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小杰好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郑、蔡缟素,悼念吴王!”  

“郑城大夫言同宗之谊…”  

“同宗之谊——”  

洛京东南,原本是洛邑的一处外服朝贡之田,现如今则是成了“游士”云集的地方,只是比不上“天下棋盘”那么高端,以落魄贵族士人为主,还有一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寒门子弟。  

“吴人如何是同宗!郑城子无耻至极!”  

“如今郑侯已然启程前往吴国,这等说辞,即便为假…”  

“郑、蔡联军,必是受挫!”  

“若是受挫,何至于两国国君同往姑苏?”  

“莫非吴国野人力战两国,大胜?”  

“如此笑谈,还是作罢。”  

列国“游士”的消息还算灵通,从颍谷过来的郑国人,透露了很多消息。比如说郑国全国缟素,以悼念吴威王勾陈。  

除此之外,命太子丘监国,只是也只有监国,上卿郑城子依然署理朝政。  

作为郑侯的心腹,郑城子对外都是有名的忠心受宠。  

只不过这一回,太子丘却很奇怪,自己老爹这么个喜欢装逼的,怎么会掉身份到这种地步,给吴国那帮狗蛮子“披麻戴孝”,这简直就是丢人丢到国际上好吗?  

可事实就是,郑侯心腹大臣,全都回国了,只带了一些阿猫阿狗的随员,这些废物能有什么用?  

整个郑侯的统治班底,并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连军队数量,都没什么太大变化。  

除了“客兵”这帮狗东西在上蔡搞了大新闻,让郑国相当的狼狈。  

“客兵之乱”的后遗症还在发酵,大量“客兵”从冈山退却之后,又化整为零,跑来郑国南部地区搞事。  

目前城颍、鄢陵这一带,到处都是流浪武士,“南郑匪患”,一时间成了中夏之国的麻烦,毕竟,商路断绝一条,损失不是一般的大。  

“夫子,太子尚未察觉,国内尚稳。”  

“平舆归来之师,如今驻扎何地?”  

“城颍。”  

“善。”  

郑城子点点头,“城颍诸地,严防死守,不得另城颍之师卸甲归去。”  

“这…长此以往,只怕城颍驻军作乱,士卒归心急切,不可久留啊。”  

“重赏。”  

郑城子拂须道,“若早为太子知晓,只怕太子发难,我等…”  

“嗨!”  

“便衣‘剿匪’之名,使城颍之师,不得近期归国。”  

“嗨!”  

消息是瞒不住的,但只要撑上个把月,把舆论搅浑,那就没事儿了。  

而且郑城子还有一个大招,从李解那里进口大量的“赤霞”,优质丝绸在手,他成了吴锦在郑国的总代理,那么国内山头就算不认账,也得认!  

除此之外,郑城子已经先行从李解那里,进口了大量蜂蜜,这一批的蜂蜜,首先就能安稳人心。  

蜂蜜有蜂蜜的用法,“赤霞”有“赤霞”的去处。  

更何况,还能拉拢国际舆论,许城已经恢复了秩序,郑城子回国后的第一时间,就把幽静起来的许国之君放了,然后表示郑国受吴威王感召,深表歉意…  

至于歉意的份量,大概就是一千五百匹白沙麻布,还有五十斤蜂蜜。  

嘴上抹了蜜的郑城子和许国国君,自然就亲密无间,哪怕互相舌吻,也是甜丝丝的。  

反正许国复国了,甭管它是怎么复国的,反正就是复国了。  

死扣细节,那肯定是经不起推敲,至少在郑国内部,太子丘的幕僚们,恨不得直接把郑城子给搞死。  

因为他妈的郑国前前后后投入这么多资源,就是为了扩充版图,结果闹了半天,就是个血亏局面?  

可没人敢跳出来放肆,郑城子手持舆论大棒,谁不“普世”就干死谁,太子丘是监国不假,但太子丘这个监国,也就是看着别人不要乱搞。  

郑城子乱搞了吗?  

没有。  

因为他有郑侯的亲笔政令。  

让许国复国这事儿,郑侯是同意的。  

诡异的气氛,很快就在郑国郡县之间流转,甚至爆发了叛乱,毕竟郑侯不在家,曾经的反对派们,不趁机搞个大新闻,这不是有病?  

为了镇压叛乱,郑国内部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缟素全国的郑国,如今在国际上看来,就是精神病在自残,莫名其妙嘛。  

至于蔡国…蔡国就是个菜鸡,国际上也没有真的当它一回事。  

别说缟素全国,哪怕是裸体全国,国际上都不觉得奇怪。  

菜就是原罪,菜就只配抠脚。  

新蔡,码头上新到的吴国工匠被领着前往汝水河畔的工坊,最近一段时间,工匠们就要开始打造织机。  

李解视察进度的时候,发现这一批工匠的木工水平相当高,稍微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是假“大常侍”常杰的安排。  

“小杰这是有点慌啊。”  

李专员不能猜测常杰的想法,吴威王勾陈这么一去,这个假“大常侍”,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转正?  

虽然理论上来说,新君登基之后,就会转正。  

但万一呢?  

王孙虒要是普通人,倒也就罢了,偏偏他是公子寅的儿子,现在公子寅的老部下们,逐渐又起了心思。  

原先被流放的那帮老兵,已经打了鸡血一样,等着新王的号召,然后他们就要为新王效死!  

人多嘴杂,王孙虒周围现在环绕的,什么样的人都有,还有抢着安排女子给王孙虒的,显然都盯着王后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