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钻钱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陈大器难以理解,不知道白叶怎么失了智,尽搞幺蛾子。  

雕塑,绘画,建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已经足够让人吐槽了,现在还要制作什么紫砂壶,这是要上天吗?  

陈大器立即起身,甩手道:“你有病,我不陪你疯。我回去了,有空就该多琢磨,怎么提高雕塑的技术,而不是仗着自己有才,挥霍无度。”  

他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有限,可不能陪白叶瞎闹。天才走偏了,改回来依旧是天才。可是他走偏了,就直接废了,根本挽回不了。  

所以陈大器,才这么决然。  

不过就在这时,白叶忽然叫道:“陈大器,你就不想一举成名天下知,让所有人知道你这个人,受到世人景仰吗?”  

一瞬间,陈大器步伐一滞,尽管理智上他告诉自己,白叶肯定又想忽悠他。但是双腿却仿佛压了铅球似的,有点儿迈不开。  

他有点纠结,举棋不定。  

白叶笑了,顺手把他拉回来,再次倒了杯茶,然后开口问道:“富贵叔,为什么用了七八年却不换?”  

“又没坏,我干嘛换?”龚富贵懵懂,又愣了一愣。  

白叶无奈,这可不是他要的答案呀。  

没办法,他只好引导道:“阿叔,这茶壶,你用了这么多年,觉得怎么样?它好用了,有没有什么,比较特别的地方。比如说…隔夜茶,不馊,不变味。”  

“啊。”  

龚富贵一听,惊讶极了:“你怎么知道。”  

他拍腿道:“你不说,我都没在意,好像真是这样。还有…”  

说话之间,他忽然拿起壶,把半壶茶水、连同茶叶,全部倒了出来。然后他又往空壶,重新注入了开水。  

等了一会儿,他重新拿杯子,把空壶的开水倒出来,一脸笑意道:“你们尝下这水,看看是什么滋味。”  

白开水能有什么滋味?陈大器莫名其妙,不过看到白叶喝了,他也奉陪。  

一瞬间,他忽然愣住了,惊声道:“这个…”  

他感觉不对,怕是错觉,又忍不住再喝一口,两口,三口…  

一杯水见底,他有些难以置信:“怎么感觉,这不是白开水,而是…茶!”  

“对啊。”  

龚富贵笑了,“这个就是特别的地方吧,反正有时候我懒得放茶叶,直接冲开水进壶,过一会儿再喝,居然能喝出茶的滋味来。”  

“…真的假的。”  

陈大器半信半疑,甚至拿起了茶壶,揭开了盖子,上下左右打量、摸索。  

他怀疑,这是阴阳壶,有开关。  

可是研究半晌,他都没发觉异常,确定这是很普通的茶壶。  

“别瞎想了。”  

白叶笑道:“实话告诉你吧,这就是紫砂壶的特性。这种陶土比较特殊,在内部有密集的气孔,茶泡茶了,茶素会慢慢地渗入陶土之中,日积月累到了最后,只要净水泡壶,也一样有茶香出来。”  

“啊?”  

陈大器惊疑:“真的假的,你别骗我。”  

“壶在这里,怎么假得了?”  

白叶认真道:“不仅如此,这是陶质壶,如果把玩久了,表面还会形成一层亮眼的包浆,散发出珠玉似的光泽,非常养眼!”  

“可惜…”  

白叶遗憾道:“阿叔没有养壶的习惯,不然冲洗、把玩七八年,这壶肯定熠熠生光,发出阵阵宝石光泽。”  

“白小哥,这…”  

龚富贵也难以置信:“真的吗?”  

“骗你们干嘛。”  

白叶坦然道:“不然的话,我吃饱了撑着,建什么作坊呀。有这闲功夫,我不如多画几幅作品,比这赚钱。”  

“还真难说…指不定,你就是闲的。”陈大器小声嘀咕。  

另外他还有些不明白:“话说,这种壶,这么多好处,就没人发现吗?”  

说实话,一听紫砂壶,有这么多的优点,他都想买两把壶回去。按理来说,工厂应该不愁销路才对,干嘛还倒闭了。  

对此,白叶也有解释:“国家太大了,好东西太多。你信不信,国内随便哪个乡镇山村,只要往深一挖,或多或少都能淘到一些好东西。问题在于,没人打广告,推广不出去,好东西只能在有限的人群中口耳相传。”  

“所谓的口碑,也需要大众先知道有这么一件东西,才能够积累下来啊。”  

白叶笑道:“所以就算有人知道这紫砂壶的好处,但是怎么推广出去也是个问题。”  

也是…  

陈大器承认,这话有道理。  

“所以我们一起干吧。”白叶趁机道:“搞一个作坊,把紫砂壶发扬光大,顺便让村里百姓脱贫致富。”  

“…白小哥。”龚富贵很感动。  

当下他立即表态:“有需要我们的地方,尽管说话就是了。我知道村里还有好几个人,曾经在工厂干过活的,他们有经验,肯定能帮你。”  

“嗯嗯。”  

白叶连连点头,这也是他的目的之一。  

一个作坊从无到有,仅凭他与陈大器,肯定搞不定。拉上龚富贵,还有龚村的百姓,无疑是最佳选择。  

然而他的雄心壮志,却没能打动陈大器。  

或者说,陈大器的热血,确实沸腾了下,但又冷静了下来。  

他犹豫半晌,就摇头道:“白叶,我承认…这紫砂壶,搞好了,可能有钱途。但是…你不要忘记了,你是艺术家啊。”  

“搞艺术的,还是要有几分追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