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望林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道年深深皱眉,想了想,叹气点头:“我若帮你,你如何保证我能打赢这一战?”  

舒画皱眉。  

王道年道:“一战若是打赢,需要我出多少将士?”  

舒画转身,一跃而起,跳出窗户,跃上屋顶,声音传来:“待我想想…”  

少年来到屋顶,望向天仙国方向,突然双目发红,天眼开启,看向远方,沿着天仙国方向扫视一遍。  

他目光所看之处皆是一座座壮大城池,城内女将无数,风姿飒爽,很是威严霸气。  

舒画目光转动,发现其中一座城池中女将极少,山野广阔,与其他城池之间相隔甚远。  

“倘若去攻这座城池,只要够快,天仙国增援一定赶不过来…”  

舒画想了想,打量这座城池一番,这座城池只有东南两道城门,除此之外都是群山围绕,虽有些易守难攻,好在有条山路通往东门侧面。  

东门侧面是城墙,墙的一面紧紧靠山,这面靠山之处可直接从雷山关外的山间小道绕行前往,绕过一座山峰变可到达东门侧面山脚之处。  

这城名为望林城,城池面积不大,却是一座易守难攻之城,除了东南城门,便只有东门侧面处可暗中偷袭。  

舒画心想:“倘若有高手去到侧面那山腰,将绳索一头栓在山中树上,便可以顺着绳索滑下,轻松直入望林城。只是…”  

舒画一边看一边皱眉,想到若是进入城中被人发现,恐怕就是被关门打狗的下场!  

看了片刻,舒画将城中守卫女将所在位置和路线全都牢记一遍,突然笑了笑,一跃而下,返回酒馆。  

“有了。”  

舒画笑着坐下,喝一口酒,道:“方法是有,绝对能胜,出兵十人即可,不过这十人必须得是顶尖高手才行。”  

“十人?”王道年惊恐万分,无法相信。  

“对,就是十人。”  

舒画笑道:“我说的是望林城。这座城我最熟悉,你若依我,必然能胜。”  

王道年大惊,道:“你说笑吧?十人拿下望林城?你可知望林城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几年前我副将率领三万大军都攻不下,你跟我说十人即可…呵呵…”  

“将军不信?”  

王道年皱眉:“你让我如何相信?”  

舒画抬手,取出如来之笔作画,边画边道:“将军,我来给你画张地图你便知晓。”  

“可我们原先要攻打的并非望林城,而是…”  

“无碍,打何处都是打。陛下让你出战,不就是未了占领他国地境。你若赢了此战,回去跟陛下怎么都好说,若你就此回去,不输不赢,便是没有打下,没有达到陛下心意,恐怕还会被怪罪。”  

舒画说着,画已做出,收笔笑道:“陛下若是怪罪下来免了你的官职,你该当如何?”  

王道年深深叹了口气,沉默不语。  

舒画又道:“将军,请看此图。若我的方法赢,将军是否说话算话?”  

“且先看你方法有几分胜算再说罢!”  

舒画看着地图道:“你们若自己去打望林城,相必会从东门或许南门下手,对否?”  

王道年微微点头。  

“如果我们这次出其不意,不从正门,而是翻墙进入,连夜偷袭。此番举动会不会让她们防不胜防?”  

王道年眼皮跳了跳,忽然觉得舒画虽年纪轻轻,但此番说法,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舒兄弟小小年纪便懂得出其不意之道,实属罕见。望林城四面环山,城墙高耸,你觉得我军如何能够像你所说的翻墙而入?”  

舒画得意般笑了笑,伸手指着东门侧方高山,道:“将军看此处,此处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便是城内,望林城此处的城墙便是紧靠着悬崖而建造的,如果我军能够上去悬崖,顺绳而下,岂不就能到了城内。”  

王道年眼睛一亮,道:“只是这山不好上,你看,山峰这般陡峭,你莫非还有上山之法?”  

“传言天仙国都是女儿过度,将军仔细想想,女子的力气能有多大?她们建造这面墙时,便想着节省力气,故,才将这面城墙健在了悬崖下,墙壁的一面紧贴悬崖,岂不就剩了不少力气?”  

舒画看着画中高山道:“她们既然如此做法,必定早就断定这山陡峭,无人能够从上而下。也真是如此,此地守卫松散,才有了我们的可趁之机。”  

“此话怎讲?”王道年好奇道。  

舒画看向他,一脸严肃:“将军先答应我,如果胜了,便要说话算话,替我弄那他国人来乌虚国从商的商人文书。”  

“此事我可以想办法。”  

“我要的不是大人这句话,还请大人给个准话。”  

王道年皱眉,语重心长道:“此事颇为头疼,我乃武王师手下将军,而这商人文书,要从政王师处要来,并非一两日之举。你恐怕有所不知,武王师统管我乌虚国天下武将,战争之事由武王师一手管控。而政王师所管的,便是我乌虚国之国政,也包括了我乌虚国商人从商之道,双方无法干扰。”  

“若是强行干扰,又会怎样?”  

舒画皱眉,也有些头疼,道:“你若胜了此战,陛下高兴,武王师便可以向陛下提起此事,说不定陛下一时高兴,便同意了此事…”  

“这你就想多了。”  

王道年叹口气道:“若此事发展到语言陛下亲自解决,恐怕纪王师便会派人暗中调查此事由来,如此一来,对你对我都颇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