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 卫人降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时的帝丘虽然很重要,但因为只作祭祀之用,防御设施并不完善,城郭的高度,也只是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  

等身丈夫,就是这么个高度。  

沙哼抄起望远镜不断地观察,尽管汉军的马屁都改进了马鞍和马镫,但沙哼还是不习惯在马背上作业。  

此时大腿内侧还是有点摩擦之后火辣辣痛的感觉,垫了丝绸也只是好一点。  

嘀——  

急促的哨声响起,沙哼手中的特制长刀朝着一个方向一指,顿时有个背插旗帜的骑手加速策马,冲刺到了左翼的最前方。  

随手两个军官立刻跟上了骑手,整个队伍迅速分裂成了三个部分。  

一支朝着左翼冲锋,一支保持着前进方向,剩下的一支,则是拉着装备的骡子大队,远远地甩在后头。  

原本是打算恐吓一下再进行攻城。  

但是万万没想到,卫国人慌乱之中,竟然选择了弃城。  

这种乱象,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是很难看清的。  

现在沙哼看得一清二楚,这种机会,不可能放过!  

嘀嘀嘀嘀嘀——  

沙哼口中的哨笛连续吹响之后,左右司号手即便颠簸不已,也是用尽气力吹动了冲锋号。  

这个距离上,马匹就算跑死,也就是跑死了。  

最多被人和牲畜养殖中心的主任沙瓜狂喷,但和收获比起来,这点口水根本不算什么。  

尤其是沙瓜一直在选择新的养马地,考察了好几个地方,济水两岸,是傻瓜现在最满意的地方。  

“哈!”  

嗷嗷嗷嗷乱叫的骑士发动了紧急冲锋,卫人根本没有有效的阵地,临时性的小团体根本不足为虑。  

零星鼓起勇气的矛戈手,因为战车仓促之间难以施展出来,竟然选择了拼死冲锋。  

身上都是皮甲的鳄人们,并不擅长马战,但还是有过大量训练。  

没有开刃的长刀架在身侧,完全没有劈砍的动作,马匹最后冲刺的速度极快,这些没有开刃的长刀,只是轻轻划过,直接带走一条卫人性命。  

轰轰轰轰…  

这些战马的品质不好,这一波冲锋过后,已经开始脖颈伸长,发出了非常剧烈的“吭哧吭哧”声,这是大运动量大负荷之后的体力枯竭,如果不进行休息,就会心脏承受不住暴毙。  

“五五分组!五五分组!五五分组——”  

吼叫声戛然而止,骑兵直接一头冲入了乱糟糟的卫国队伍中,不是沙哼不想打追击战,而是根据卫国人的鼓纛车辇方位,打追击战,搞不好卫国的精英会跑光。  

更何况,战马对鳄人来说,就是个工具。  

他们终究是重步兵。  

短兵相接来得极快,乱局之中,被分割成了几十个上百个小的战斗圈。  

被战马冲垮的卫人已经四散,这种时候,要是有正规的骑兵,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沙哼并非不知道,但此刻也顾不得那么多,要组建正规骑兵,那是以后的事情。  

再者,汉军根本不需要什么正规骑兵,马匹就是个运载工具,到了指定战场,前所未有的高组织度,可以让他们碾压一切对手!  

骡子大队终于加入战场的时候,整个战场已经被分割成了三大块。  

帝丘的城北,帝丘的城西,还有帝丘城的狭窄瓮城。  

最诡异的地方就在于,鳄人用五十来号人,将瓮城彻底堵死,整个瓮城之中,塞满了大量卫人。  

男女老少怕不是有两三千,其中还有卫侯的车驾!  

“弓弩手——”  

“队长!”  

骡子大队的大队长正带着人到处加装备,轻装冲锋的时候,只有皮甲和头盔。  

而此时,挂甲的军官已经有二三十人,手中的兵器也换成了特制的组合长枪。  

沙哼接过了一把硬弩,这是他从夫人弟弟沙雕那里借来的顶级装备,没办法大规模量产。  

每次借用,都是要打好报告。  

也就是他沙某人面子大,沙雕批复得还挺快。  

扣动弩机,直接射死一个二十丈开外的卫国大夫,箭矢很轻松就扎爆头颅。  

这个卫国大夫全身披甲,战意极高,但对沙哼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杀的就是敌国精英!  

“通知一大队!两刻钟之内解决城西战斗!”  

“是!”  

“吹号报时!”  

“是!”  

呜呜、呜呜…  

牛角号响起,整个帝丘正在作战的鳄人,顿时听到了“报时号”,这是间隔定时的号声,提醒各作战单位的时间流逝。  

“队长,瓮城‘报时号’!”  

“呼…抓紧时间,应该是要夺城了!卫侯应该就在瓮城!”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背插小旗的鳄人策马疾驰而来,那人还没有到,拉了一下缰绳,战马顿时向后一坐,前蹄扬在了半空中,随后重重落地。  

哕哕嘶鸣的战马很累,咚的一声,马蹄重重落下,板结的土地顿时尘土飞扬。  

“大纛发令,务必两刻钟之内,解决城西战斗!”  

“是!”  

没有更多的废话,骑手调转马头,再度前往瓮城复命。  

狭窄的帝丘比较特殊,原本的瓮城在南,卫国为了争夺宋国在濮水以北的故土,所以在城北也修建了瓮城,为的就是以防万一打不过宋国。  

于是乎,整个帝丘,就形成了南北瓮城,东西窄薄的格局。  

卫侯现在怎么都没有想到,情况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