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筹建医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指挥使大人,这种伤口是撕裂伤,流血极难止住。老夫也是尽人事听天命,这情况,除了华佗再世,恐怕谁来了也不好使”中年大夫也开口劝说道。  

丁原又再一次检查了工匠的伤口,大腿动脉并没有断,这是不幸中的万幸。要是动脉断了,那真是只能大罗金仙来救了。  

“我有办法止血这是救他一命的唯一机会,否则他肯定会流血而亡”丁原沉吟道。  

接着,丁原便安排翠儿去把丁原所需的东西准备好,一个鱼钩、一卷用滚烫开水煮过的丝线还有一盆石灰泡过的水。  

丁原首先是在那一盆石灰水里仔细清洗了一下双手,勉强算是消毒了。  

他当然知道用酒精更好,不过丁家堡里的酒并不多,一时间也没地方去弄消毒用的酒精。  

在到处都是施工项目的丁家堡,石灰就好找多了。  

洗完手,丁原拿起了鱼钩,利用温室里烘暖系统的火焰,烤了烤消毒,然后又把煮过的丝线穿过鱼钩。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丁原把伤口里的残留竹子残片慢慢清理出来,拿起鱼钩,开始缝合伤口。  

看到丁原像是裁缝缝制衣物一样把伤口一点点的缝了起来,围观的人无不骇然惊惧。  

对于古代人来说,这幅画面太有视觉冲击力了,  

有几个工匠感觉浑身难受,仿佛被缝伤口的是自己一样。工匠们纷纷后退,丁原身边只剩下了强装镇定打下手的翠儿和那个中年大夫。  

随着一针一针下去,伤口逐渐被缝合,从伤口处流出的血液量少了许多。  

最后的时候,丁原还专门留下了一个小口,方便伤口里的淤血排出。  

处理完这一切之后,丁原深吸一口气,示意翠儿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滴,冲那个大夫说道:“这样再上药就可以止住血了,另外你再开几个补血化淤的方子。天凉了,伤口倒是应该不会发炎,注意保持伤口处清洁,修养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毕竟不是学医的,伤口缝合还是第一次做,这一通下来,丁原也感觉有点累了,不完全是体力上的,还有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带来的疲惫。  

见到伤口处溢出的鲜血确实少多了,那大夫这才知道丁家堡主人无所不能,即便是这种无人能治的伤口,他都能找到办法他赶紧把伤药再次倒在伤口上。这一次药粉末跟血液混在一起,变成了浆糊一样的状态,黏住了伤口处的小缝。  

“原儿”钟氏从震惊从回过神来,眼眶红肿的看着丁原问道,“这些手法,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丁原不明白母亲为什么突然情绪有些波动,他只能含糊道:“这这个是儿子自己瞎琢磨出来的,母亲,你怎么了”  

钟氏眼神复杂的看着那止住了血的伤员,过了半晌,才紧闭双眼,喟然一叹:“这都是命啊你父亲,就是在回保定的路上,遇到了歹人,被砍伤流血而死。只不过那时你已经昏过去了,不晓得了。若是他身边有一个懂如此手法之人,兴许”  

说到这里,钟氏已哽咽难言。  

丁原和翠儿一左一右,扶住钟氏,安慰了她好半天才缓过劲来。  

这件事倒是提醒了丁原,丁家堡里应该有先进一些的医院了,先从简单的一些外伤治起。  

操练场上,李志正在给上一批科目训练里考评成绩最差的士兵们加训。  

丁原在士兵训练的内容中也加入了类似戚家军的末尾淘汰制,不过介于能通过丁家家丁体测的人还是有限,所以只会把成绩最差的发配到后勤补给队伍里。  

这些人有半年的缓冲期,如果能在后勤部分重新达到家丁的要求,还有机会重返家丁队伍。  

这一批士兵是体能考评最差的一百人,如果他们无法通过下个月的评测,就要转岗了,月钱也会相应的降低。  

这些士兵也没人想被降级,因此都在拼命的训练。  

一百个士兵正在围绕着操练场跑圈,突然有一个士兵惨叫一声,然后抱着大腿倒了下来,他这毫无征兆的一倒,还撞倒了在他旁边跑圈的一个士兵。  

“先停下”李志先是命令跑圈中士兵们暂停,然后跑到歪倒在地上的两人旁边问道,“你们两个怎么了”  

只见这两人都是抱着脚踝,牙龈紧咬,一脸冷汗。  

“这个没事只是崴脚了”李志先是检查了其中一人的脚踝,虽然肿了,但是骨头还很硬。  

他检查另外一人的时候,手刚放到脚踝上的肿大处,那人便浑身一颤,咧着嘴,双眼紧闭,显然是十分疼痛。  

“这个可能是骨裂了”  

这个倒霉蛋子跑得好好的,却被崴了脚的人撞倒了,结果反而伤的比较重李志记得一日前丁家堡里刚刚挂牌了丁记医院,虽说还不清楚里面什么情况,不过他是最信任丁原的,知道这位家主总是能搞出新奇又有效的东西来。  

所以他决定让士兵们背着疑似骨折的人去丁记医院。  

众人簇拥着来到了丁记医院,一个中年大夫迎接了他们。  

仔细检查过伤势之后,这个中年大夫说道:“只是骨裂,打上石膏之后,需休息半月,不能行动,养好之后,活动如常,不会有影响。”  

石膏是水泥的原材料之一,丁家堡里自然常备。  

听到这个答案,李志等人都是松了一口气,没什么大事就好。  

“多谢大夫。”  

只要修养半个月就能治好,而且还不影响以后行动,这算是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