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双面人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顿酒席最终还是接近了末尾,依照常理应该换另一个圈子的另一种玩法,但因萧静媛媛和李晓兰都是女性,那就省去了这个环节。  

“不吃了,该休息了。”  

萧静媛媛带头起身,于是大家跟着起身。  

作为东道主,依据贴身谋士牛在生提醒,萧静媛媛挨个和参加宴会的“名人们”招呼并告别,导致食客帮闲们纷纷受宠若惊。  

“我们就住在这楼里,诸位呢,都有车马吗,需要安排送到家吗?”  

眼见萧静媛媛把这一节给搞忘记了,牛在生补充了两句。  

“没事没事,主家客气,我等都在苏州城内,无需车马接送。”  

食客帮闲们客气着、。  

“?”张子文脸如锅的,就这样被他们代表了。于是道:“我需要有人送回去。”  

有性格!  

牛在生比较看好张子文,很高兴。因为牛在生刚刚的说辞不是客气,是希望礼数尽到,安排点车马送行这根本就是比喝水还简单的事。  

“那个谁…”  

牛在生点了四个脑壳比较大、发行比较怪异的凶悍契丹武士,“把这位张先生,安全送到他指定的地方。”  

就此离开的食客帮闲,都在门口被牛在生的助理发给每人一个红包。  

最后离开的是张子文,出包间前又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们每人一眼。发现萧静媛媛也正在比较诧异又满脸好奇的看着张子文…  

张子文其实没回昆山,而是厚着脸皮来到州衙求见刘逵。  

实在没法躲开,刘逵只得晚间接见了张子文,耐着性子在后堂问:“你想干什么?别添乱,本州可以马上就走了?”  

还真是。  

今日就是他在苏州的最后一日,听说明天一早要坐船回京述职。  

之所以此番他会亲自进京述职,是因为今年苏州是比较突出的明星,需要他亲自上殿汇报。  

谁上殿汇报不重要,反正每年都会有那么两三个知州有这样的机会。这就是个指标,给谁都是给。  

于是蔡京说他行他就行。说谁不行谁就不行。王祖道不就因为这样、在桂州政绩一团糟糕,但架不住报表玩的好,又是蔡京的嫡系,上殿述职后就留京任职兵部尚书。  

他刘逵至少是有点政绩的,好歹名誉上扶持出了海军,发现了铜矿,铸造祥瑞九鼎的铜理论就是苏州财政提供了大半的。  

加之,前阵子这货夹在蔡京和赵挺之间两边吃。简单说是双面间谍,他对蔡京说“卑职生是相公的人死是相公的鬼”,蔡京便说“那好,你去赵挺之那边卧底,听他要干什么又都有哪些帮凶”。  

然后刘逵又去对赵挺之复制粘贴“卑职生是相公的人死是相公的鬼”。于是赵挺之也说“那好,你去蔡京那边卧底,看他有什么路数”。  

内幕张子文不是很清楚,但很肯定刘逵大抵就是和他们这么玩的。  

从人性来说这样的人其实很多,哪怕在后世的同事同学朋友间也是普遍现象,有些人是性格上爱顺口说三道四,有些又真的是做“间谍”。但其实在更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到底算谁的人”。  

没人能说清楚,谁的人都算,也谁的人都不算。  

一定程度这算不上奸诈或者聪明,这么做的人只因德行如此。未必会顾忌后遗症,未必有长远展望,总之就是忍不住想这么做,然后走一步看一步。  

那么现在的结果赵挺之凉了,自请滚蛋,这不但空出了诱人的职位,还等于蔡京又一次统一党内。两边下注的刘逵又因政绩好,蔡京今年暂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政务官对皇帝报喜。  

于是就真的给了刘逵这机会,这货现在是真的崛起了。  

哪怕这种尿性迟早会露馅、被反攻倒算,但他现在总是崛起了。这有运气成分但也不全是偶然,后世职场里这类人真也不少,且短期内混的都不会差。这是一种现象。  

也正因为此刘逵现在很头疼,甚至是惊悚的看着张子文,因为这时候最忌讳的是和这小虎头接触。  

刘逵其实不讨厌张子文,却故意划清界限的道:“你都凉了,也不是谁逼着你作死的,乃是你自己作的,还有什么要说的?本州明日就走,也暂时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就让我安生这最后一夜行不?”  

张子文神色古怪了起来,“提前恭祝相公飞黄腾达,此番你若不上吏部,下官用头走路。”  

何尝不知道这小子在拍马屁,但听来也算得舒服。刘逵便笑道,“罢了罢了,说吧你又想找本州帮什么忙?哪怕就是本官上任吏部,但你懂的,你的事是中堂亲自管,挪动不了。”  

“无需您挪动这事。”张子文道。  

刘逵真的高兴起来,“那就说吧,其实本官能有今日和你小张也有关系,若不为难,本州还是愿意帮你一把的。”  

“下官想知道这时期朝廷比较诡异的大事?”张子文道。  

刘逵愕然道:“这些你父亲难道不比我更清楚?”  

“不,他不会比你清楚,且不会全部对我说。”张子文道。  

刘逵还是比较喜欢做别人老师的,捻着胡须想想道:“太过重大特别的没有,不过据本官知道,差不多三月前的样子,太原府知府、兼河东经略安抚使洪中孚上《告户部书》,说是辽国和西夏都在我大宋边境收集铁钱,用去铸造自己兵器,这于战略上对宋不利。”  

“于是洪中孚建议,在陕西,四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