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头皮发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公子,是吴舟。”  

“前往迎接。”  

“嗨!”  

尽管有些精疲力尽,但是护卫们还是尽心尽职,该有的安保程序还是有的。  

一艘吴国特有的舟船缓缓靠岸,木制栈桥因为被水浸泡,太阳晒干之后,表皮上尽是淤泥和朽烂的木屑。  

两边芦苇荡也是倒伏了一片,一阵大水一阵曝晒,芦苇也是有点扛不住。  

附近时不时还有臭味飘出来,像是尸臭,公子巳情不自禁掩住了口鼻,他真是一刻都不想在这里继续呆下去。  

但是还有这么多大部队,此刻离开,会进一步恶化他的地位。  

吴晋会盟一事,本该是轰轰烈烈的,把整个天下都烧得发热发烫。结果十几天的大水下来,两个超级大国的贵族们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这他娘的到底是不是得罪了老天爷?  

我们干得事业,到底是不是正义的?  

更惨的是那些留下来拍两个超级大国马屁的淮上列国将军和大夫们,他们麾下士卒本来都是各自国家中的精锐,现在…死了三分之一。  

淹死的,热死的,渴死的,饿死的…  

这场大灾,什么豺狼虎豹都发了狂。淮上列国的士兵完全不熟悉这种大自然疯狂发飙的状况,吴晋两个超级大国还好,毕竟各自起家的时候,都是相当的艰难,披荆斩棘的岁月,留给了他们宝贵的经验。  

反而这些撮尔小国,一个个抵抗天威的经验都没有。  

类似蒋国的部队,甚至有十几个蒋国士兵,是出去打捞水中蒲菜的时候,被一头埋伏在水中的老虎一一扑杀!  

蒋国大夫姬飞直接自闭,他娘的都盯着水里的蛟龙呢,怎么水里还有老虎的?  

这符合常识吗?  

然而吴国士兵就很清楚,不是什么猫都怕水的,老虎的水性之好,超出人的想象。  

甚至在五湖地区,还有过猛虎趴卧在沟渠中消暑,大脑袋遮掩在荷叶莼菜之间,一动不动,根本无法察觉。  

还有弦国将军隗矢,他是紧跟着蒋国大夫姬飞自闭的,因为有士兵将淡水存储在大缸中,第二天从缸中取水的时候,被不知道什么时候溜进去的土虺蛇咬了一口。  

一顿饭的功夫,这个士兵就凉了。  

至于被马蜂蜇,被竹蜂追杀,倒是显得微不足道,甚至连大蛟出没,淮上列国的士兵们,居然也能淡定地看着鳄鱼起起伏伏然后离开。  

实在是各种糟糕的体验之后,淮上列国也是真的服了,吴国能够崛起…它应该啊。  

江北尚且如此,何况江南?  

到了这个地步,也没人去嘲讽吴人断发纹身了,断发纹身算个啥?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没断手纹个小猪佩奇,就算是精神大条心理素质过硬。  

甚至晋国人也非常佩服吴国人,有这种盟友牵制楚国,放心啊,太他娘的放心了。  

战天斗地,与虎豹为伍,够野,够味儿。  

味儿还挺重的,因为长久不洗澡,都快馊了。  

哪怕是公子小雀,现在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摁死身上的虱子。  

至于跳蚤,随它们去吧。  

更让公子小雀崩溃的是,这里的蟑螂个头超大,而且还会飞,还朝脸上飞。  

“南蛮…”  

晋军大营中,头痒得也想断发的公子小雀控制不住怒火,终于明白为什么祖先会骂南方人了。  

不过他又非常佩服祖先的兄弟,居然敢到这种鬼地方来生活。  

不,这不是生活,这是生存。  

祖先的兄弟真牛逼,太牛逼了!  

“公子,淮上似有吴舟前来。”  

“噢?”  

公子小雀整个人都干瘪了一样,糟糕的天气,糟糕的环境,他现在很想回家,徐城这个鬼地方,说不定明天就会爆发瘟疫。  

虽然淮上列国的士兵,不知道为什么都在搜集石灰,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把尸体集中起来焚烧处理,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把死水排空…但他们说这样可以避免瘟疫,就姑且信之吧。  

之所以说是姑且信之,因为淮上列国的士兵们说了,这是跟他们上将军学的。  

他们上将军是谁?  

李解。  

呵呵,一个野人,一个南蛮野人。  

“公子。”见公子小雀兴趣缺缺,幕僚也是无奈,但还是劝说道,“若是淮上来船,定是江阴子。或是江阴子伐蔡成功,前来报捷。”  

“孤军在外,岂能成功?”  

一脸疲惫的公子小雀疯狂地抓着头皮,“啊啊啊啊啊啊——虱如星斗,恨之厌之!”  

他抓得厉害,几乎都要把头皮撕掉一般,一只只虱子抖落,幕僚看了也是浑身难受,情不自禁挠了挠自己身上。  

这鬼地方…和晋国完全没法比啊。  

别说淮上列国要怀疑人生,晋国士卒同样如此,甚至晋国士兵和吴甲爆发的冲突,就是因为这种躁狂带来的…进一步躁狂。  

加上食人事件的发生,两国结盟的正当性正义性,显然蒙上了一层阴影。  

别说是底层士兵,就是公子小雀自己,都不觉得和吴国的结盟会有什么好结果。  

晋国大概率会提前离开这块鬼地方吧,太可怕了,在没有人整饬水利之前,这种地盘谁想要给谁吧。  

“公子,江阴子非是寻常莽夫。”  

“何人不知?李解当然不是寻常莽夫,他是天下罕有之莽夫!”  

一向温文尔雅的公子小雀,现在就是典型的晋国暴躁老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