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有点奇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义士调动的速度极快,整队效率更是超乎妫田的想象。  

前军就是义士和临时义士组成的,总计五千人,共五个大队。队伍编组,有着很明显的吴国特色,至少在妫田看来,这支部队跟吴甲区别不大。  

都是十进制的。  

十人为小队,十个小队就是一个中队,十个中队就是一个大队。  

吴国部队中,百人就是一个彻行,等同一个中队。  

只是妫田并不清楚,李县长这么干,只是为了方便。  

设置伍长啥的,不符合李县长的个人习惯。  

一开始,义士只是普通行军,速度并不快,加上道路也并不好,也没看出来有什么超凡的地方。  

但是许久之后,陆续有斥候来了走来了走,行军速度明显加快。  

“天气炎热,如此进军迅疾,士卒焉能承受?”  

没多久,妫田一行人都有点怀疑人生了,因为气温真的有点受不了,但义士主力部队还是在前进,哪怕是义从,虽有掉队,但很快就有车辆跟上,缓和一段道路之后,立刻又能跟上。  

时间并不长,期间陆续进行了两次补水,等到又一批斥候到来之后,大部队的行军速度明显降低。  

“骑传。”  

妫田感觉,这是最后一批斥候,因为这些斥候回来之后,就没有再出去,而是转到后军休息。  

马匹休息的时候,骑士不停地给它们按摩,然后让马匹进食补水。  

这一系列的操作,根本不需要命令,很理所当然的样子,看得妫田目瞪口呆。  

他在逼阳城呆过,但当时根本没办法近距离观察李解手下的主力部队。  

此时,他顿时有些惊恐,江阴子麾下有如此令行禁止的强军,吴王勾陈到底是怎么把他收服的?  

还有,姑苏王师到底强到什么程度,才能让这样的强军,在外面随便浪?  

咕噜。  

情不自禁咽了一下口水,摸了摸脖子,真好,还在。  

“呼…”  

前军之中,义士们都在恢复体力,炊烟是没有的,就地进食。军粮很特殊,似乎是用某种叶子包裹起来的东西。  

“这是何物?”  

“苇叶?”  

抖开了一片芦苇,闻了闻,食物居然没有馊。  

“咸。”  

妫田的亲随尝了一口,然后冲他点点托,“中士,内有腌肉…或有豆米…”  

亲随又尝了一口,的确没有馊。  

再尝了一口,天气这么热居然没有馊?  

继续尝了一口,为什么没有馊?  

最后舔了舔手指,问分发军粮的伙夫再要了一个,必须搞明白,为什么它没有馊!  

李解吃的东西跟士兵没有两样,一边吃粽子一边喝水,然后拿起望远镜看了看远处的建筑群,姑且称之为建筑群,这里是颍水入淮口附近的“驿站”。  

追溯起来,那都是周天子威压天下时候的事情了。  

后来陆续蔡国、楚国、番国、胡国都保养过,但基本都是废弃,最终是民间商人在自发维护。  

有好有坏,好处是这里几乎就是算无主之地,谁占了算谁的;坏处也是这里算无主之地,先占后占都不作数,产权不明确啊。  

这鬼地方,在吴楚大战的时候,陆续被抢夺四十多回,不同的部队人数不同,过境抢劫的程度也不同。  

但不管怎么说,破败是破败了的。  

只是基础建筑还在,依然适合进驻。  

“的确蔡国部队不在这里,既然说是在北面跟谁对峙,估计部队数量不小,最近一支,披坚执锐就有五百左右,大部队应该在五千以上。”  

李县长是这么估计的,正常来说,就应该这样。  

像蔡国这样的弱鸡,主力部队如果一万,后勤怎么地也得两三万甚至四五万。  

就算发动突袭,这陆陆续续的,也得翻倍吧。  

“首李,蔡人截断南北,或许主力正要渡过颍水?”  

“有这个道理。”  

李解同意嬴剑的看法,只不过,总觉得哪里乖乖的。  

就算要先易后难,也不至于往“无人区”撒欢吧,圈地容易守住难啊。  

吴国这么牛逼,江北大片土地都是地方自治,不是不想统治,实在是不方便,各种东西都是要大量且长期投入的。  

老妖怪要是大力经营江北地区,那这辈子啥也不用干了,叫啥大吴国际啊,叫大吴地产。  

一个小小的逼阳国搞大建,李县长也是玩了“障眼法”,各种偷鸡,各种坑蒙拐骗偷,这才用“免费”劳力,把逼阳国的“二环”给搞了起来。  

从资质上来说,逼阳国现在比曹国有前途的多,当然前提是逼阳国能活下来。  

“首李是在担心何事?”  

“剑,你说蔡国人,现在应该是在分兵吧。”  

“不错,兵贵神速,战机于我军是稍纵即逝,于蔡国而言,亦是如此。一旦楚人休整完毕,淮水以北,蔡人便不敢恣意妄为。”  

云轸甪的主力部队并没有受损,只是被李县长那二三十里长的船队给吓住了。  

不跑不行啊,二三十里长的船队,那是什么概念,根本不是一个小小的州来城可以抵挡的。  

而且楚国人对于江汉之外的地盘,重视度有侧重,长期都是北方为主,东方为辅。  

毕竟,中原人口质量更高,军队数量更多,地区大国也更多。  

当然这种战略判断是有波动的,长期来看没问题,但中间肯定出现了小插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