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当头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久之后,采访小组抵达目的地,在溪山郊区一个酒店,见到了要采访的对象,白叶。司机在外面等候,袁记者负责摄像录制,方记者提问、掌控节奏。  

白叶也非常配合,可谓是有问必答。  

其实这种采访,基本也有固定的流程,甚至连问题都让白叶过目了,让他划掉不愿意回答的提问,顺便构思好答案。  

所以采访的进程,十分的流畅,内容更是满满的正能量。  

从学画,到签约画廊,经受挫折之后,又怎么痛定思痛,刻骨努力,终于重新站起来。老实说,不需要夸大其词,白叶的经历,就是最好的励志事例。  

所以一些鸡汤,在他的口中说出来,也不怎么违和。  

采访一气呵成,很快到了尾声。  

方记者在做最后的收尾,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临时起意,忽然问了一个问题:“白先生,你来溪山多久了?在溪山干什么,采风吗?”  

袁记者立即把镜头,对准了白叶。  

他知道,女朋友这样问,主要是给溪山卖个好。  

毕竟省台新闻一播,溪山方面的人看到了,百姓肯定无所谓。但是溪山的同行,肯定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这就是人情。  

指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啦。  

然而白叶的回答,却出乎了两人的意料,让他们吃了一惊。  

事实上,方记者的问题,本身就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提示。只要白叶回答,就是在采风,然后夸奖一下溪山的人文风景状况,基本可以结束采访。  

但是白叶,他沉吟了下之后,竟然说道:“我在扶贫!”  

“扶贫?”  

方记者第一反应是自己听岔了吗?她一失神,差点忘记记者本分。幸好旁边的袁记者,轻咳了一下,算是提醒。  

她才回过神来,连忙问道:“白先生,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哈哈,没有,我开玩笑的。”  

白叶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段掐了,别播。好了,采访结束了,两位辛苦了,我请你们吃饭…走,别客气。”  

他站了起来,热情邀请。  

小俩口对看一眼,隐约感觉这事,好像不简单,有深挖下去的必要。不过凡事不能着急,免得适得其反。  

当下两人答应了白叶的邀请,顺便叫来了司机。就在酒店的餐厅,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席间气氛融洽,可谓是宾主尽欢。  

晚餐结束了,白叶送三人离开,回酒店休息。  

车上,司机才打算启动,却被袁记者阻止了:“等下,不急着回去。”  

“诶?”  

司机一怔:“那去哪里?”  

方记者立即道:“在附近,随便找个宾馆安顿下来,我们要打电话给主管,向他们汇报今天的收获…”  

“好!”  

司机无所谓,立即开车而去。  

在了宾馆,入住,打电话,联系本地同行…  

到了第二天,各种信息汇聚,两个人惊奇了。  

“真是在扶贫。”  

方记者兴奋道:“老袁,我们的判断是对的。没有想到呀,白叶年纪轻轻的,就已经开始默默做好事。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恐怕我们都不知道这事。”  

“是啊。”  

袁记者也有些感慨:“或许是自身的经历,让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在重新成名之后,决定达则兼济天下,回报社会…”  

“嗯嗯。”  

袁记者深以为然。  

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解释啦。  

毕竟白叶,又不是商人、企业家什么的,从事的工作,更没剥削谁、压榨谁。不需要做慈善来维持人设,刷一刷大众好感度。  

或者说,白叶这种艺术家,要刷好感度,太简单了。只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创作几幅作品,捐赠拍卖,一个流程下来,惠而不费。  

但是据他们收集的信息。  

白叶可是掏出了真金白银,在贫困的山村下,成立了工厂。  

不对,应该是作坊。  

与此同时,还聘请了大量村民,在作坊之中工作。  

两人很清楚,这才是扶贫的正确打开方式。毕竟他们是文化人,很清楚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道理。  

直接捐钱,那是不劳而获,迟早败光。  

然而只要作坊一直开下去,村里的百姓就一直受益,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  

劳动最光荣。  

袁记者感叹道:“我们中大奖了,总编的意思是,让我们不要着急回去。反正专题报道,可以缓一天再上线。”  

“总编决定了,把关于白叶的内容,放在第一期,争取打响当头炮。”  

袁记者欢喜道:“如果这事做成了,我们肯定要升职加薪,年底的奖金加倍,再加上这些年来的积蓄,应该足够首付…嘿嘿,小方,到时候,我们就可以…”  

“那还不赶紧行动。”  

老夫老妻了,方记者也顾不上娇羞,反而催促起来。  

袁记者立即正容,扛起了背包,与方记者出门而去。他们通过导航,在山路折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算是抵达目的地。  

贫穷的小山村,已经近在眼前了。  

袁记者连忙取出机器,直接取景拍摄。还有无人飞行器,直接飞到了高空,平稳地推进,来了一个航拍。  

再之后他们来到了,山村脚下的作坊。  

那是两排大平房,呈平行直线对立,一排七八个房间,中间是平坦的水泥方坪。  

此时此刻,一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