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三清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啊,没问题,如果真的说有人想算计我等,那也绝对是超越了天仙的。”  

虎力大仙嗤笑一声:“超越了天仙,那可是金仙啊!兄弟,金仙大能,会算计我们?哈哈哈。”说道这里,就连虎力大仙自己都笑了。  

怎么可能?一个金仙大佬闲着没事干,来掩盖天机算计我们?这不扯呢么?  

啧,还就真有!  

三尖两刃刀是杨戬的兵器,莫要看杨戬不过是金仙,如果杨戬愿意,杨戬随时能够成就大罗金仙,可是杨戬并没有,杨戬有大野心。  

杨戬,堪称是整个洪荒大宇宙二代弟子下,天资最强者。  

这是什么概念?  

这个概念就是,能够比杨戬资质还强的人,只有那么一小撮!  

在那么一小撮人中,除了圣人,妖帝,鲲鹏,火云洞三皇,冥河等至强者外,再刨去玉鼎,燃灯,弥勒,多宝,云霄等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外,他杨戬,就是整个洪荒大宇宙天资最强人。  

三尖两刃刀身为杨戬的兵器,能弱的了?早已是先天法宝,甚至不弱于寻常金仙,三尖两刃刀亲自出手掩盖天机,就凭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这三桩废柴,凭什么能窥破天机?  

在得到来自虎力大仙和鹿力大仙的反馈后,羊力大仙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狂喜之色。  

我哩个乖乖!妖皇圣佑啊!这等绝世奇才,未来必定能成就地仙,不!天仙,不!金仙之尊啊!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羊力大仙看向焦杰的目光都绿了,几乎是嘶吼一般出声:“此子,我必须带走!必须入我三清观!”  

李帝轻叹一声,焦杰的资质,李帝比谁都清楚,焦杰被三清观三妖带走已成定局,但绝对不能如此轻易带走!这毕竟是我们李家子孙,他们不付出点什么就要带走,凭什么?  

“带走可以,但是嘛...”李帝拉了长音。  

羊力大仙深吸口气,沉声道:“你放心!焦杰的天资绝对不会被埋没!只要他能修成妖族真身,我们就会将他送入狮驼国,甚至积雷山!”  

李帝笑而不语,羊力大仙沉吟片刻,沉声道:“我知道你们一直想要吞并黑水小千世界,我等三仙愿意在关键时刻助你等一臂之力!”  

李帝闻言心中大定,袖袍中的大手狠狠一攥,但脸上却无丝毫变化,只是淡淡道:“我这九十八子,天资绝伦,日后怕是能成就金仙,甚至大罗也说不定,三位大仙既然是小儿的师父,未来小儿如能一飞冲天,三位大仙可是要大大享受小儿的福荫,只是一个黑水小千世界,难道能抵得上一尊大罗金仙?”  

羊力大仙听了李帝这话几乎没要将桌子掀翻,大罗金仙?你隔这扯犊子玩呢?大罗金仙,你也真敢想!  

“寡人并非贪得无厌之徒,寡人知道羊力大仙有土蝼血脉,鹿力大仙真身有飞廉血脉,虎力大仙有天吴血脉,寡人索求只是希望三位大仙能够舍弃一些精血,还望三位大仙成全!”  

羊力大仙闻言思考片刻后:“这件事情我不能立刻答应你,要回去商议一番才能与你回话。”  

李帝笑了:“如此犬子就拜托三位大仙了!”  

《山海经》曰:天吴,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黄色,吐云雾,司水。  

《山海经》:昆仑之丘,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触物则毙,名曰土蝼,是食人。  

《三辅黄图》:“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带领焦杰离开车迟国,早在离开府宅,出发前,焦杰就对方景林有吩咐,让方景林好生修行,并且将苍宇化龙诀传与方景林。  

在来到三清观后,羊力大仙将焦杰带到正殿,虎力大仙和鹿力大仙早已等待多时,在焦杰到来后,便迫不及待探出一缕缕妖力探查着焦杰体内根骨。  

车迟国三妖看向焦杰的目光都变了,这哪里是徒弟?这分明就是他们未来的康庄大路啊!  

车迟国三妖资质不行,能够修行到地仙,已然是走到了尽头,想要更进一步,绝无可能!  

在西牛贺州这个地界,如果身后没有大势力给你撑腰,很难撑得下去,但你想让人家给你撑腰,你必须得拿出像样的本事来,对不对?  

在妖族中,竞争是非常惨烈的,没有用的废物,连呼吸都是一种罪。  

车迟国三妖奉命拉拢车迟国,但数万年过去了,依旧毫无进展,像这种废物,在狮驼国或者积雷山眼中,那就是废物,自然收不到牛魔王和狮驼国三妖的看重。  

但此次焦杰就是一个机会!只要焦杰能够凝练成妖族真身,车迟国三妖就会选择将焦杰送入狮驼国或者积雷山中。  

三妖相信,凭借焦杰的资质,很快就能在狮驼国或者积雷山中立足脚跟,到时候,有了师徒这一层因果关系,他们还怕没有后台?  

啧,这认爹抱大腿的姿势,简直比焦杰还6。  

三清观三妖作为车迟国国师,三清观更是车迟国的国教,实力大的吓人,焦杰在进入三清观的当日,三清观三位观主,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便举办了收徒仪式,将焦杰收为三位大仙的亲传弟子。  

在三清观中,能够拜入三位大仙其中之一,能够成为内门弟子已经是让三清观内所有弟子羡慕不已的事情了,如果能够成为真传,那更是能够在三清观中号召四方,呼风唤雨。  

可焦杰,居然被三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