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四面楚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们斗氏的损失前所未有的大,先王在位时,各种连消带打,也只是分化了斗氏的力量,并没有伤筋动骨。  

但先王一去,他们斗氏居然连“负箭国士”都被诛杀,这种事情,百几十年来都没有发生过!  

闻所未闻!  

自家的耻辱,当然要自家了洗刷。  

对斗鱼而言,不把赵太后剁碎了喂狗,根本不能解气。  

见儿子这副喊打喊杀的模样,斗尊心情也是大好,笑道:“欲取其姓名者,何其多也。”  

斗氏父子有说有笑,显然不认为赵太后还有翻盘的机会。  

秋收在即,后方好好地打粮食,秋收之后,再来和宫中妖妇算总账。  

大隧七道关,看着如此雄关,斗尊父子都是心安无比,对接下来的战事,也是自信满满。  

至于郢都如何,现在也不想去理会。  

同日傍晚,夏首向西就是长江,秋收前后的江面夕阳尤为好看,那余晖铺满整个江面,伴随着波光粼粼,着实美不胜收。  

即便是这个时代的楚人,也是爱极了这个美景。  

落霞将散未散的死后,倘若还有鹭鸶之类的水鸟齐飞,更是画面美丽,令人叫绝。  

楚王将渚宫修建在这里,为了讨伐南方或者避暑,都是原因,但美景宜人,同样也是让人心悦诚服的因素。  

傍晚的渚宫,向着江面看去,就能看到一艘艘小小的鱼排,捕鱼人或是垂钓或是撒网,总能有些渔获。  

到傍晚的时候,就会返回江边,那些渔获,就会被出售,用以交换日用物资,或许是麻布,或许是米粮。  

交易的时候,人头攒动,声音喧哗,正是这种极为随意的日常,从渚宫高台之上看去,反而有一种绝美画卷的感觉。  

而此时,赵太后正凭栏杆向西远眺,夕阳西下,这样的美景,在晋国老家并非没有。  

但夕阳染红水天一色,这等盛景,却是从未见过。  

“此情此景,朕方知‘大权’之重,唯圣人不可掌之。”  

言罢,赵太后倚着栏杆,侧身内坐,她虽生了儿子,年龄却不大,身姿依旧曼妙,在这夏夜之前,一身薄纱裹身,江风吹拂,青丝舞,纱衣动,道不尽的风情万种。  

“呵…”  

朱唇微启,轻吐一口气,一天的疲惫慵懒,似乎都要随着江风散去。  

品尝过权力的滋味之后,赵太后更是不愿放手。  

楚王的印玺、大权,就掌握在她的手中,社稷神器,任由其操控。管你什么邦中英雄还是国之贼寇,一念便定生死。  

这种惬意的生活,让她陶醉无比,连着晚霞盛景,都是变得乏味起来。  

闭目枕手,在渚宫高台之上,只是这么小憩片刻,也是绝佳的享受。  

片刻,赵太后似乎感觉有些饿了,站起身来,再也没有多看一眼晚霞余晖、飞鸟渔人。  

只是起身之后,她原本很美的双眸,陡然圆瞪,从高台之上,能够远眺西方大江,自然也能看到夏水东流。  

而夏水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出现了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的舟船。  

这些舟船并不大,但数量之多,唯有站在高台上的赵太后,才能深刻地感受到那种前所未有的压迫力。  

“来人——”  

尖叫声乍起,原本优雅慵懒的赵太后,这时候急急忙忙地冲出了高台,正要下去,却听一阵急促的号角声传来,顿时喊杀声四起。  

轰——  

一声巨响,西北两个方向,犹如龙神咆哮,刹那间就是飞沙走石烟尘滚滚。  

赵太后吓得尖叫,赤足奔走的同时,在高台上看得更是分明,渚宫三面,都有大量的旗帜在挥舞,喊杀声更是雄壮威武。  

隐约之间,有人以楚音齐唱,赵太后虽是晋国人,但在楚国多年,自然也听得懂楚地乡音。  

她听得分明,那混乱之中,有人在唱:“活捉楚后,献于首李!”  

“活捉楚后!”  

“献于首李!”  

“活捉楚后——”  

“献于首李——”  

那喊声仿佛是冲天而起,整个渚宫都是听得清清楚楚,夏水之上,随着舟船抵进,临近渚宫的楚国舟师直接四散,即便偶有抵抗,不是老弱就是病残,那些楚国年轻人,没一个愿意死在夏首,死在渚宫的。  

“哈哈哈哈…”  

漫长的航行终于结束了,再次踏上陆地的李解披坚执锐,大手一挥,“全军突击!降者不杀!”  

“司号手!”  

“是!”  

左右司号手一起吹号,冲锋号响起,渚宫四面八方,顿时喊杀声更加雄浑有力。  

“太后!太后!太后…”  

渚宫之中,宫婢们早就慌乱成了一团,总算还有忠心的,跑来高台通禀,“太后!吴解来袭!吴解来袭——”  

“啊——”  

赵太后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是惊恐地尖叫起来。  

而此刻,渚宫四面,以楚音高唱的吴人比比皆是,各种旗帜挥舞,本地的楚人一听说是李解亲临,顿时吓得面无人色。  

老一辈的人对勾陈的恐惧,都打算带进棺材。  

可没想到面对勾陈的恐惧还没有结束,新的恐惧又诞生了。  

郢都楚人都是听说过的,那“百沙之主”王命猛男,就是吴威王的野种,是比吴威王更加好杀的恶人。  

现在,这样的穷凶极恶之人,居然天降渚宫?!  

谁能抵挡?谁敢抵挡?!  

“快逃!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