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晕蜂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见了没有,你这油画…不成体统。”工笔老人大笑道:“画差了就画差了,老实承认吧。”  

“哼,你的兰花,又能高明到哪里去?”油画老人白眼,却没生气白叶的评点。毕竟自己油画是什么水平,他心里也有数,所以也没有争辩的意思。  

“白叶,你看他的兰花,到底有多差。”  

油画老人示意道:“认真地评点,让他知道自己多垃圾。”  

“兰花其实也还好。”  

白叶按照惯例,先夸赞几句:“不管是叶子的开合关系,还有勾花的淡墨,线条细而柔。重墨勾叶,兰叶较长,勾线时的流畅,细节处理得很好…”  

白叶逐一评点,其他人的眼睛也随之微亮。  

刚才他赏析油画,大家肯定无所谓,因为都知道他在油画这个领域是专业的。但是现在听他解析工笔兰花,感受肯定不一样。  

毕竟工笔是国画的领域,其中的专业知识,与油画截然不同,白叶却能侃侃而谈,说明他真懂。  

哪怕之前,知道白叶画了壁画,而且质量不错。但不是亲眼见闻,一些人还是有些疑虑的。  

现在这点疑虑,也随之彻底消散。  

油画老人嘴角含笑,口中却催促道:“不要拍他马屁,赶紧说说看这画有什么不足之处。”  

“嗯…”  

白叶沉吟片刻,才说起了缺点:“要说不足,大概就是这兰花,少了一点生机吧。”  

“什么意思?”其他人好奇。  

毕竟他们刚才从笔法,再到造型,以及渲染,各个方面挑了毛病,如果白叶再说,肯定是拾人牙慧,没想到他却另辟蹊径,玩起了大而化之的概念。  

所谓生机,所谓意韵,所谓气质,这种词汇,使用在绘画艺术上,也比较空泛,一般人不好理解。  

可是也要承认,绘画艺术真的存在意境,气韵。  

有时候一幅作品,无论从哪个方面,包括布局、构图、细节、笔法都挑不出错来,但是在大家眼中,却是平庸之作。  

反之,有的作品,不管是造型、笔法,还是色彩、渲染,都有一些毛病,但是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人拍案叫绝。  

这个的例子很多。  

比如说前者,历朝历代宫廷画师的作品,就是这样四平八稳,挑不出缺陷,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至于后者,一些名师大家的写意画,就是最好的实例。明明笔画大开大合,各种枯墨败笔,却给人酣畅淋漓,大气磅礴的意象。  

艺术就是这样,感性大于理性。  

所以白叶说,这工笔兰花少了一点生机,大家还是比较认同的,就是想知道白叶怎么阐述而已。  

“单纯的画兰花,还是比较单调的,如果再增添点东西作为点缀,这作品的画面,肯定更生动。”白叶解释。  

“你觉得,添加什么好呢?”工笔老人有点好奇。  

白叶迟疑了下,提起了旁边的一支毛笔,示意道:“我能在画上,添加几笔吗?”  

“咦?”  

众人惊讶,这是要改画呀。  

改画这事,对于原作者来说,可轻可重。  

工笔老人不介意的话,这事无足轻重。要是对方觉得,白叶这个举动是瞧不起自己,是对自己的侮辱、不尊重,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这个请求,一般人轻易不会开口。  

没见刚才,一帮人评点的时候,滔滔不绝述说,都没见有人表示要改画么,就是担心太过冒昧,以至于成了冒犯。  

在旁人的注视下,工笔老人笑了,轻描淡写道:“你随意。”  

他又不是专业的画家,自然不在意别人在自己的作品上动文章。当然,如果文章动得不好,就不要怪他借题发挥,批评几句。  

“嗯。”  

得到了允许,白叶也不磨蹭,直接提笔蘸墨,然后以柔软的笔尖在洁白色兰花的上空,轻轻勾点。  

寥寥几笔,一只小巧蜜蜂的轮廓,就映入大家的眼帘。随即白叶换笔,抹了点黄颜色,轻轻平涂。  

黑黄交加的蜜蜂,倒是十分的别致,形象生动。  

这笔法…  

一些工笔画家,不禁点头。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仅从蜜蜂的形象,就可以知道,白叶工笔画的水准不低。  

也亏他,油画玩得转,工笔画也有一手。  

当然,也只是有一手而已,一些人也觉得,换他们来画这个蜜蜂,肯定更有趣生动。  

事实上,在看到白叶画了蜜蜂之后,大家也知道了,他的具体想法是什么。无非是通过蜜蜂的对比,衬托兰花之香。  

这样一来,画面无疑更生动,提高了意韵。  

心思也算是灵巧…  

虞蒿等人微微颔首,认同了白叶的说法。这幅作品,确实缺少了几分生机,现在白叶帮忙补,也算一段逸闻谈资。  

“咦!”  

冷不防,几个人愣住了。  

只见这个时候,白叶又重新换笔,笔锋沾水再在画中一点,然后奇迹发生了。一滴水正落在画好的小巧别致蜜蜂上,水晕扩散开来,形成了淡淡的痕迹。  

就是这个痕迹,让众人吃惊,有几分骇然。  

一些人发愣中,也有人忍不住拍腿叫好:“妙!”  

一滴水,就化成了蜜蜂的一对翅膀,这样的绘画技巧,或许在常人看来,不足为奇。  

但是内行看门道,旁边一群人也算是国画领域的中上层,金字塔的中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