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收拾刺儿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丁原还在思忖着,只见饭桌上的客商们纷纷起身,“慷慨”解囊,这个“500两”,那个“800两”的,向丁原和高无庸表了态。  

七拼八凑老半天,在场的九个客商让‘带头大哥’范姓客商拿着一沓银票,还有四百五十石粮食的字据,一齐交给了丁原。  

丁原一把抓起这些银票,数了数,统共不到五千两,他表情很复杂,既有些哭笑不得,也有些出离愤怒。  

这些人的无耻超出了他的想象。  

现在他明白了,这些富商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拄哀杖不哭爹。  

强压着心中的怒火,丁原默默走到餐桌边的一个,那里放着客商们的名帖,里面都加了一张纸,罗列着他们的孝敬。  

丁原一一打开看了看,上面记录了各种珍奇异宝,光是出自汝窑的上好瓷器就有一百多套,还有汝石、汝帖等汝州三宝,估计可以装好几车的宝物。不光如此,还有从河南其他郡县搜罗来的好东西,更甚者,还有人送了怀表三棱镜之类的西洋玩意儿。  

这些礼物准备的如此周到齐全,足以看出汝州富商们对高无庸的重视。  

哪怕只是高起潜名下的一个无名太监,都可以轻松拿到这么多奇珍异宝,但是再对比一下客商们为国募捐时候的吝啬,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丁原捏着客商们递上来的名帖,大喝一声:“这些!是你们给我和高公公的!”  

接着,他又挥舞了一下另一只手里的银票:“这些!是你们给国家的!”  

冷冷的扫视了一遍这群道貌岸然的富商们,丁原面罩寒霜:“一个个口口声声说国难当头,人人有责,但你们心里都是打的自己的主意。你们的粮仓里各个丰盈充沛,却一粒米也不愿意卖给城郊的饥民们!汝州的事,哪有天灾?全是人祸!而罪魁祸首就是你们这群无耻蛀虫,混账王八蛋!你们恶臭如斯,连粪坑里的蛆虫都不如!”  

姓范的客商当下就不乐意了,仗着朝里有后台,声音也抬高了几度:“丁公子!你这话什么意思?你凭什么血口喷人?”  

“血口喷人?我说的哪一句话不对?”丁原指着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老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汝州范梁才是也。”  

“哦?你就是范梁才,你那刚过门的第六房姨太太,怎么娶的?”  

范梁才顿时愣住了,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丁原冷哼一声,说道:“你不想说,我可以替你告诉大家,是靠着一家农户的地收成不好,巧取豪夺枪来的。别人家收成不好,你就去催租,说是要么把钱粮提前还给你,要么让人家把刚刚十三岁的女儿嫁给你!这种生儿子没**的事,怎么着?敢做不敢认?”  

范梁才整个人都杀了,他有点搞不清楚,这个少年到底什么来路,怎么把他的丑事知道的这么清楚。  

“看看你们这些人,哪一个不是道貌岸然,满嘴仁义道德?其实内里都腐臭无比,嘴上都是大义,心里全是生意。”  

这时候,高无庸也凑了过来,站在一旁,摇头晃脑的跟丁原唱起了双簧。  

“丁公子,听你这么一说,咱们可算明白了。这些人都是鱼肉百姓的畜生,就算是死了,也是死有余辜啊。这些人不知道贪墨了多少汝州的民脂民膏,该怎么惩戒,替百姓们伸张呢?”  

丁原款款移步,回到了桌边坐下,看似漫不经心的说道,“我以前曾听一位朋友这么说过,没有什么难办的事情是打一顿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打两顿,如果还不好使,那就天天打,日日打,一直打到解决了为止。我看这些畜生就是该好好打一顿了。”  

初春的晚风夹杂着些许寒意,听到丁原的话,倚翠楼雅间里的每一个客商都感觉后背凉飕飕的。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筷子和就被,像是不敢看老师的犯错小学生一般,埋着头,噤若寒蝉。  

有几个人已经在内心里捶胸顿足了,后悔自己应该称病不来,躲过这场祸事的。  

丁原看众人不再吭声,便踱着步子,语气平淡的说道:“也别光我一个人说啊,你们也都说说,在下刚才说的话,有道理么?”  

范梁才低头一瞥,发现其他客商都在冲自己使眼色,他明白,这时候不能服软,因此便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发言了:“丁公子说的都是国家兴亡的大道理,话是没错,可却不能拿这些道理吃饭穿衣。我们在座的虽说是有一点家产,可每个人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常的开销用度也很大啊。再说了,我们的钱也不是都自己拿,还得孝敬各路祖宗老爷们,让他们时刻关照不是?”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告诉丁原,让他不要轻举妄动,这些客商们可都是‘上面有人’的。  

“你的哪路祖宗老爷,报出他们的名号来,我和高公公去跟他们当面质问,看看谁敢关照!”丁原讥笑道,“不用跟我扯这些有的没有的,我不吃这一套。白银和粮食,交不出来,你们一个也别想走!”  

话音刚落,丁原抬手击掌三声,立刻便有三十名士兵从两侧的房间冲过来,团团围住了这个餐桌。  

不过,这群客商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范的。毕竟他们也知道,汝州还是大明朝的领地,别说丁原只是一介布衣,就算是高起潜本人来了,也不可能随意动手杀人。  

只听范梁才摇头晃脑的拽文道:“史记有云:楚伐随。随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