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校队选拔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七夜,除了是剑道霸主,也是学习霸主。  

当李七夜第一次考试,获得全年级第一名的时候。  

那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还信誓旦旦的说,这只是李七夜的运气好而已。  

而与此同时,他还给他们班级的所有学生加油打气,叫他们下一次一定要超越李七夜。  

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第二次,第三次…以至于后面的很多次。  

李七夜都遥遥领先,把第二名甩的远远的。  

这时,那个一般的班主任,才被李七夜打击得毫无半点脾气。  

他甚至还死皮赖脸的和欧阳暮雪讲条件,希望把李七夜转到他们班级来上课。  

而且还说什么李七夜在二班上课,完全就是浪费大好的学习苗子了。  

结果,他这句话说出来,差点没惹到欧阳暮雪和他直接干架起来。  

而那些自以为学习成绩很好的一班级学生,每一次看到李七夜的时候,都会有意的避开。  

也是因为这样,李七夜的名声也越传越广,很多学生甚至还在私底下给他取了一个外号——“霸主”。  

当然了,相比于“霸主”这个外号,他“”这个外号则是更加响亮一些。  

毕竟,其中隐含了“白马王子”的意思,更加符合大多数女生的审美观。  

也是由于发生了这些事情,使得李七夜他们这一届的初三学生变得和往年非常的不同。  

他们这一届剑道校队选拔赛自然也和以前的初三年级的剑道校队选拔赛不同。  

因为这一次,有很多初二年级的学生也提前返回学校。也都是为了想看一看李七夜等人的剑道风采。  

甚至,很多其他学校的学生在听说李七夜等人的事情之后,也跑来观看这一次的校队选拔赛。  

而在其中,黔阳市九中的宁静,正是其中之一。  

这时,在北灵剑道中学的剑道运动场,已经来了很多人。  

当然了,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观众而已。  

这一次的校队选拔赛,是由北灵剑道中学的剑道总教练杨晨来主持。  

杨晨拿起麦克风,试了试音,便开口说道:  

“各位同学,请安静,今天将进行北灵剑道中学新一届的校队选拔赛。  

这一次参加校队选拔赛的学生,共有60人,我们将选出校队成员9人。  

由于我们是为了选出最强的九人,因此这选拔的规则不会仅仅是简单的晋级赛。  

为了保证更多的公平,在晋级赛之后,淘汰的学生仍然会有败部复活的机会。  

只要在败部复活赛之中能够赢到最后,仍然可以挑战之前晋级的学生,取了校队的名额。”  

杨晨所说的规则,其实在北灵剑道中学之中,每一年都是这样来做的。  

因此,对于大家来说,这规则可谓相当的熟悉,并不陌生。  

虽然说有败部复活赛,但是想要赢的最后的名额,就必须得一直胜利下去才行,一直到最后的9人决出来为止。  

由于是进行选拔赛,因此学校便采用“五分制”,一场定输赢,这样也是最有效率的。  

由于擂台很多,所以,同时进行五场比赛。全部都由抽签决定比赛对手。  

李七夜,沈宏,令狐青云,幸运…都很轻松的赢了第一场。  

特别是李七夜,他的出手,已经根本就没有人能够看出其深浅了。  

包括北灵剑道中学的剑道教练杨晨,他此时看李七夜,也仿佛在看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海一样。  

很多观众也看得出来,现在三年级二班的那几个人的剑道实力明显比起其他人来说,高出了一大截。  

比赛就这样一场接一场的比了下去,很快,在两轮以后,晋级的7人便出来了。  

他们分别是:李七夜,沈宏,令狐青云,宁浩,幸运,赵成宇,罗杰。  

罗杰是其他的班级的人,而与李七夜等人一起的郑成杰则是在第二轮的时候,抽中了沈宏。  

因此,郑成杰被淘汰,只能通过败部复活赛才可以重新挑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规则就是如此。  

不过呢,李七夜众人对张家诚很有信心,凭借张家诚他那实力,除了李七夜几人之外,绝对可以碾压其他人。  

其实也是,在他们十人,在以前可是代表黔南去参加全国剑道大赛的。  

算起来,他们已经是整个黔南省最厉害的剑道学生了。  

加上进入中学以来,在李七夜的带领指导之下,他们之间又经常相互交流,他们几个人都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果不其然,张家诚没有让他们失望,张家诚以败部复活赛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晋级。  

但是这一次,败部复活赛总共有四人。  

而校队中已经有了7人晋级,仅仅只需要2个人而已。  

教练杨晨又让那4人再比了一场,胜者晋级,败者则还有一次挑战资格。  

而且,失败的两人可以挑战他们暂时选定的9人。  

杨晨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尽最大限度的保持公平性。  

张家诚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再次晋级。另外一个和他一起晋级的人叫杜远。  

而另外两个失败的选手则是又重新选择了挑战。  

然而当他们面对李七夜众人的时候。他们的心中顿时一片黯然。  

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他们连败部复活赛中的张家诚与杜远都打不过,那就更别提李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