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武道印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八百六十九章武道印证大静金刚功,昆仑派练体神功。  

要说昆仑派这门功夫最厉害的,不是向天笑,更不是石破天。  

而是,阳逍的夫人,悍娇虎申屠娇娇。  

因为,这门功夫原本就是从神猪门《吞食金刚》功兑换而来。  

而申屠娇娇的父亲又是神猪门的人。  

麻鹰对石破天的惊艳表现所震惊,抽了一口冷气道:  

“破天这小子要逆天呀,如此年青就练到了这般境界。”  

蝙蝠更是连忙向申屠娇娇问道:“大姐,破天这门功夫是不是练成了?”  

申屠娇娇看着场中,似乎还有一些不满意道:  

“对方剑未折断,他还差得远!”  

麻鹰、蝙蝠同时一惊,前者小声道:  

“大姐,妳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要求不高如何能攀登武道”申屠娇娇沉声道,猛的一转身,把麻鹰、蝙蝠的耳朵一拧,拉近喝斥道:  

“到是你们兄弟,千万别被后辈弟子赶上了!!”  

擂台上。  

明福长身而起,将剑倒提,转身到擂台边上,朝着全场拱手道:  

“今番之战,明福认输!但是…”  

将自己的剑抬起,剑尖向上,明福朝向石破天,朗声道:  

“无关胜负,明福只想印证心中所学,不知师弟可能答应明福这个无礼的要求!!”  

石破天双手一抱,朗声道:  

“师兄一心向武,破天愿为师兄作试金之石!”  

场下,掌声一片。  

昆仑弟子亦是鼓掌,如果先前对明福耍心眼计赚石破天还有微词,现下也是烟消云散。  

身为武人,当时时以武道精进为首要,明福此举不愧为习武之人。  

两人拉开距离,准备再次比武。  

此番无关胜负,仅为验证武道。  

而昆仑派大比的最终目的,亦是如此。  

就在此时,一个人影从观台上落下,却是六合童了中一人,就听其朗声道:  

“奉掌门真人法旨,特为清福观明福师兄送上‘龙丹玉露’一枚,以助内力恢复。”  

全场再度哗然!  

昆仑灵丹,响誉武林。  

昆仑派现有丹药,在场之人都是耳熟能详,乍闻一款新的丹药名,并且是还能回复内力。  

一时间,议论纷纷,各种羡慕的眼光就朝明福道人手上落去。  

接过‘龙丹玉露’明福也有一点激动,光是闻着丹药异香便知不凡,其功用绝不仅仅是回复内力这么简单。  

朝着观台半跪,明福朗声道:  

“弟子明福,谢过向师叔!!”  

明福的师父静福真人,不论年纪、辈份都在向天笑之上,同又是玄真一脉,当向天笑的师兄那都是吃着亏的。  

观台上。  

静福真人起身面对向天笑拱手致谢,后者回身答礼。  

转过身来,静福真人来到擂台边上,朗声道:  

“汝等印证武学,当不受束缚,各展所能;石少侠心存仁厚,于武道大有脾益,但也不可过于受仁心束缚,须知天生自我,自有天地。”  

石破天明白静福意思,就是告诉他什么都可以施展。  

同时,也是在点拨石破天,有武德是好的,但如受武德束缚就会阻碍自身,需要顺其自然,自成宇宙。  

静福这一番话,乍听之下简单,却是蕴含极深的道家之理,不仅石破天受益,在场诸多高手都是闻之点头,更有拱手相谢者。  

对着观台上躬身到底,石破天朗声道:  

“谢前辈指点!晚辈谨记前辈教诲。”  

比武再度开始,不!已经不是比武了,是双方各展所学,印证武道。  

便见,明福道人全身真气激荡,整个人气质立变。  

三道圆环剑气,绕环周身,发须被劲风鼓起,惊的擂台边上围观之人纷纷后退,怕被殃及池鱼。  

那厢,石破天却是没有使出九天应龙神掌。  

左腿下曲平蹲虚坐,右脚前出伸直足尖点地。  

左手收于胸前成爪,右手五指张开似如龙爪直伸!  

真气激荡之间,但有一声龙吟从石破天口中冲出。  

刹时间,从石破天身上升起金鳞之异象。  

金鳞更是化为一只硕大的龙爪形态。  

顿时,全场雷动。  

昆仑派绝学——龙爪手!!  

有对昆仑派相熟的武林人士,立马叫出声来:  

“是龙爪手,无坚不破的龙爪手!!”  

“值了值了!老夫千里赶来,能见到龙爪手,便是值了!”  

“是向真人的龙爪手,我的天呀!!真的是龙爪手呀!!”  

“听说这龙爪手,向掌门是轻易不会施出,今日得见,不虚此行!!”  

各种惊叹声起,可见这一门向天笑非生死之敌不用的龙爪手,在武林中有多大的名气。  

昆仑派除去掌、拳以外,手上的功夫不少,但真能堪称世间绝学的,已被人所知的,却是不多。  

天下至刚,龙爪手。  

万法至妙,三无三为手。  

刚柔并济,七绝盘丝手。  

防不胜防,迷花点穴手。  

龙爪手,向天笑将其授予了石破天。  

三无三为手,是言青书的看家本领。  

七绝盘丝手,是君莫愁绝学,君不悔从其处学来。  

迷花点穴手,据昆仑弟子讲,见大师兄言青书用过,也见五师兄君不悔施展过。  

具体传了何人?怕是只有向天笑一人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