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医者仁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伯叹了口气说:“现在,只知道他还没死。”  

陆小虎道:“请郎中了没有。”  

梁伯说:“已经去请了。”  

很快,何大夫就被请上了山。  

除了山上的人,何大夫是唯一一个知道希月岭事情的外人,他也非常愿意帮助这里的人。  

房间内,陆小虎等人坐在桌子前注视着何大夫的身影,他正在给青秋寒诊断。  

青秋寒躺在床上,他气息十分虚弱,心脏跳动的也很是缓慢,他能感觉到自己心脏跳动的速度,几乎和他呼吸的速度一样,但每一次的呼吸,五脏六腑都会带来剧痛。  

现在,他需要休息,也很想休息。  

他以前从来都没感到累过,疲惫过,可是现在他突然觉得他好累,好疲惫…  

慢慢的他就昏了过去。  

何大夫直起身子,他轻叹一声,道:“如今寒大侠旧伤加新伤,导致经脉逆转,气血错乱,肋骨断裂,心脏受损,情况…十分危险啊。”  

陆小虎听出了李大夫的意思,他急忙问:“没办法了吗?”  

何大夫摇摇头说:“小医治不了这么大的病,要想治他,还需进城到“济世馆”找孙大夫才行,不过等到了济世馆寒大侠估计…也就断气了。”  

他现在真的已经不行了。  

何大夫口中的济世馆孙大夫,大家都如雷贯耳,在江南,孙屈的医术是数一数二的。  

此人医术十分高超,治的了头疼发热,也治的了疑难杂症,给穷人看病从来不收钱,在江南名誉远播。  

青秋寒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可这大白天的又怎么去济世堂,说不定六扇门的人已经在附近了。  

陆小虎急的乱转,他已经没有办法了,但他必须救青秋寒。  

时间紧迫,陆小虎不敢耽误,他必须要下决定。  

陆小虎抬起头就道:“找几个人,把他装进袋子里,马上出发!”  

他要把青秋寒装进口袋里扛去医馆,这样别人就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了。  

他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几乎同时,陆小虎整个人就冲了出去。  

他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了。  

很快,房间里就进来四个年轻力壮的人,他们直接把青秋寒装进黑口袋扬臂而去,迅速果断。  

留下的人,沉默着,没有一个人说话。  

他到底能不能活?  

没有人知道…  

一行五人很快就来到山脚下,由陆小虎带头,直奔“济世馆”而去。  

几人轻功都很好,脚下个个生风,衣卷尘土,在城中一排排坐落有致的房顶而行,如同强盗般直接翻墙进入“济世馆”的后院。  

几人落稳脚,没有东张西望,也没有躲躲藏藏,如同进自己家一样直接进入前厅。  

前厅内,空荡荡,只有一个姑娘正在整理药材,姑娘身穿素衣髻盘凌虚,蛾眉舒展,自若的神情看上去既不俗又貌美。  

她正是孙屈的女儿,名孙琪。  

见到几个陌生人杠着一个大口袋突然出现,孙琪惊了一下,但随即就反应了过来。  

这样的事情她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都是不能露面的病人,他们不会见死不救,但这样的人治病,收费会很高。  

陆小虎几人一进来,立马关窗闭门。  

“孙大夫呢?”  

孙琪说:“我爹采购药材去了,还有三天才能回来。”  

说着,她把几人引入一间病房。  

青秋寒被放到床上,孙琪拿起他的手,表情瞬间就沉重了起来。  

因为此人的手,已经冰凉了,她赶紧把手伸进青秋寒的衣服内,去摸他的胸口。  

幸好还有温度。  

不过已经不在温了,这个人已经迈入了鬼门关。  

孙琪给青秋寒把了下脉,缓缓说:“能不能救的活,只能试一下。”  

眼前的这个病人,已经迈入了鬼门关,如今父亲不在,她没有丝毫把握。  

几人没有说话,陆小虎也没说话,他现在已经尽力了,也别无他法了。  

能不能活,只能看造化了。  

孙琪拉开青秋寒的衣服,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他的胸口塌陷一小块,两根肋骨顶着肉皮,已经完全断了。  

陆小虎知道,这肯定是风无痕对着青秋寒的心脏一指戳进去的。  

孙琪点了青秋寒几处穴道,右手用力在他胸口一锤,三道细长的银光破体而出。  

孙琪左手凌空一把抓住,是三支箭的箭头,从青秋寒后背射进体内的。  

只听“叮叮叮”三声脆响,三寸长的东西落到盘子里,发出金属与瓷器的碰撞声。  

陆小虎这才看清那是什么东西,那是——穿云箭。  

穿云箭,是六扇门内的独有武器,兵器属冷,是三大冷兵器之一。  

这种东西,只要灌入元炁,箭就会长眼睛,在箭被射出以后,箭身就会和箭头进行分离,达到可怕的射程,而且箭被射入体内后不能从伤口取出,只有从另一面取出,穿云箭真正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  

从另一面取出,这样造成的伤势往往要比射入还要严重好几倍,要不然就只有留在身体内。  

见到穿云箭,陆小虎瞬间就呆住了,逃跑时,青秋寒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激烈战斗,让他难以想象!  

孙琪转身看了陆小虎一眼,语重心长的说:“我没能力救他,要想救他,需要等三天,我爹来了才行。”  

陆小虎见孙琪老是看他,就问道:“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