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李隆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罗金仙的门槛充当守门员。  

人皇果位一分为四,上古伏羲,轩辕氏,神农氏分别占据一份,余下一份留于当代人皇。999小说999xs  

按理说,当代人皇也应该有上古伏羲,轩辕氏,神农氏的实力,可并非如此。  

人皇,统御寰宇,诸天万界人族听其号令。  

人皇果位都一分为四了,这应该放心了吧。  

但可惜了,圣人们太低估天地主角这个身份了,历代人皇中出了一个叫嬴政的人。  

政哥可牛哔大发了,干出了一件让整个洪荒大宇宙都瞠目结舌的事情,政哥统御了诸天万界,将人族权柄收于一体,然后政哥觉得人族身为天地主角,应该重现上古时期妖族的辉煌,所以想把人皇果位收回来,凌驾于圣人之上,将皇权在此屹立与神权之上。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政哥惨败。  

咱也不知道政哥是怎么寻思的,疯了吗?  

你想让人族重现上古妖族时期的辉煌,你让圣人们怎么想?  

好不容易把帝俊和太一撵下去了,现在又爬上来一个嬴政?圣人们不疯那才叫怪事!  

还有!  

人都是有私心的,你把人皇果位收回来,伏羲,黄帝,神农愿意吗?  

他们就能甘心把混元大罗金仙果位拱手相让?  

就算黄帝和神农愿意了,伏羲能肯吗?  

黄帝和神农甭管怎么说,都是人族的祖先,可伏羲算什么?伏羲可是昔日妖庭十大妖帅其中之一啊!是妖圣女娲的哥哥。  

你人族想要重现上古时期妖族风采,你想过妖族什么感受吗?  

上古时期的妖族,那可是打的万族全都服服帖帖的,上古时期的人族,就是妖族养在自己后院的鸡鸭,地位甚至还不如牲口,毕竟牲口还能干活,鸡鸭只是为了果脯。  

怎么?你想把我们妖族变成您们人族后院的野味?  

最后的结局就是,政哥一人对抗整个天下,毕竟人族内部都有反对意见,如何取胜?  

将政哥镇压后,圣人们学乖了,他们不会再给人类机会了,从政哥以后,历代人皇,再也没有真正统御过整个人族,最强者也不过李唐时期的李世民,勉强触摸到混元大罗金仙的门槛,但也始终没能真正掌控人族权柄。  

就比如如今的人皇李隆基,只有大罗金仙级别,要知道封神时期的纣王,可是直面女娲都不弱下风的,如果没有点实力,纣王怎么可能会说出要迎娶女娲的混帐话出来。  

呃...或许也并不是混帐话,毕竟纣王再怎么说,也是当代人皇,执掌天下人族之权柄,也是混元大罗金仙的实力,虽然只是守门员,那也比天下九成九的修士强多了,凭什么就配不上她女娲?  

和吕洞宾一起吃完一千斤龙肉,两人意犹未尽,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中,焦杰有些不好意思,可吕洞宾就没什么顾忌的了,直接抓来两只仙鹤,一只烤,另外一只架上大锅直接铁锅炖仙鹤。  

吃的满嘴流油,焦杰拍着肚皮惬意的离开了,按照吕洞宾的指点,去了长安。  

整个南赡部洲,大概有十分之四五都是大唐的地盘,不巧,遮天系位面就在大唐的势力范围内。  

长安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混沌灵土,是大唐的根基所在,三教九流,诸子百家都在此地汇聚,可谓龙蛇混杂。  

焦杰直接进入道宫中,如今执掌道宫的乃是吴筠,上清教派的人,顾名思义,通天教主的人。  

比如茅山宗,灵宝派,都属于上清一系。  

焦杰是人教,是太清的人,比如关尹子,李和,陈抟老祖,葛仙翁,八仙,张三丰等人都是太清一脉的。  

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本是一家,虽然吴筠是上清一系的人,但对焦杰的态度却是十分热络,一口一个师祖,一口一个师祖,叫的无比亲热。  

毕竟焦杰是老君嫡传,而吴筠也不知是多少辈分的弟子了,对于吴筠来说,焦杰就是传说,怎么可能不跪舔?  

得知焦杰前来,吴筠亲自参拜,对于焦杰更是尽心尽力的安排。  

站在玄都观中,焦杰能够感受得到皇城中的极道皇气,这是属于人皇的极道皇气,有万法不侵之威能,能够镇压一切道法。  

在这里,焦杰很不舒服,焦杰的金仙境界被打落,只能发挥出地仙,甚至真仙的实力出来。  

焦杰估摸着等自己进入皇城中,一身道法怕是要被削落一空,只余下凡人。  

索性焦杰修行九转玄功,肉身能碎星河,不然焦杰还真不敢轻易来此。  

在浓郁的极道皇气下,焦杰还感应到了数股气息,其中一道是一缕剑意,剑意惊人。  

另外一股...是妖气!  

皇城中竟然还有大妖?焦杰心惊,想要探清,却遭到盘踞在皇城上的气运金龙所反噬,两行热泪涌出,焦杰不敢再看。  

第二日吴筠前来拜访,带来了唐皇李隆基的旨意,允准焦杰入宫拜见。  

安排在进宫的时间在晚上,思来想去,焦杰还是选择了将真武剑别在腰间,跟随吴筠一同进宫。  

一路上吴筠只是看了焦杰腰间的真武剑两眼,嘴唇嚅动两下并未说出话来,焦杰本以为自己会受到皇宫侍卫的阻拦,却不料自己就这样大摇大摆佩着真武剑进入了皇宫。  

并非是皇宫没有不得佩剑入内的规矩,而是这里是唐皇宫,每个侍卫,少说也要地仙修为,统领甚至有金仙修为,实力强,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