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神鬼莫测的大将军【求月票(5/7)
说的是啊。”
刘伯温接着说道:“再一个,在下的毛病你全知道,长于言,而短于行。坐而论道嘛,我行,可处理那些个纷纭复杂的军政民政,我是万万不行的。而这方面,是你最擅长的。也是大帅府中最最重要的,仅此一项,在下就永远不可越过你去,所以,你在大帅身旁的首辅位置,便雷打不动,无人可替。”
听到这话,李善长再次说道:“伯温兄,人品胸怀善长自叹不如。善长谨此谢罪!”
刘伯温道:“从此往后,伯温定视善长兄为上,甘居其下。同心同德,共襄大业!”
李善长或许是被刘伯温真诚的话给说动,神情略显激动的说道:“伯温兄哪,请!”
可还没走几步。
那礼贤馆的堂馆外,徐达等人便率领着一群军中部将,在刘伯温的面前恭敬的喊道:“给刘先生赔罪了!”
徐达的话说完,一旁的众将领们也都是喊了起来。
刘伯温忙称不敢。
大帅府。
朱元璋在自己的书房内来回的走动。
焦急的等待着刘伯温的到来。
如今义军,虽然之前还政务杂乱,可在齐衡来到金陵后,这些时日以来,政务方面已经基本畅通无阻。
正常的政事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可为了让自己独自面对眼前复杂的局势,朱元璋还是忍着没有将齐衡召回。
所以,目前他身边迫切需要的就是一个可以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
而这个人,则非刘伯温莫属。
最起码,在之前刘伯温离开金陵城时的几条预测,都已经全部应验。
所以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就是目前他最需要的那个人。
谋划全局。
相反,像李善长这样善于理政的臣下,则并不是那么急迫。
同时,想到自己之前痛骂刘伯温让他滚的场景,如今却又要人家回来辅佐,这脸上怎么说都有些不好看。
所以此刻这心中难免有些尴尬。
一会儿坐在椅子上,摆出一副上位者的气势。
一会儿又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等待对方认错。
可就在那书房的门响起推门声时,朱元璋立马捧着一个笑脸,走了出来。
等待着刘伯温进来。
可想了想,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到椅子上。
装出一副看书的模样。
这时,李善长和刘伯温一同走了进来。
刘伯温进来后二话不说,直接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说道:“刘伯温叩见大帅,请大帅降罪。”
见到刘伯温见面便拜,还口口声声说降罪,自己也不好再强装严肃,笑着便起身来到了刘伯温的面前,连忙将他扶了起来。
“伯温啊,回来了,回来就好,来来来,快起来快起来,好啊,太好了,来,坐坐坐。”
说完,还对着门口的李善长一招手,道:“来,善长,来,进来坐。”
然后一脸窘态的坐在了刘伯温身边的椅子上,尴尬的说道:“伯温哪,跟您说件丑事,啊,呵呵。”
“咱呢,已经向元廷乞降了。”
“不光如此啊,还向张士诚献媚了。”
“本来咱一条腿都不想跪的,结果现在可好,两条腿都给这帮狗杂种们跪下了。”
说完便尴尬的笑了起来。
可一旁的刘伯温却脸上没有丝毫的嘲笑之意,反而是恭敬的拱手说道:“大帅此举,可喜可贺啊。”
“在下只想到向元廷诈了降。没想到大帅向张士诚也诈了降。”
“大帅所为,真是神鬼莫测。要么就不做,要做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下敬佩。”
朱元璋的脸色在听到刘伯温的话后虽然缓解了一些,可还是不好意思的说道:“你就别安慰咱了,咱这是又骗又降的,丑,太丑了。”
可刘伯温却说道:“大帅,在下记得您不是最敬佩布衣帝王汉高祖嘛?”
朱元璋点点头。
刘伯温则说道:“他呀,当年为了争天下,也做过许许多多丑陋不堪的事情。就说刘邦收彭越那会儿,也曾假意乞降,然后再趁乱进军。最后,则乱其军,断其头。”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恍然大悟,没想到这刘邦也做过这样的事情。
可是,随后他便又疑惑的看向了一旁的李善长,问道:“先生,您跟咱讲过汉史啊,咱怎么不记得这段啊?”
听到这话的刘伯温脸色一愣。
而一旁的李善长更是有些结结巴巴,仔细回想了半天,也记不得哪里有这么一段,最后勉为其难的解释道:“这,这汉史啊,浩如烟海,上次在下没有讲完,以后会讲到的。”
闻言,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时,门外的二虎走了进来,对着里面的朱元璋说道:“大帅,酒宴已经准备好。”
朱元璋挥了挥手,然后回头看着刘伯温笑道:“伯温哪,咱给你接风洗尘。”
听到这话的刘伯温先是点了点头,随后请求道:“大帅啊,夫人这一路来实在辛苦,在下可否先给夫人请个安,谢个罪。”
朱元璋明白刘伯温的心思,便说道:“嗯,应该,确实应该。”
“这样,善长啊,你跟伯温一起去,一会儿来的时候把夫人也给拉上,咱在那里等着你们。”
刘伯温和李善长齐齐朝着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是!”
