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谁说恩公跟咱不是一家人?【求月票(3/6)
而他如今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也无外乎是想要借此利用齐衡之手,来达到整肃军队的目的。
给了齐衡一个整肃军纪的由头和权力。
同时也能借此机会试探一下齐衡的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
他是堂而皇之的将这份权利掌控在手中,还是推脱掉?
亦或者假借推脱之名,却暗中偷偷的掌控着朱元璋的军队。
如此一来,朱元璋便可以清楚的看到齐衡对自己是否有不臣之心。
在刘伯温看来,这便是一个一石二鸟的计策。
不过他刘伯温所看重的齐衡,也没有让他失望。
非常果断的拒绝了朱元璋要将权力全部移交给他的想法。
并且主动的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可以帮助朱元璋去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也可以推脱掉统领军队的权力。
齐衡的这番表现,在刘伯温看来可谓完美至极。
找不出丝毫破绽。
同时也安抚了朱元璋之心。
不过相比于昨日他的所思所想,今日朱元璋说出齐衡是他的小舅子,马秀英的亲弟弟。
让如今整个局势又变得有些扑朔迷离起来。
尽管齐衡如今这个身份使得朱元璋对他的信任又增加了一些。
可在刘伯温看来,这个小舅子的身份还不至于让局势出现颠覆性变化的程度。
只能说让他们两个义军权力最大拥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暂时的缓和。
“伯温兄,到我府中一坐,如何?”就在刘伯温思考着当前的局势时,李善长突然来到了刘伯温的身边,对他说道。
听到李善长的话,刘伯温顿时拱手说道:“善长兄,今日恐怕是不行,伯温还有些事情要做。”
闻言,李善长点了点头。
明白刘伯温这是拒绝了自己的邀请。
至于所谓的有事儿,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如今初到金陵城的刘伯温,能有什么事情需要办?
而他之所以直面的邀请刘伯温到自己的府上去坐一坐,无疑就是表露出了想要招揽刘伯温入自己阵营的想法。
自然也就表明在他说这些话之前,已然想到了如今金陵城内的局势。
明白刘伯温如果想要加入到义军的话,自己和齐衡便是他唯一可以选择的两个阵营。
而如今他之所以拒绝自己邀请,意思也就很明白了,要么是想要加入齐衡的阵营,要么就是想要待价而沽。
当然,以刘伯温的才能而言,想要自成一派,也并非不可能。
只不过如今义军内部的势力基本已经被齐衡与他李善长瓜分完,他若再想在这样的局势下自成一派,难度非常的大,几乎不可能。
不过既然对方已经拒绝了自己的邀请,那他也就不必再强求,否则事情反而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还丢了自己的颜面。
李善长对面前的刘伯温拱手点点头后,便转身离开了。
就在李善长和刘伯温互相之间交流之际,齐衡也从他们的身边匆匆走过。
对于他们二人之间的事情,齐衡只需一眼便看得明白。
只不过不管是这刘伯温还是李善长,如今都还没有达到让他齐衡需要为之费神的程度。
不管这刘伯温到底是加入自己这一方,还是加入到他李善长那一方,对于自己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比于他们两个人,此刻真正让齐衡有些发愁的是朱元璋的态度。
知晓历史的齐衡很清楚,在历史上朱元璋对付那胡惟庸时,不就像今天这样,将大权交给他,任由他胡作非为,最后一网打尽吗?
当然,他与胡惟庸之间还有很大的差别。
最起码他敢保证,此刻的朱元璋对于他还没有任何的杀心。
这不仅仅只是个人情感上的保证,更是当前大势所需。
如今的安封路就掌握在他齐衡的手中,哪怕他此刻来到了金陵城,对于安丰路境内的一切,他也是了如指掌。
甚至哪怕他将安丰路的统辖权力交还给朱元璋,他对于安丰路的掌控也会有一丝一毫的衰减。
同时也包括安丰路境内的军队。
因为在这长达三年的时间内,整个安丰路的政治军队全部都是由他直接掌控的,中间没有朱元璋任何的事情。
这一点相信朱元璋也是非常清楚的。
如今的他如果没有了安丰路的支持。
哪怕他如今麾下的地盘要比往日大很多,还包括了金陵城在内。
但对于他的势力而言,一旦没有了安丰路,将削减一大半。
因为此时朱元璋麾下的绝大多数地盘依旧还在依靠着金陵城的财力物力所支撑,其余的地域城池还没有达到可以回馈他们势力的程度。
而这便是朱元璋不可能在此时对他动手的大势。
毕竟如今整个天下还没有打下来,外界还存在着无数的义军诸侯以及朝廷。
只要朱元璋不是一个傻子,就不会在这个时候与齐衡发生内斗,使自身的实力和战斗力造成极大的削减。
而今日所发生的一切,在此刻齐衡想来,不过就是朱元璋想要让自己帮忙整肃军纪和吏治的一个由头罢了。
当然不可避免的也有试探的意味。
同时也未尝没有借这个机会,让齐衡与他麾下的军队彻底对立的意思。
因为接下来齐衡要做的事情,是会触及到那些军队将领们利益的事情,同时也包括了其余那些城池主政一方的官员们。
这样一来,朱元璋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让齐衡与这些人彻底的划开界限,也让齐衡断绝了日后取代他朱元璋的根基。
哪怕如今的安丰路治理的再好再强,也不过只是一路之地罢了。
齐衡所掌控的嫡系官员和将领也不过只是安丰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