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三代目风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亥执行任务这么多次,从来没有见过像日向光这样,根本不按正常套路来的人!  

而那些砂忍,各个像是瞎了一样,一个都没有去管日向光这条咸鱼!  

难道,是她的实力太低微,低微到旁人都不去关注的程度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  

这个小精神病实力真的要是那么差,也不可能施展出b级的水龙弹之术了。  

亥很疑惑,他想不明白。  

完全想不明白。  

至此,他只能焦急的盼望着,团藏大人能有新的安排。  

数个小时后,战场整理结束了。  

天色接近黄昏。  

因为夏季到来的原因,即使已经晚上7点钟,天色依然很明亮。  

尤其是这片接近风之国的沙漠边境,昼长夜短。  

被忍术和起爆符摧残过的砂忍营地显然没法住人了,因此,纲手做了一个决定,全军撤退。  

行动力强的先走,伤员和医疗班随后,侦察班留下了观察一段时间,以防敌人万一有增援。  

于是,在纲手的妥善安排下,队伍有条不紊的开始撤离了。  

对于己方忍者的死去,木叶的忍者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悲痛。  

一方面,当上忍者后,他们就有了死亡的觉悟。  

另一方面,他们明白,只有彻底打退入侵者,结束这场战争,才会停止继续的牺牲。  

波风水门和野松二人,回归了日向光的身边,三人和来的时候一样,处于队伍的后方,就这样朝着木叶前线营地返回。  

当他们回到营地的时候,已经繁星满天。  

经过通讯班的提前联系的后勤部队,早就已经开始烹饪食物了。  

等到大部队回来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是热乎乎的饭菜。  

另外,通讯班还向木叶隐村发出讯息,告知这边大获全胜的消息。  

这种大战役的胜利,将交由三代目火影等人进一步判断与规划下一步的行动方针。  

砂隐村三个大型营地,共计1500人。  

如今,已经被纲手带队消灭了一个。  

接下来,僵持的局势很可能会起到变化,说不定,甚至可以影响到战争的胜利。对于这种情形,纲手自然不会慢待。  

接下来,就看砂隐村如何行动了。  

是继续调集部队增援,还是退回防守,要由情报部的探子做出探查。  

日向光等人吃饱喝足,又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就去睡觉了。  

木叶这边的营地,顿时被夜晚的宁静所笼罩。  

然而,另一边的砂隐村却不太宁静砂隐村的通讯班人员,尽忠职守的看着眼前的一个个通灵兽栏杆。  

忽然一只鹰飞了进来,落在了栏杆上。  

这是砂隐村最常使用的通讯策略,忍鹰。  

忍鹰?!  

这是砂隐村最常使用的通讯策略,用饲养的忍鹰传递消息。  

看到忍鹰后,砂隐村的通讯班忍者立刻上前,解开了忍鹰上面的卷轴,并交由情报部的人解读暗号。  

很快,他们就大惊失色,进而惊动了已经休息的三代目风影!  

风影大楼中,三代目风影看到紧急通报后,顿时面色一变。  

接着,立刻召集了砂隐高层,诸多长老,以及各部门的首领。  

距离日向光偷袭后勤补给部队,夺走物资卷轴。再由纲手出面领队,前往战场进行战斗,这一切,只不过不到一个白天的时间!  

而从风之国边境到达砂隐村,按照正常的脚力,最快要1.5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发生后,直接打了砂隐村一个措手不及,让处于风之国腹地的砂隐村老窝根本没能反应过来。  

之所以这么快得到消息,还是因为专门培训的忍鹰快速传达消息的原因。  

逃窜的补给部队,想要回到村子通报消息,至少需要天亮才能返回!  

而现在,只是半夜。  

等到高层人员全部集齐后,三代目风影便将情报告诉了众人。  

顿时,每个人脸上表情各异。  

三代目风影示意众人安静后,决定了策略。  

1.从村子派遣增援部队前往前线,堵住缺口。  

2.召回正在雨之国和山椒鱼半藏纠缠的傀儡部队领导者千代,让其作为总指挥,必要的时候,可以将所有兵力集合在一起,对木叶发起总攻。  

3.效仿木叶,派出多股小型部队,摧毁其后勤支援机能。  

4.派遣专人调查,到底是谁摧毁了补给部队?对于这罪魁祸首,派出本村暗部对其进行暗一条条命令被颁布下去,即便正直深夜,众人也强打起了精神,开始履行三代目风影的命令。  

当繁星隐去,黎明到来的时候,狼狈逃窜的补给部队回来了。  

根据他们的叙述,三代目风影知道了某个人。  

“日向光!又是这日向光吗?这个小鬼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  

三代目风影偶尔在此前的会议上听到过日向光的名字,但根本没当回事儿。  

毕竟,她只是一个日向一族的分家人。  

并且,才不到岁。  

这么一个小鬼,根本不值得他关注。  

“饭桶!你们十几个人难道还对付不了她?!”  

面对三代目风影的斥责,名砂忍寒蝉若禁。  

那个认识海姆的家伙走出来,小声道:“风影大人,就连拥有磁遁血继限界的海姆先生,也败在了她的手上,恐怕,海姆先生已经凶多吉少了”  

“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