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郯国知道多少?”  

“己姓郯国,乃嬴姓之后,淮县县师曾出使郯国,郯国割地二百里。”  

到了沂水之畔,李解他们没有立刻入郯城。  

虽说大部分强国之外的国家都是土鳖,但郯城算是不错的,初步估计一面城墙有一公里以上长度。  

夯土墙墙基四十米左右,肉眼可见是扩充过的,而且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很明显是齐鲁的手艺,大量使用石材;另外一种则是吴楚工艺,大量使用了“砖”。  

黏土烧制出来的灰砖主要在西北面,加工过的石材则主要在东南面。吴楚齐鲁四国在这破地方玩什么猫腻,让李铁柱过来看一眼,估计也能发觉。  

说起李铁柱,李乡长顿时又想家了,那里有温暖的屋舍,还有温暖的胸怀。  

旦是肉眼可见的大胸,而白嫮是肉眼不可言的隐胸,都是极品,都很温柔,和三天两头就想着跑路的陈国蛇精比起来…各有滋味吧。  

玩蛇精主要玩的就是感觉,要的就是她那种反抗精神。  

你不反抗老子还不玩呢。  

“君子可要入城?”  

“我看这郯城,貌似士卒不多啊。”  

“大吴在此有驻军。”  

“噢?!”  

李解一愣,“那姬玄还能跑得了?”  

“五十人。”  

“…”  

李乡长瞟了小老婆一眼,见她掩嘴嗤嗤地笑,顿时一把拽了过来,搂在怀里疯狂地揉她头:“胆量见涨,还敢开为夫玩笑了。”  

戏弄了一会儿,衣衫不整面色潮红的商小妹这才缩在李解怀中说道:“郯子多有贤名,故先王未曾灭其国祚。”  

一个国家的君主只要有贤名,就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往往灭了这样一个国家,造反的人特别多。  

亡国奴和卖国贼终究是有区别的啊,亡国奴在国家灭亡之前,根本连给国家发声的能力都没有。  

只有当国家灭亡了,曾经当权的卖国贼无法阻拦他们,才会有“十世之仇犹可报也”,不管哪个“子”,都不主张说国家亡了就亡了吧。  

亡国奴的反抗不在于一世,也不在于一年,它可能是持续的、漫长的,并且时高时低的甚至长期是不清醒的,什么时候觉醒,用什么形式觉醒,都很难预判。  

但大抵上都有共同或者相通之处,只要有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赋予美好向上的意义,那么就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给予反抗之人勇气。  

这个时代,国君的贤名,就是一种非常不错而且常见的符号。  

为什么“绝祀”是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动作?  

因为在国家层面上,就是灭亡了另外一个国家的文化。  

商无忌和姬巴都跟李解说过,列国的图书馆中,关于“厌镇”之法,都有很详细的记载。  

原本李乡长寻思着,这他娘的不就是跳大神作法吗?  

可后来思考模式换位之后,李乡长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土鳖看他打个炮,都说这是“龙神之力”。  

打炮的“龙神之力”,其实跟李乡长做工头那会儿的“普世价值”差不多,都是有实力削人没实力被削的思想工具。  

只是批判的武器需要武器的批判,具体落实下来,那就是阿妹你看用航母来谈“普世价值”,谁要是不服,航母碾过去,也不用谈什么普世不普世,扑街为尸即可。  

而李乡长嘛,就简单得多。  

手中的战锤那是摆设?  

披两层甲他就是山丘之王,披三层他就是这个时代的徐锦江!  

所以说,当一个国家的国君贤名远播,对大国来说,是真他娘的烦躁。  

你可以让它不断衰弱,甚至可以不断地从它身上割肉,但就是没办法短期内让它灭亡。  

这种时候,只能等待时机,比如说这个贤名的君主嗝屁了,或者下一代君主就是个杀马特总裁,那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开打。  

“郯子寿数几何?”  

“怼王二年登位至今。”  

“卧槽!”李乡长一双狗眼顿时圆瞪,“这够能苟的啊!”  

“郯子为世子时,周游列国,乃是中原贤达,亦曾入姑苏为太仓大夫。”  

“还在吴国做过官?”  

李乡长真的是惊了,这尼玛居然还有这关系?怪不得吴国没灭了它。可即便是没灭了它,貌似郯国也一直在割地赔款啊。  

这列国的关系,李乡长是真的有点佩服了。  

不佩服不行啊,这破时代居然就有“亲兄弟明算账”的道理,而且还贯彻了“生意是生意,交情是交情”这个准则,太不容易了!  

想到这里,李乡长对列国的图书馆那是更加好奇。  

他不识字这是硬伤,但没关系,让人慢慢翻译嘛。  

反正大舅哥商无忌带着人正在翻译逼阳国的藏书,妘豹也很爽快,老李既然想要进步,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那就大大方方给这个机会,国内藏书拉了二十多条船,顺便把黄金、奴隶也运了回去。  

这光景商无忌、姬巴还有嬴剑等阴乡幕僚佐官,正从吴楚越三地招募人手,抄录藏书到纸上。  

然后又内部培养了一批人,把这些东西“翻译”成简体字。  

其中最麻烦的倒不是翻译缓解,而是“注”。  

之所以说麻烦,不是对商无忌等人而言,而是李解要是没有“注”,压根就看不懂。  

干这活儿的工程量,大了去了!  

原本大舅哥打算划水放弃,结果万万没想到李解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