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绿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365章绿龙?  

太平洋,一望无际的波涛下,一双黑色的眼睛,冷漠观察着这个世界。  

巨大的气泡,从脖颈处的小孔喷出,但仍然有一些来不及排出的空气,只能通过嘴巴离开。  

浑浊的海水中,随着气泡从口中喷出,隐约能看到一排排雪白牙齿。  

牙齿并不锋利,但考虑到每一根牙齿都有两三米的长度?  

其实是否锋利已经不重要了。  

整体颜色呈现出墨绿色,体表布满坚硬的鳞片。而在贴近脊柱的部位,除了中间那一排粗壮锋利的绿色骨刺外,两旁还有三排骨刺,呈缩小状向外面延伸。  

因为这些小骨刺都是黄绿色,所以远远望去就好像背部鳞片上有一个“W”形状的纹身。  

尾巴很宽,准确的说应该是很窄,布满鳞片的尾巴仿佛一把墨绿色的大刀片子。  

虽然拥有锋利的爪子,但因为粗短的四肢,所以看起来就好像一只绿色的鳄鱼。  

憎恶,第一只降临地球的五级开菊兽。  

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憎恶也不知道,总之从它记事起,便一直很喜欢憎恶这两个字,而在突破到开菊兽的第四等级后,憎恶便成为它的名字。  

宽大的尾巴,在海里拍打着。  

卷起的暗流,将围绕在自己周围的鱼群撕得粉碎。  

粗壮的四肢划着水,虽然是一头拥有三百米体长的怪物,但憎恶的速度却并不迟缓。  

说真的,憎恶不想来地球,因为它知道自己来地球,将意味着什么。  

其他开菊兽来地球,是为了破坏这颗星球,最终将这颗星球改造成,适合开菊兽生存的家园。  

但自己的情况有些不太一样。  

因为前段时间,接二连三的入侵都失败了,这让开菊兽的首脑——先驱,十分恼怒。  

同时也让先驱明白,地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小。  

怎么办?  

既然常规的入侵,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动用非常规武器。  

开菊兽体内的鲜血,和太平洋火山带的某种特殊元素混合在一起,会产生剧烈的爆炸,也就是说,只要接触到火山,开菊兽就相当于一枚威力十足的炸弹。  

虽然,憎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先驱非要让自己去富士山。  

要知道,火山是相通的。  

引爆富士山和引爆太平洋的其他火山,最终取得的效果是一样的。  

因为富士山属于太平洋火山带,也就是说,富士山有的微量元素,其他太平洋火山同样具有这种元素。  

也就是说,这条全场四万多公里,从南美洲的奥斯特岛,经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转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向西南延续的是千岛群,霓虹列岛,琉球群岛,弯弯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足足有512座火山的环形火山带。  

自己选择任何一个都可以,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去霓虹的富士山?  

让先驱恋恋不舍的,又是谁的温柔?  

咳咳!  

总之对于先驱的这个命令,憎恶是一脸懵逼的。  

况且,相比较让作为五级开菊兽的自己,去富士山自爆,为什么不让一群四级,甚至是三级开菊兽去?  

这是爆炸,又不是战斗。一颗1公斤的炸弹和十颗0.1公斤的炸弹,它们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有区别吗?  

憎恶感觉先驱这是在搞事情。  

但没办法,虽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和不俗的智慧,但开菊兽终归只是先驱手里的生物兵器,这或许就是工具人的悲哀吧?  

而就在憎恶根据先驱指令,向富士山前进的时候。却听到头顶传来一声咆哮声,这让憎恶不由下意识抬头,而在看清对方之后?  

憎恶那双黑色的眼睛里,多了几分古怪…  

一口炙热而粘稠的龙息,从纳吉尼的喉咙吐出,可能是因为最近火气比较旺盛,这一口龙息格外的炙热。  

“咕噜噜”  

炙热的高温,让周围这片海水迅速沸腾,随即升腾起大片水蒸气。  

龙息是一种很神奇的力量,虽然看起来是火焰,可实际上那是一种纯粹的能量,所以在能量消耗之前,一般情况下,龙息是不会熄灭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些类似于燃烧的石油,不过比石油更可怕一些,因为龙息还具有强大的攀附性。  

这也是为什么纳吉尼很喜欢用龙息的原因,因为只要沾上一口龙息,开菊兽不死也要脱层皮。  

海里还好一些,毕竟开菊兽能潜入到深海,用海水作防护。  

最惨的就是那些登陆的开菊兽,地球的重力,再加上开菊兽的重量?  

注定它们很难拥有飞行能力,而对于占领制空权的纳吉尼来说,别说是五级开菊兽,就算是合体型怪兽。  

没有飞行能力,到了地面,一样是他的活靶子。  

遮天蔽日的龙翼扇动,邪恶的龙瞳,锐利的目光似乎穿透海水,将这只形似鳄鱼的墨绿色开菊兽锁定。  

每当对方想要冒出海面换气的时候,纳吉尼就会补上一发龙息。  

龙息的喷吐范围很广,七八十公里很正常,百公里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开菊兽要么憋着不呼吸,要么被纳吉尼喷一口。  

这种做法很贱,但不得不承认,是对方开菊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况且会飞也不是我的错,巨龙本就是天空的霸主,你要是不服,可以飞上来打我啊?  

看着再次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