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西施馄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侯师傅将一面蓝色的旗子插在王珏身前的灶台上,蓝旗代表晋级。  

场边的观众们见状,立即议论起来。  

“第一个通过的竟然不是首轮获得满分的那三个人之一,而是翡翠饭店的王珏。”  

“这小子的作风一向都很稳健,不会出什么错,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个,但进入最后的决赛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这翡翠饺子恐怕是翡翠饭店的招牌菜之一吧,否则一向稳健的王珏不可能是第一个完成的。”  

......  

王珏暗自松了口气,已经确定进入下一轮的他连忙将目光投向另外几名竞争对手。  

金宴的谭宇正在拉面,桌子上还摆着几样奇怪的器具。  

凤栖楼的樊虎一手扣着耳朵,一手按着锅盖,锅里正在煮着什么,咕噜噜的冒着热气。  

再看看...嗯,再看看第一轮获得满分的陈墨吧,咦,他才开始揉面啊,时间会不会不够呢。  

陈墨先用沸水将精面粉烫至六成熟。  

面粉遇热后立即团成一个个黏稠的面团。  

然后再放入凉水揉匀。  

这样不成规矩的面团就被揉到了一起,变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大面球。  

接着,陈墨将揉好的面切出20个面剂,擀成大约2毫米厚的薄面饼。  

将其中10个面饼逐个刷油,另10个面饼与刷好油的10个面饼摞在一起,再擀成薄面饼。  

“奇怪,他这是在干嘛,既然要擀成薄薄的面饼,为何还要费这么多事?”  

陈墨奇怪的行为引起了王珏浓厚的兴趣。  

将擀好的薄饼上铛,用中火烙。  

时间仅剩下5分钟了!  

陈墨拿出了一个土豆和青椒,娴熟的切起了丝。  

“哎呀,大哥哥怎么又开始切土豆和青椒了,他是打算做青椒土豆丝吗?”倪帅看着时间,焦急的不行了。  

“真是搞不懂他...”徐明现在也发现,对于陈墨的烹饪手法,自己竟然常常摸不准头脑。  

就在这时,突然有两人同时举手示意自己做好了!  

赵玲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陈墨,心里焦急不已。  

鸭子还在烤着,薄饼还在烙着,青椒和土豆还在切着...没有一样看起来能完成的,真是太危险了。  

同时完成的是金宴楼的谭宇和凤栖楼的樊虎。  

洪师傅先来到凤栖楼的樊虎这边。  

“你做的这是...馄饨?”洪师傅问道。  

“这个自然,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馄饨,我叫它西施馄饨。”樊虎“妩媚”的一笑,连洪师傅都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身为主持人的赵玲在旁边闻了闻,清色的汤底,一颗颗浑圆的馄饨浮在汤里,能够闻道隐隐的香气。  

“这香气...”赵玲一眼看到了摆放在台面上的花瓣干。  

“原来是花瓣的香气。”  

“没错。”樊虎将长长的头发往身后一甩,把这碗馄饨举起来,呈给洪七,嘴里说道,“大家都知道,西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以这样的美女为名的馄饨自然缺少不了花香的味道。在每一颗馄饨里的馅料里,我都添加了干花瓣,透过面皮吸入水分的干花瓣,会在馄饨里活起来,花香则会充满整个馄饨。”  

说完,樊虎将馄饨向前一伸,说道:“洪师傅,请睁开眼睛,品尝一下。”  

“我早就睁开了...”  

樊虎:“...”  

洪七拿出筷子,夹了一颗馄饨放进水里,一口咬开,肉香、菜香、花香瞬间布满了口腔。  

“这是玫瑰花瓣...”  

又夹了两颗馄饨放进口中。  

“这是菊花的花瓣...嗯,这一颗是茉莉花的花瓣...”  

和王珏的雄鸡翡翠饺子一样,洪七也只吃了三颗西施馄饨。  

“这个味道还可以,用新鲜的猪肉和蔬菜制成的常规馅料,再在每颗包裹的馅料里添加上代表美人香气的不同花瓣,很有心思。那么我问你,你这道西施馄饨,是如何体现包容的主题呢?”  

樊虎面带微笑,朗声说道:“自古红颜多薄命,西施虽然是中国古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但天生命运多舛,在越国沦陷的时候,被越王勾践献给了吴王,之后越王卧薪尝胆打败了强大的吴国,西施重获自由。正是西施的包容,诱惑住了吴王,使得越王可以养精蓄锐,最后一举复仇成功。而我所做的馄饨,里面包裹了不同的馅料,也是包容的体现。”  

洪七点了点头,说道:“用古代的美女西施来体现包容的主题,将历史与料理结合到了一起,这道西施馄饨所体现的包容的确很棒。”  

“嘿嘿嘿。”樊虎得意洋洋,心想蓝旗已经是我的囊中之物了。  

场边的樊虎啦啦队们甚至已经提前庆祝起来了。  

“樊哥哥,你是最棒的。”  

“我们支持你,你一定是冠军。”  

“西施再美,也美不过樊哥哥。”  

......  

“不过,这道料理并不能获得通过!”洪师傅的话让在场的人们大吃一惊。  

樊虎的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  

“洪...洪师傅,你是不是搞错了,我的料理怎么会无法通过呢?”  

“是啊,洪师傅,樊虎厨师的这道料理,很贴合我们第二轮的两项主题呀?”萧峰也立即向洪七询问。  

“怎么会这样啊,虽然这个樊虎娘的有些令人讨厌,但我觉得这道西施馄饨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