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一乐拉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打大叔朝门外望了一眼,想起了街角那家刚关门不久的店铺。  

他问道,“是右边街角那家铺子吗,客人已经租下了吗?”  

他有些犹豫的说,“那个铺子位置有些偏僻,若是开餐馆,生意可能会不太好。此前换了两个店主,都没开多久就关门了。”  

手打大叔好心提醒着眼前的年轻人。  

李洛河笑道,“谢谢大叔提醒,我开的美食屋主要出售一些方便外带的便当,就经营中午一段时间。”  

“我不急着赚钱,就想多些时间练习厨艺,生意只要还能维持就可以了。房东减了租金,我算了一下还不至于会亏钱。”  

仗着厨艺过人,李洛河根本不担心没有生意,反而顾虑客人太多会太花时间。  

店铺位置差一点,人流少一些,对他来说反而是优点。  

手打大叔点了点头,将手里的拉面甩出了一个弧形。  

“你还年轻,以后时间还长,现在多花些时间,在厨艺上打好基础,这样很好。”  

手打大叔双手捏着面溜两端来回摇晃。  

拉面在他的双手间,来回晃荡,又交叉,对折,揉搓。  

在反复的拉伸对折中,面条变成了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丝。  

最后将拉好的面丝丢进漏勺,放进滚水沸腾的大铁锅里。  

李洛河一边等待着拉面上桌,一边与菖蒲和手打大叔闲聊,询问着这附近的情况。  

虽然漫画里一乐拉面出场次数很多,但真到了木叶,才知道一乐拉面的生意并没有多好。  

如果把木叶村按照区域划分。  

火影大楼,忍者学校,就处在村子的最中心位置,属于最内环。  

内环之外,环绕着火影大楼的是木叶医院,繁华的商业街,住宅区,这些可以算作二环路。  

李洛河此前开的美食屋,就在二环路外面一些。  

一乐拉面,温泉一条街,比李洛河此前的铺子位置还要更偏僻一些,已经可以算作三环路了。  

这也就怪不得一乐拉面历经多次冲击,却没有受到多少损害。  

外界忍者袭击村子,都是冲着木叶最核心的区域去破坏。  

到了外围,没有破坏价值,反而显得相对安全。  

正因为地处村子外围,房租便宜,一乐拉面才能卖得那么便宜,让鸣人吃不起饭的时候,还可以靠一乐拉面救命。  

也因为房租便宜,客人不多,手打大叔经营一乐拉面多年,一直没能扩大店铺。  

直到鸣人当了火影,借着鸣人的名气,一乐拉面才换了更好的地址,扩大了店铺。  

“你的牛肉拉面好了,请客人慢用!”  

菖蒲放下托盘,将大碗的牛肉拉面和赠送的味噌汤,轻轻放在了李洛河的面前。  

“好香啊,谢谢菖蒲,我要开动了。”李洛河双手合十,客气的说。  

菖蒲的笑容很甜,“客人你喜欢就好。”  

李洛河拿起筷子,开始品尝木叶最著名的一乐拉面。  

菖蒲很漂亮,手打大叔人很好。  

一乐拉面的味道很不错,不过厨艺大增的他,仍旧能从中找出一些不足之处。  

手打大叔做了几十年拉面,论技术已经是非常棒了。  

一乐拉面做得最好的是汤底。  

这种特制的拉面汤底,经过长时间的熬制,专门用来增加拉面的美味。  

正是这些独特的汤底,让拉面能够区别于其他的面食,从众多面食中脱颖而出。  

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下,一乐拉面汤底的浓郁和鲜美,伴随着热气弥漫在空气里,让人胃口大开。  

手打大叔胜在只做拉面,败在也只做拉面。  

只专精一门厨艺,让手打大叔的拉面做到了炉火纯青,但只擅长一项厨艺的厨师,很难达到厨师的更高阶段。  

李洛河还记得,剧情当中鸣人用螺旋丸和面,小樱用怪力揉面,丁次用倍化术拉面,三人联合创出过超越手打大叔的美味拉面。  

一乐拉面分量充足,价格实惠。但味道单一,过于浓郁的味道,并不适合常吃。  

长期只吃同样的食物,很容易让人的味觉感受变得迟钝。  

这大概也是一乐拉面生意不够好的一个原因。  

天天吃盖浇饭,只要切换口味,大部分人能够习惯,但这种味道浓郁的拉面,就算换着口味,要不了一周,大多数人都会受不了。  

总的来说,一乐拉面称得上是物美价廉的美食,不过这已经是上限了。  

李洛河一边分析着一乐拉面的优点,一边琢磨着如何改善缺点。  

正在这时,一个大大咧咧的声音响起。  

“手打大叔,菖蒲姐姐,我又来了。”  

一个满头金发,穿着橘色外套,脸颊有着古怪胡子的小个子男孩,兴冲冲的走了进来。  

“鸣人来了,欢迎光临,今天想吃些什么?”  

手打大叔热情的打着招呼。  

“我要特价的牛肉拉面,再来一份我最喜欢的叉烧排骨拉面。”鸣人开心的大声道。  

“一次点两碗,可别吃不下浪费了。”  

手打大叔知道鸣人很穷,还想着帮鸣人省钱。  

鸣人急冲冲的一屁股坐在柜台前。  

“不会浪费的,手打大叔做的拉面,再多我都能吃完。”  

“哈哈哈!”听着鸣人这话,手打大叔笑得合不拢嘴。  

将双手搭在桌子上,鸣人一边等着拉面上桌,一边滔滔不绝说着今天的琐事。  

“今天做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