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祈祷之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热气球魔音贯耳的时候,在体育馆休息室中,举办方的高层笑了,倒也不是气笑,而是哭笑不得。他们也没想到,居然有人这样搞。  

不过他们也知道,沈庄是什么情况,自然不会去责怪辛七月。  

大活动嘛,热闹一些也无妨。不过他们也不会忘记,这可是文化节。热闹可以,但是不能脱离了主题,本末倒置。  

当下,一个负责人,轻轻地挥手,吩咐道:“准备开馆!”  

“是!”  

一声令下,体育馆的主楼,缓缓打开了大门。  

砰,砰,砰。  

十几人拉响了礼炮,华丽的礼花,也随之在空中绽放。  

众人的注意力,也随之转移了过来。一看到主楼大门敞开,立即意识到这其中,肯定还安排了什么节目。  

当下附近的人,纷纷挤了过去。  

“排队,请排队,谢谢。”  

十几个工作人员,立即维持秩序。  

“走走,快!”  

一对带着孩子的小夫妻,十分幸运排在了前列。丈夫背着女儿,牵着妻子,轻快通过了大门,走进了楼中。  

哇啊。  

三人才进去,走了几步,眼前的场景,就让他们忍不住惊叹。  

主要是宽敞的主楼大厅,布置十分浩大壮观。各种气球,各种彩带,悬浮在空中,繁缛华丽,美不胜收。  

“好漂亮啊。”  

小女孩举着小手,却怎么也勾不着空中的气球。  

“小花,不要闹。”  

丈夫安抚着女儿,眼睛忽然一亮:“快看,有表演。”  

只见前方,大厅的中心位置,有一个戏台。在人群涌进来之后,就有几个身穿戏服,举目优雅的人,轻步登台亮相。  

咿咿呀呀的小曲,也随之在戏台传开,回荡。  

这是昆县本地的戏曲,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才比较感兴趣。如果不是台上的女演员,长相比较妖娆,恐怕丈夫绝对不会多看一眼。  

所以才看了片刻,他就被妻子揪走了。  

疼啊。  

丈夫眦牙,老实远去,跟着妻女继续参观。  

在戏台的旁边,还有许多陈列台,一个个玻璃柜子中,却是各种精美的文物。  

千年以降,在昆县流传、出土的珍宝、艺术品,筛选极具代表性的东西,全部陈列在大厅之中,供人参观欣赏。  

柜子上每件东西,都有文字简介,让人了解它的来历、文化价值。  

其实以现代的审美,许多文物感觉一般般,也没多好看。但是其中也不乏经典的东西,哪怕隔了几百年时光,依然让现代人觉得惊艳。  

比如说,妻子与女儿,就停在一个柜台旁边,眸子盈盈生光。柜台中摆放了一套首饰,包括头钗、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等。  

十几件饰品,以精湛的手艺打造,点缀各种珍珠宝石,再辅以镂丝、点翠等工艺,让每件首饰都闪烁耀眼的光芒。  

反正只要是女性,不管年纪大小,都深深被吸引住了。  

丈夫见状,额头不自觉冒汗。  

“小花,快看。”一瞬间,丈夫果断叫道:“那边有画,你平时不是喜欢画画么,我带你去看看。”  

他迫不及待,抱起了女儿,逃也似走了。  

在大厅一侧,雪白的墙壁上,确实悬挂了一幅幅图画。  

其中以国画居多,还有一些色彩浓艳的工笔画。  

在一家三口观画的同时,也有人在旁边讲解:“诸位注意了,这些画是前段时间,几位画坛名家大师齐聚铁佛寺,然后才有了这些作品…”  

“什么,这些都是大师们的作品?”  

丈夫吃了一惊,有怎么有点不信呢。毕竟一眼望去,墙壁至少悬挂上百幅画呢,几个大师这么高产吗?  

“咳咳。”  

讲解的人面不改色:“听我把话说完,我要说的是,参加铁佛寺聚会的,还有一帮作秀的青年画家,这些就是他们的作品。”  

“切!”  

丈夫顿时白眼。  

他听出来了,讲解员就是故意含糊其辞,无非是想误导人嘛。  

“青年画家的作品,也非常有质量。”  

讲解员继续道:“很多作品上,都有名家大师的题跋、点评,这是对青年画家的激励,也是薪火相传的涵义。”  

“比如说这幅画…”  

不得不说,这个讲解员是受过专门培训的,绘声绘色的一席话,可谓是引人入胜。反正一家三口,包括其他汇聚过来的观众,也听得津津有味。  

“咦,这画…好奇怪啊。”  

冷不防,有人轻呼起来,很是惊诧的样子。  

什么?  

其他人好奇,纷纷看了过去。  

一瞬间,他们就在旁边的墙壁上,看到了轻呼人所说的怪画。其实也不算怪画,只是相对其它画来说,这画有点特别。  

“这是…素描吧。”  

丈夫凝视,有点儿迟疑。  

“没错,就是素描。”  

讲解员走来,笑眯眯道:“关于这画,我要重点讲述。因为它是全部画中名列第一,更被几位大家誉为,最有佛性的画作。”  

“啊。”  

一群人惊愕,一些漫不经心的人,更是纷纷集中精神,仔细观望。  

这时候大家也看清楚了,发现所谓的一幅画,其实是个画组。就是把几个素描图,装裱在同个画心中,形成了一幅卷轴,方便携带、悬挂。  

当然了,几张素描画也基本同源,只不过每张画表现的形式,也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