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 冲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千零三十章冲阵!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秦、聂二人只能以双手抵挡,两记重击,将二人击退。  

两人退了有十数步才拿住身形,抬头一看,却是先前在空中被聂云虎形击退的二人。  

按理说,聂云虎形一击,乃是至刚,即便是大宗师也不敢生受。  

但是!  

从二将金瓜锤打出来的力道,便知二将并未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不待秦、聂二人明白过来,被打入地表的八将纷纷从土中起来,一抹嘴角之血,举兵又上,一展凶悍之气!!  

顿时,形势急转直下,秦、聂二人陷入十将围攻之中,凶险万分。  

一旁,铜虎不明所以,大惊道:  

“挨了聂师兄一击,还能生龙活虎的,见鬼了?!!”  

“是甲胄!”精擅掌法的石破天给出了答案。  

除非是隔山打牛的那种掌力,江湖中人要单纯以掌力击破甲胄,基本上都要是宗师层面的高手。  

并且,越是装备精良的军队,其甲胄内还有衬垫,优秀的甲胄甚至可以防‘火器’。  

当然,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火器的,如果可以有的话,向天笑早就用生死门兑换了。  

注视着场中,君不悔皱了一下眉,拍了一下铜虎的后背,意思是让其上去支援。  

就在此时,屋中忽然响起向天笑的声音:  

“本派武功,以调谐阴阳为固,以壮五行为本,外表四象,功盖万法,然!万源归宗,始为一体!”  

斗场中,秦、聂二人同时一震,互视一眼后,两人交叉换位,各自身上真气暴涨。  

只见!  

二人左右手一握,剩下的手一齐拍出!  

以二人为中心,一阵汹涌的气浪排开,把十将包围圈打破。  

一步蹬出,二人又是同时后退一丈来远。  

仍然是两人各用一手相握,空中的一手同时拍出!  

突地!  

一股极为暴烈的气劲冲出,只在一瞬间就把十将卷入,气成旋风,风中隐约有惨叫,却是瞧不真切。  

仅仅是目睹,风中逐渐染红,那是鲜血之色。  

风停下!  

全场上万禁军齐齐抽了一口冷气,其声巨大!  

声中带着无尽恐慌!  

除了一大滩鲜血将土地染红,就只有甲胄残片,竟然不见十将肉身踪影!!  

挫骨扬灰,尸骨不存!  

一半人看着秦、聂二人瑟瑟发抖,一半人却是看向了破败的小屋。  

天下第一狂,向天笑仅仅只凭寥寥数语,就能让门下弟子使出如此凶厉的招法,实在是鬼神莫测。  

正在屋中给卑弥呼疗伤的向天笑,通过谛听神功,自然知道外面的情形,嘴角微微上翘。  

讲实话,昆仑派上万弟子里面,目前仅有云中七剑中,黑白双剑楚玉祥与上官倩儿能做到心境互通、真气相融。  

换上一对昆仑弟子,怕不是一句话就能点醒的。  

首先,秦、聂二人做为昆仑派内门精英,悟性自然没得说。  

其次,聂云学的是虎鹤双形,原本就是刚柔并济的功法。  

秦阳也是仿如,能自行将水石二老加蓝冰的功法融合,此对内力的操控还在聂云之上。  

最后,二人虽有组合之名,实则甚少合手。  

经向天笑一提醒,两个精擅阴阳功法的弟子合并一招,实则是水道渠成之事。  

很简单,昆仑派功法大多出自生死门,万法归宗,是为同源!  

“混蛋!”  

一声大吼,响自姬承畴。  

但他完全是色厉内荏,姬承畴真的怕了。  

不过,他还是相信,他有上万训练有素的禁军,就是后天高手来了,也是不怕。  

“全军靠拢,前军出击,格杀无论!!”  

姬承畴大声下令。  

包围的兵士朝着姬承畴所在中军靠拢,前军开始朝昆仑派压来。  

这是放弃包围了?  

屋后的邪马台蒙面人也是查觉,这就来到前面,白衣蒙面人问道:  

“可要帮忙?”  

君不悔不置可否,邪马台毕竟是外人,仅仅是对左右道:  

“两位师弟,随我冲阵!”  

萧十一与石破天应了一声,分左右随在君不悔之后,朝着前军三千禁军冲去。  

不是君不悔托大,只带两位师弟,他还防着邪马台一干高手,才把铜虎等人留下。  

也千万不要迷信什么万夫莫敌,万夫莫开!  

那只是形容。  

三千人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1平方米站立4人,两个奥运标准泳池可站立10000人,一个足球场可站立28560人。  

三千人相当于是两个篮球场的士兵。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训练有素的三千禁军,绝非君、石、萧三人可敌,即便胜也是惨胜。  

君不悔自然不可能如此无智,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目标只有一个——姬承畴!  

甩手就是星罗神鉴功,非是为了伤敌,君不悔只是想阻敌一阻,主要还是三千禁军中的弓弩手太过烦人。  

果然!  

三千禁军还没从秦、聂二人的‘凶残’中脱离出来,再一见星罗神鉴功之玄妙,军势霎时为之一驻。  

原本不可能在禁军中发生的事,发生了。  

前面一停,后面一推,军阵混乱。  

石破天当仁不让,脚下发力冲到最前,双掌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