点就好,说吧,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说到底毕竟是官,既然是官,又有哪个是清清白白的?对于手下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糟乱事儿,李叶向来也是能睁一只眼就睁一只眼。  

“属下一大早到长安,听得刑部秦尚书和两位侍郎大人在议论,说是昨日传来战报,沁州城失守了…”  

“沁州失守了?!怎么可能!东突厥退兵后,朝廷派了三万人驻守沁州,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失守了?!”  

李叶呆住了,半晌不出声。  

张五常小心地瞧了李叶一眼,叹气道:“说是好像东突厥骑兵趁夜突袭了沁州南门,守将王行远来不及组织反攻,就被突厥大军破了城,只好率部退回了太原府…”  

李叶终于坐不住了,在房中来回踱步,嘴里嘟嘟囔囔个不停。  

“不可能啊!就算突厥人偷袭,沁州守军充足,怎么可能一夜就被攻破了?不可能…”  

“那有啥不可能的,说不准,就是哪个挨千刀的不舍得出力,才让突厥人有了可乘之机…”  

张五常脸色也有些不悦,先前百十来号兄弟拼死送粮,死了多少人才将粮草送到沁州,这回倒好,不到一晚上就被突厥人破了城。  

那些死去的兄弟不是白死了么?  

李叶猛地抬起头,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你刚说什么?”  

“属下说…兄弟们白死了。”张五常被盯得发毛,下意识退了一步。  

“不是,上句话。”  

“…说不准就是哪个挨千刀的不舍的出力?”  

“对!应该就是了!”  

“是啥?”  

李叶摆摆手:“没什么,你最近多多派人主意长安城里的动向,有什么变故及时与我汇报!”  

“是…”  

大戏即将开始了!  

李叶忽觉得有些兴奋,令他兴奋的不只是即将到来的历史巨变,还有眼前的这个‘不速之客’。  

李府的大门被一脚踹开。  

万顺忙不迭地的进来禀报,小八婆李嫣儿来了,正在前堂用茶。  

还未从兴奋中沉静下来的李叶,猛地惊醒,几乎是从卧榻上跳了起来,随便穿了双木屐,朝着前堂跑去。  

身后万顺露出会心的笑容,好久没见过小少爷如此开心过了。  

的确很开心,但促使李叶夺门而出的不只是喜悦,还有担忧。  

家里的摆设可是新买来的,若是出去的晚了,保不齐就被这个小八婆‘大开杀戒’一通。  

李嫣儿一身淡红色的衽裙,纤纤素手端着茶盏,俏面含笑、容颜依旧,就连眉心的那朵海棠花,都依旧那么明艳动人。  

秋竹、秋兰两个小丫鬟伺候在侧,家里的几个使唤佣人也纷纷恭敬的站成两排,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估计是被这位新来的女主人教训了。  

看到这一幕,李叶心下一沉…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李家的管理权已悄然易主,李嫣儿这个小八婆不知不觉间以一种非常平和的方式接过了李府执政权,从万顺屁颠儿屁颠儿将李家的帐簿拿给她过目便可见一斑。  

最恶心的还是万顺的谄媚嘴脸,李叶这位男主人还没见他对自己如此谄媚过呢。  

新婚什么滋味李叶没尝试过,但与李嫣儿再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