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三方互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2)页灵王的右臂从一开始就是一丰和石田龙弦商量好需要弄到手的东西,至于如何弄到手,就是一丰的问题了,龙弦没有细问。  

他能看出来,自己的这个合作者非常神秘,知道非常多的隐秘,而且有不少心思。  

但是只要能够帮助他消灭友哈巴赫,为灭却师一族报仇,并且保证现世的清净,龙弦愿意冒这个风险和一丰合作。  

因为他也不得不承认,有一丰帮助,消灭友哈巴赫的可能性最高。  

这半份灵王的右臂,再次被一丰分割,进一步清除了可能的后手,一半留下和石田龙弦用来完成计划,另一半则被一丰的本体带走。  

十天之后,一丰的影分身再次登上虚夜宫,将半块崩玉送上。  

两个崩玉,由于材料不同,其能力属性的偏向也有不同。  

虽然都说着能“实现愿望”,不过那都是夸张性的说法,功能不是没边的,能力也很受限制,一丰连“圣杯”那种邪性的许愿机都见过了,虽说崩玉按照能量等级比冬木市的那个大圣杯要高,但是仍然摆脱不了它自身的限制。  

就像蓝染想要打破死神和虚之间的界限,但是由于他手中的崩玉用的材料是死神魂魄,力量更贴近死神,所以适合给虚赋予死神的属性,帮助虚成为破面。  

而浦原喜助打造的崩玉,则是用虚的魂魄打造的,能量更贴合虚,能赋予死神虚的能力,适合帮助死神成为假面。  

所以浦原喜助才能救下当年的虚化的假面军团,让他们顺利成为假面。  

按照一丰分析,这个崩玉远远没到极限,如果再拿友哈巴赫一系的灭却师们的魂魄打造一个崩玉,三块崩玉合成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甚至再加上完现术的使用者的力量,说不定都能混合进去。  

崩玉的体系本身很有借鉴作用。  

爱德怀斯也好,一丰也好,利用这半个崩玉能得到的提升已经到了瓶颈,完整的崩玉又弄不到手,这次索性大方一些,直接送给了蓝染。  

可以预见,得到完整崩玉的蓝染也该开始掀起风云了。  

崩玉到蓝染手里,两块崩玉融合、复苏以及蓝染的进化,这些都需要时间,所以虚夜宫肯定要低调一小段时间。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虚夜宫低调的时候,马上就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  

并不是死神们,瀞灵廷现在集中精力对付灭却师,没有那个精力去远征虚圈,至少在解决灭却师们夺取解这个能力之前,他们不会有大动作。  

灭却师们也没敢反攻瀞灵廷,而是主动找上了虚圈的麻烦。  

友哈巴赫离着“九年取回力量”还有个两年左右的时间,友哈巴赫的千年潜伏计划骤然暴露,即使手下们再厉害,掌控所有人命脉的主帅没有恢复力量,无形帝国都会惴惴不安。  

为了加快友哈巴赫恢复速度,一方面要让他经常进入沉睡状态,另一方面则要让友哈巴赫吸收外来能量。  

对友哈(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巴赫来讲,最佳的“补品”就是灭却师们了,但是显然,存活下来的灭却师们都不希望自己变成祭品,而友哈巴赫在恢复力量之前还需要自己的手下,就算是恢复了力量,反攻瀞灵廷的时候也不能让他自己带着刀砍人。  

保存灭却师的有生力量,很是必要。  

虽然友哈巴赫也能利用自己“魂魄赋予”的能力将普通人改造成新一代灭却师,然后再吸收他们的魂魄,毕竟当年的灭却师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即便友哈巴赫没有子嗣,仍然可以说灭却师都有“友哈巴赫的血脉”。  

但是普通人又能有多少能量反馈给友哈巴赫呢。  

既然现世的人类不够用、瀞灵廷的死神不好惹,他们很快就把目光盯上了虚圈。  

按照原本的时间线,友哈巴赫在恢复力量后,曾经派手下攻下了虚圈,并且强迫破面们臣服,赋予破面们灭却师的力量,这样这些破面不仅成为了无形帝国的战斗力,也成为了能被圣别的对象。  

之后堂而皇之地杀掉了几个用来吸收,并且称之为“成为帝国的基石”,友哈巴赫一直都是那样冷血的一个人。  

现在急于恢复力量,失去影子空间的无形帝国转战虚圈,开始了虚圈的征伐,并且不怎么挑食地将能弄到手的大虚和外围的一些低级破面活捉带回给友哈巴赫,方便他吸收。  

吸收虚的效率可远远比不上吸收灭却师,灭却师很早就声称虚对灭却师来说是“毒”,友哈巴赫虽然能用自己灭却师师祖的身份强行吸收被暂时改造成灭却师的虚,中间却会产生大量损耗,而且自己也不是那么好受。  

要是这个方法最稳妥,无形帝国当年就不会潜伏在瀞灵廷呆着九百多年,而是潜伏在虚圈了。  

没办法,谁让计划破灭,时间来不及了能,就不能挑食了。  

蓝染正处在蜕变的关键时刻,不能轻易出动,但是十刃们并不差,实际上有几位bug等级的十刃,对上bug等级灭却师高层也不会吃亏。  

蓝染潜心进化,等待崩玉的完全苏醒,转而派出了东仙和数位十刃。  

现在的他,可没有原本时间线那么浪。  

隐藏比他还深的灭却师出现后,他就收敛很多了,虽然还是那么自信,却没有那种胜券在握了。  

再加上一丰等隐藏在棋盘下的玩家,蓝染的顾虑要多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