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 不断累积的经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完全不惧。  

只可惜这种做法,太过依赖君王的威权和能力,一旦君王嗝屁升仙,继任者想要继续享用这样的福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是现在,吴王姬虒对江北棠邑的影响力,几乎就是零。  

逃到棠邑的贾氏大夫,整个家族的损失极大,他们不敢反勾陈,但坏一下太叔卯和吴王虒的好事儿,那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听调不听宣就是基本操作,姑苏敢要粮食,他贾氏就敢烧船。  

船烧不掉?火龙烧仓见过没?冬天有东风,很正常,火借风势,谁也不想的啊。  

也是因为吴国地方随着老妖怪勾陈的这一去,就地方独走思想抬头,搞得李解想要弄一点粮食,成本也是不小。  

淮中城的前期投入,最艰难的时候,每个月的粮食缺口,大概在一千两百万斤。  

这还是往少了估算,因为当时部队家属,粮食基本都能自给自足。  

搬迁到淮中城之后,就立刻投入到了建设工作中,家中随带而来的存粮,大多都有一条船。  

一条船的粮食,多一点万把斤,少一点也有五六千斤,维持一个家庭一段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  

加上狩猎队、捕捞队、采集队、养殖单位的产出,杂七杂八也能撑起来。  

但淮中城的条件,和汉东是大不相同的。  

且先不提汉东地区还有大量楚国地方势力在反抗,仅从物流运输上来看,淮水的水网,可以很轻松地联通江南。  

但是在汉东地区,就非常的困难。  

李解能够奇袭渚宫,活捉楚国太后和楚王,除了情报准确之外,顺利通过彭蠡泽,是重点中的重点。  

秋冬作战,想要溯流而上,并且还能穿过彭蠡泽,哪怕是吴威王勾陈复活,他也不会考虑这种方法。  

因为就是自寻死路,就是自杀。  

出于作战目的,李解把最精锐的舟船部队,最通水性的战士,都拖了出来。  

可是作战是作战,运输是运输。  

想要大批量转运粮食,在这年头还是通过长江,还是逆流,不用多想,损失之大不可想象。  

现如今长江江面上,由东向西运输的物资中,并非没有粮食,但主要就是腌渍品,少量的粮食,也主要是局限在淮南一带。  

并且只能小批次小批量,根据天时,盯紧灯塔,才能依照每一个早就确认过的坐标,缓缓前行。  

效率非常的低,只有耐存储耐水渍的货物,才适合这样做。  

因此现在沙东发起的这个会议,其实就是要解决长期的汉东粮食供给问题。  

但粮食只是表象,本质是如何稳住汉东地方上的局势。  

要想寻死消化吸收汉东地区,招数都很老,周天子发家致富那会子就开始用的老办法。  

地方统治的上层建筑,该杀的杀,该联姻的联姻,然后中层骨干,能移民的就尽量移民。  

中层骨干数量不够的时候,就把一个地方的土鳖,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土鳖和土鳖们,为了争夺一口吃的,自己就打了起来。  

他们打起来,最高统治者才能松一口气。  

等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平静,那自然是感恩戴德、千恩万谢。  

“筑坝我看行,云轸夫子在淮南,就筑坝。芍陂往南,新围的那一片湖泽,不是挺好么?能出二十多万亩水稻田。”  

抱着茶杯的沙哈没有说话,不过旁边有人开了口,是跟沙哈一起,配合云轸甪治理淮南过的。  

当时夷虎人摆平之后,大量夷虎人的部族,只要是归顺的,都拿到了一些土地。  

不过土地不是白来的,得上工。  

出工出力之后,比如说围垦筑坝、围湖造田,新增土地,其实相对来说肥力都不差。  

头一年并没有直接种水稻,春夏交际之时,种的是豆麦,麦子有点反季节的意思,但产量也相对可观。  

远比不上中原,但亩产也有八十多斤,当季不算豆子,反季小麦总产量达到了十八万石,算是补上了淮南不小的缺口。  

等到夏天结束,再补种了一茬水稻,农事活动全程由专业人士指导,当时农业巡逻是重头戏,夷虎人因为夏粮就有了吃的,都是相当的配合,秋收前后的水稻总产量,在芍陂以南,也有二十三四万石,这个产量,已经算是高产。  

所以今年开春春耕,淮中城的农官们,南下进行农事指导的时候,表示要轮休土地,夷虎人完全没有觉得这是汉人要害他们,原因很简单,要害去年就害了,何必等到今年?  

再说了,人家专业啊,一年豆麦稻三收,扣除要缴纳的税赋,砍一半都还有二十万石。  

这日子,楚国人统治时期,根本想都不用想,楚国最狂霸酷拽叼炸天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吃救济,要不就是逃荒。  

夷虎人不是天生下贱,就是要往山川湖泽里泡着,实在是对抗自然伟力的能力,差到不行。  

好不容易等到像样一点的政府,不是楚国这种虎狼之国,就是六国、英国这种地方废物。  

后吴威王时代,夷虎人才算是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从新生儿这一代往上推算五代人,真正能饱餐一顿的夷虎人,屈指可数。  

所以换位思考一下,在淮南围剿、安抚过夷虎人的军官,认为淮南的办法,完全可以用到汉东来。  

而且汉东比淮南有个优势,地势环境更好,丘陵山区虽然多,但丘陵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