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云隐村闹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堂泽在前面,日向光三人在后面,疑惑在中间。  

看堂泽一脸阴沉的样子大概,不会是东窗事发了吧本着不懂就要问的原则,日向光开口道:“堂泽,你叫本教主有什么事情吗?”  

当然有事,没事堂泽是不可能专程赶过来的。  

他叹了口气,眉头紧皱:“据说是云隐村带来的人在闹事儿”  

“云隐村”  

日向宵面色严肃了几分。  

云隐村,属于五大国之一。  

人口、军事力量,都不亚于木叶。  

另外,云隐村还钻研科技。  

一方水土一方人,木叶大部分忍者都擅长火遁,云隐村的忍者则是擅长雷遁。  

因为精通雷遁,忍界中的电灯、电视、发动机这些电气设备,都是由云隐村所发明。  

可以说,云隐村在提升这个世界的生活水平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云隐村忍者闹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日向宵继续问。  

根据常识,这种事情应该由其他木叶忍者出面,不管怎么样,都轮不到他们三个小学生。  

堂泽有些欲言又止,一副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样子:“准确说闹事的不是忍者等到了你们就知道了。”  

三人面面相觑,但还是继续跟在了堂泽的身后。  

日向宵虽然不如日向光和波风水门知道的那么多,但他起码也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等生。  

对于忍界中一些大众该知道的历史都有所了解。  

20多年前,正直第一次忍界大战。  

二代目火影千手扉间与二代目雷影签订了和平协议,想要让两国达成停战协议。  

为表诚意,千手扉间亲自前往云隐村。  

身边带着猿飞日斩、转寝小春、水户门炎、志村团藏四位弟子。  

以及良民宇智波镜、秋道取风二人作为护卫。  

然而,当时,被称作「云隐的两道光」的金角银角兄弟,却不满千手扉间和二代雷影的决定。  

于两人握手言和之地,金角银角偷袭了二代雷影。  

二代雷影当场死亡。  

千手扉间虽然暂时逃脱,但也在后来的殿后之中牺牲了。  

第二个牺牲的是宇智波镜,享年26岁。  

继千手扉间之后,宇智波镜也因为殿后身死。  

因为这件事,猿飞日斩成为三代目火影。  

二代雷影的儿子,也就是当今号称「最强之矛」的三代目雷影,集合部队,剿灭了金角银角,继而继承了雷影之位。  

因为牺牲的惨痛,双方在第一次忍界大战结束后,依然签订和平条约,维持了和平。  

虽然不是盟友,但至少彼此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争。  

这一次,借着中忍考试,难道云隐村要有什么动作?  

“嘎嘎,看来,三代目雷影并不像他老爹那样安分呀。”  

日向光笑了笑。  

在未来,木叶会和云隐村成为敌人。  

看来,和平条约出现裂痕的日子就在现在了。  

“毕竟忍界和平的太久了”  

波风水门低声道。  

20年,足以让人改变。  

过去,三代雷影爱好和平,不代表现在也爱好和平。  

人,总是会变的。  

木叶,忍者学校。  

一群肤色、身高、五官明显异于火之国人士的忍者聚集在这里。  

他们头上的护额,以白色头巾打底,金属块儿上,则是铭刻着云隐村的标志。  

至此,身份已经很明显了。  

日向光等人到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围观了很多人。  

先前提到过,因为中忍考试的缘故,忍者学校放假1周,也就是七天。  

因为第一场考试,是笔试。  

笔试部分,直接用忍者学校的教室当考场,所以小学生们得腾地方。  

然而,明明应该去忙碌或者休假的忍者教师们,居然聚集在了这里。  

而且,一些忍校生也同样在这里,日向光从里面见到了好几个熟面孔。  

这件事情,自然惊动了木叶高层。  

忍者学校距离火影大楼不过百米,很快,火影就能赶过来。  

“那些人是”  

环视一圈,日向宵发现了一些问题。  

云隐村那边,戴着护额的忍者只有数人,而且看年龄和气势,至少都是上忍。  

至于他们身后的那群小孩子?  

“如果本教主没猜错,那些小孩儿都是云隐村忍者学校里面的”  

日向光接过话茬,解释道。  

忍者学校。  

是二代目火影千手扉间建立的机构。  

自从建成之后,各大忍村纷纷效仿。  

忍界有五大国,一共有五座忍者学校,而小忍村因为实力和资源有限,不存在忍者学校一说。  

这也是大忍村和小忍村、正规军和杂牌军的区别。  

云隐村的那群孩子,额头上都没有护额,但是各个都很凶狠,加上他们的年龄没比日向光大多少,甚至有相同的,这就说明,他们是忍校生。  

但问题是云隐村的人带一群小学生过来干什么?  

日向光的到来,在木叶这边掀起了一阵风暴。  

一个个学生狠狠地瞪了日向光一眼。  

因为数天前的级部测验上,这个小神经病坑了他们的钱包、和猿飞亮不清不楚、而且还非常不要脸地夺得了第一名。  

各种恩怨,他们都要找日向光算一算。  

但是此时此刻,有外人在前,他们也不好发作。  

看那些云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