走出朱元璋的书房。
二人一同朝着大帅府的后院走去。
感受着天空中降下的丝丝细雨,李善长笑道:“下雨了。”
刘伯温也是颇为感慨的说道:“迎面纤纤银丝落呀。”
一旁的李善长则对道:“当头阵阵雨花飞。”
二人相视一笑。
笑完,李善长便忍不住的问道:“伯温哪,实在是惭愧。你刚才所说的汉高祖
刘伯温接着说道:“再一个,在下的毛病你全知道,长于言,而短于行。坐而论道嘛,我行,可处理那些个纷纭复杂的军政民政,我是万万不行的。而这方面,是你最擅长的。也是大帅府中最最重要的,仅此一项,在下就永远不可越过你去,所以,你在大帅身旁的首辅位置,便雷打不动,无人可替。”
听到这话,李善长再次说道:“伯温兄,人品胸怀善长自叹不如。善长谨此谢罪!”
刘伯温道:“从此往后,伯温定视善长兄为上,甘居其下。同心同德,共襄大业!”
李善长或许是被刘伯温真诚的话给说动,神情略显激动的说道:“伯温兄哪,请!”
可还没走几步。
那礼贤馆的堂馆外,徐达等人便率领着一群军中部将,在刘伯温的面前恭敬的喊道:“给刘先生赔罪了!”
徐达的话说完,一旁的众将领们也都是喊了起来。
刘伯温忙称不敢。
大帅府。
朱元璋在自己的书房内来回的走动。
焦急的等待着刘伯温的到来。
如今义军,虽然之前还政务杂乱,可在齐衡来到金陵后,这些时日以来,政务方面已经基本畅通无阻。
正常的政事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可为了让自己独自面对眼前复杂的局势,朱元璋还是忍着没有将齐衡召回。
所以,目前他身边迫切需要的就是一个可以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
而这个人,则非刘伯温莫属。
最起码,在之前刘伯温离开金陵城时的几条预测,都已经全部应验。
所以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就是目前他最需要的那个人。
谋划全局。
相反,像李善长这样善于理政的臣下,则并不是那么急迫。
同时,想到自己之前痛骂刘伯温让他滚的场景,如今却又要人家回来辅佐,这脸上怎么说都有些不好看。
所以此刻这心中难免有些尴尬。
一会儿坐在椅子上,摆出一副上位者的气势。
一会儿又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等待对方认错。
可就在那书房的门响起推门声时,朱元璋立马捧着一个笑脸,走了出来。
等待着刘伯温进来。
可想了想,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到椅子上。
装出一副看书的模样。
这时,李善长和刘伯温一同走了进来。
刘伯温进来后二话不说,直接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说道:“刘伯温叩见大帅,请大帅降罪。”
见到刘伯温见面便拜,还口口声声说降罪,自己也不好再强装严肃,笑着便起身来到了刘伯温的面前,连忙将他扶了起来。
“伯温啊,回来了,回来就好,来来来,快起来快起来,好啊,太好了,来,坐坐坐。”
说完,还对着门口的李善长一招手,道:“来,善长,来,进来坐。”
然后一脸窘态的坐在了刘伯温身边的椅子上,尴尬的说道:“伯温哪,跟您说件丑事,啊,呵呵。”
“咱呢,已经向元廷乞降了。”
“不光如此啊,还向张士诚献媚了。”
“本来咱一条腿都不想跪的,结果现在可好,两条腿都给这帮狗杂种们跪下了。”
说完便尴尬的笑了起来。
可一旁的刘伯温却脸上没有丝毫的嘲笑之意,反而是恭敬的拱手说道:“大帅此举,可喜可贺啊。”
“在下只想到向元廷诈了降。没想到大帅向张士诚也诈了降。”
“大帅所为,真是神鬼莫测。要么就不做,要做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下敬佩。”
朱元璋的脸色在听到刘伯温的话后虽然缓解了一些,可还是不好意思的说道:“你就别安慰咱了,咱这是又骗又降的,丑,太丑了。”
可刘伯温却说道:“大帅,在下记得您不是最敬佩布衣帝王汉高祖嘛?”
朱元璋点点头。
刘伯温则说道:“他呀,当年为了争天下,也做过许许多多丑陋不堪的事情。就说刘邦收彭越那会儿,也曾假意乞降,然后再趁乱进军。最后,则乱其军,断其头。”
听到这话的朱元璋恍然大悟,没想到这刘邦也做过这样的事情。
可是,随后他便又疑惑的看向了一旁的李善长,问道:“先生,您跟咱讲过汉史啊,咱怎么不记得这段啊?”
听到这话的刘伯温脸色一愣。
而一旁的李善长更是有些结结巴巴,仔细回想了半天,也记不得哪里有这么一段,最后勉为其难的解释道:“这,这汉史啊,浩如烟海,上次在下没有讲完,以后会讲到的。”
闻言,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时,门外的二虎走了进来,对着里面的朱元璋说道:“大帅,酒宴已经准备好。”
朱元璋挥了挥手,然后回头看着刘伯温笑道:“伯温哪,咱给你接风洗尘。”
听到这话的刘伯温先是点了点头,随后请求道:“大帅啊,夫人这一路来实在辛苦,在下可否先给夫人请个安,谢个罪。”
朱元璋明白刘伯温的心思,便说道:“嗯,应该,确实应该。”
“这样,善长啊,你跟伯温一起去,一会儿来的时候把夫人也给拉上,咱在那里等着你们。”
刘伯温和李善长齐齐朝着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是!”
走出朱元璋的书房。
二人一同朝着大帅府的后院走去。
感受着天空中降下的丝丝细雨,李善长笑道:“下雨了。”
刘伯温也是颇为感慨的说道:“迎面纤纤银丝落呀。”
一旁的李善长则对道:“当头阵阵雨花飞。”
二人相视一笑。
笑完,李善长便忍不住的问道:“伯温哪,实在是惭愧。你刚才所说的汉高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