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民之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少爷,听说昨晚在抚台大人的宴会上,有好多宾客都买了罐头?”  

丁原好奇的伸手戳了戳翠儿的包子头,答道:“是啊,我把这事儿交给赵丹赵掌柜了。具体是多少我也不清楚,但估计够咱们忙活一阵子了。”  

翠儿欣然点头,仰面侧望天空,幽幽念道:“再下一场雪就好了,明年就能有个好收成了。”  

丁原也不好说出实情,只能闷头喝着滑鸡粥,琢磨着来年再搞点什么新东西继续改造明朝。  

这时候,丁家的门房仆人走了过来,躬身问:“少爷,西郊宋家屯的宋基宋老伯来了,说是想见见少爷,问个好。”  

丁原先是一愣,沉吟思考片刻,他知道这个宋基是谁了,但却不明白对方所为何事。  

原先丁家发达的时候,除了一些产业和宅院之外,也学着当时的大户人家,买了一些土地雇了一些佃户,算是兼职的地主。这是很常见的行为,在古代中国,不管是做官还是做生意,搞出一些名堂来之后,都会置办一些田产,毕竟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宋家屯附近有丁家的720亩田地,不过丁原让诧异的是,这些土地应该已经被丁二宝夺走变卖了啊。  

丁二宝被判刑,徐标说就只给要回来几百两银子,说其他的都被丁二宝挥霍了。  

还在低头琢磨的时候,一个白发老者已经被引到了丁原跟前。这老人家身上穿着补丁叠补丁的棉袄,看上去不算脏,似乎是来之前特意清洁过的。  

这位老者见到丁原,二话不说便毕恭毕敬的弯腰行礼:“见过少东家,小老儿宋基给少东家问好了。”  

一听这称呼,丁原赶紧过去把宋基扶直了身子:“老人家折煞小辈了。错了,错了,我可不是你的东家。”  

宋基却仍旧躬着腰,十分谦卑的说道:“没错,没错。巡抚老爷昨天夜里派人知会小老儿了,宋家屯的七百多亩地又回到丁家了。”  

丁原一怔,明白了。  

这块地估计并没有被丁二宝卖掉,只是徐标一开始打算悄没声息的黑掉而已。估计是徐标昨晚在宴席上瞅见了丁原和孙承宗的辩论,意识到丁原此子前途不可限量,便把这片田地还了回来,顺便还能做个人情。  

这个徐标也是个人精啊。  

“你说抚台大人已经知会你们了,手续交割完了么?确定没搞错?”丁原问。  

“已经安排人在做了。小老儿不会弄错的,巡抚衙门来的人说的很清楚,这片地,完璧归赵。小老儿一听说这事,心里那叫一个高兴,这是菩萨显灵了啊,竟然让我们的主家又变回了丁家。丁老爷是保定府有名的大善人,当年待我们十分厚道,有一年秋天…”  

这宋基一张嘴竟是絮絮叨叨的没完没了了,丁原有点发怵,赶紧打断了他。  

“老人家太客气了。现在交割还没完成,我也不能算你们的主家,不如等手续办完,我到时候亲自去宋家屯一趟,咱们再好好说说话,如何?”  

这其实就是在客气的送客了。按理说,只要不是太不通人情,总能听明白话里的意思。  

然而宋基却似乎没听懂,他杵在原地没动,继续说道:“宋家屯的这七百多亩地,少东家可以放心。开了春,小老儿就带着屯里的两百多佃户去种,保证收成不比往年差。”  

丁原也不傻,听到这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他果断意识到,这个宋基宋老伯不是单纯来问好的,可能是有所求却不好意思开口。  

丁原笑着说道:“宋老伯,我这个人喜欢直来直去的。你若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当面直接说,不需要弯弯绕的,您说着累,我听着也累。”  

宋基神色一滞,张了张嘴,仍是一幅欲言又止的模样。  

见对方还是不肯如实说出来,丁原只能耐心的主动询问:“是不有什么事?过冬的粮食不够了?”  

天气干旱,地里的收成欠佳,对方又是佃农,因此丁原只能朝着这个方向猜测了。  

问到这个份儿上了,宋基终于吐露了实情:“今年冬天…勉强还能过得去。只是,小老儿想替屯里的老少爷们问一下,东家的租子打算怎么收法?”  

丁原有些纳闷,这个问题还值得特意来一趟,支支吾吾的不敢问?  

“我父亲之前怎么收的,我接手还是怎么收,不会增派,宋老伯这一点可以安心。”  

宋基停顿片刻,深深的朝丁原弓下了腰,颤着声音问道:“不知…东家…可否再宽容一些?”  

“到底什么情况?你可快急死我了。”丁原啼笑皆非的说道。  

他自然不在乎佃租高低的问题,不缺那点钱,只是这个宋基老伯说话吞吞吐吐的让他着急。  

“抚台老爷的人告知我们,说…过了年,辽饷又要涨了,从以前的一亩地九厘钱,涨到一亩地要一分二厘了。我们给主家当佃农,主家收我们二成佃租,其实已经十分厚道,是方圆几百里都不找不到的大善人。但今年天干无雨,收成至多保持原样,朝廷的辽饷却又加了…俺们”  

直到此刻,丁原才明白宋老伯此行的目的!  

“宋家屯的地虽说有田七百多亩,但其中五百亩都是旱田,距里城东的水源太远,收成一般。大多数年景,都只够缴税和佃租的。俺们大多数人都是靠着靠近永定河的那二百多亩地活着,这些地的收成好一些,足够让我们刨食吃了…但也就是刚刚饿不死,现在朝廷又要加税…俺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