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家有一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钩镰枪下,即使捅不死人,也能勾住敌人拖拽而死,  

及至俘虏营帐,只见张叔夜已经披创数处,却力战不止,他的儿子张伯奋,张仲熊两个却是夹着赵桓赵佶杀出。  

“皇上再此!皇上再此!”张伯奋大叫道,  

武松上前道:“不错韩将军,正是太上皇与皇上!”  

“快快上马啊!”韩世忠急切道,  

众人急急上马,而鲁智深却是砍下一个人头,挑起大喊道:  

“宗翰已死!宗翰已死!”  

武松等人听了也是齐齐大喊,顿时士气大振,韩世忠又命人放烟花,趁乱杀出重围,不少俘虏也是趁乱逃走。  

不过张玄早早嘱咐过了,掉队的人不用管,因此不少大臣妃子跟不上来,韩世忠也不予理会,只顾逃命而去。  

“武松救我!”  

武松刚刺穿金兵咽喉,就听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此人一身污秽恶臭难当,却是认不来。  

“是我,赵多富!”那人又叫道,  

武松这才想起,当即挑起赵多富上马:“帝姬抱紧,小人这就要冲阵了!”  

“元帅没死!元帅没死!”  

完颜宗翰急忙命人大喊,但是烟花之中却是听不清楚,只得命人吹号,自己站在高台:  

“桂将军,速速派人两万人马追击!”  

“看我的!”  

韩世忠身边的侍卫却是娇喝一声,当即弯弓搭箭,但是完颜宗翰却是躲过一劫,心头更怒!  

“红玉夫人真是好箭法,射的这完颜宗翰跟乌龟一样缩头起来!”  

白雨门笑道,原来这女侍卫就是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  

“可惜没能射下他的狗头!”梁红玉却是非常可惜,  

“闲话少说,我们快撤!命后军交替,洒下铁蒺藜!”  

军令下达,后军将士当即洒下铁蒺藜,那桂将军带人追击,却是损失了三层马匹,接应的刘仲武当即出兵,只不过两轮齐射,便与韩世忠会和。  

张玄在梁山焦急等待,这次若是损失钱财也没什么,但是队伍可就不好拉了,没有名头别人可不会听你的。  

不过探子总算带来好消息,这一日张玄带人在水泊前等候,不多时就见到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来了。  

赵佶一见到张玄就痛哭流涕:“危难之时,才知道谁是忠臣!张玄!朕!朕!”  

见到赵佶一身青布衣服,面黄肌瘦的,张玄也是眼睛一酸。  

“太上皇,皇上,微臣救驾来此,还请恕罪!”  

张玄哭道:“事情紧急,皇上还是随我上山!”  

“对对对,后面还有追兵呢!”  

赵桓也是顾不得哭,完颜宗翰失去了最强的战利品,自然穷追不舍。  

“刘将军你带人去守郓城,这方面你有经验,韩将军你就镇守梁山!”  

张玄吩咐道:“同时发放檄文,命令各地勤王!”  

两个皇帝上了山,这才得空沐浴更衣,张玄更是命令心腹仔细看守。  

开封的张邦昌在金国人离开之后,也知道大事不妙。  

一番思量,张邦昌准备借用皇太后的名义,去封康王赵构登基为帝为帝,  

这样新帝登基改朝换代,一切都既往不咎,但是还没发出去,就接到张玄已经夺回二帝,发放勤王的命令。  

一直按兵不动的赵构,本来等着自己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被人推举为皇帝,或者自立为帝,却是没想到张玄救回了父亲跟兄长。  

这还不算什么,为了追捕二帝,金人更是穷追不舍,他在河北收集的一批禁军在南下的时候刚好遇到。  

不过赵构很有当皇上的潜质,听到了金人来袭的消息,立马就南下去了,反正现在父兄还在,做皇帝只能等等再说了。  

而在梁山之上,听到金军大批追来的消息,赵桓却是要南下,还有不少臣子也是要求南下而去,保存国体。  

很为难,张玄很为难,便与老丈人蔡京商议起来,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不是吹的,  

蔡京道:“若是想要富贵一生,跟随皇上南下自然是不二选择,但是想要自立却还需要站住大义!皇上可以放,但是太上皇不能放!”  

皇上是现在的皇帝,国家的首脑,王权的代表,但是太上皇去能训斥皇上,而且太上皇没有太大的实权,但是名头却最大。  

若是有什么政策不符合心意,张玄可以用太上皇的名义去改,还可以行废立之事。而且放走皇上,可以转移金人的目标。  

张玄听了这才了然,“岳父高见,小婿这就去办!”皇上赵桓走了,高调的走了,还带走了一班文臣。  

太上皇赵佶也想走,张玄不同意,皇上赵桓也没勉强张玄,估计心里还挺乐呵的,这个坑人的亲爹,死了也好。  

张叔夜重伤,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被张玄刘下来做了将军,抵御金人的攻击,张玄不慌不忙。  

这次的勤王,张玄除了叫各州府衙门招募军士,还让地方上的大户结团自保,虽然北方被金人打过两次了,但是不代表没人。  

杨戬这个太监肆虐的时候,很多人就上山去了,这些山贼麻匪,还是能够一战的,而且很多大户也是人多,只是怕官府追究,但是现在有了圣旨就不一样了。  

而赵桓也不出意外的,就是金国人重点的追捕对象,而追到梁山的金军不多,毕竟这里只是一个据点,其余的地方可没兵阻拦。  

郓城与水泊不远,二者互为犄角,守望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