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乞仔细观察了一下双山,进入双山的弟子,大部分都是男女同行,还有说有笑,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说好的百门弟子,在成为内门弟子之前,不能那个那个吗?  

为什么会出现此种场景呢?  

忽然之间,林乞又想起了之前自己进入沧浪山,前往测灵殿的测试结果。  

上面有一个仍存纯阳的字眼。  

这一点,林乞可记得很清楚。  

这个对百门弟子算是一个限制。  

对于花花草草,虽然林乞着实有些喜欢。  

但如今尽量早去雾隐苑,早点安顿下来,剩下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于是,林乞也没有留恋,脚步跟上唐阳松,继续朝前走去。  

地磐苑被这条万磐道分为两部分,自然是由两个大门作为入口。  

林乞和唐阳松前往的,便是其中之一。  

花费了一段时间。  

唐阳松和林乞便到达了地磐苑的大门口。  

林乞抬头微望,正是一座气势雄浑的石门。  

这座山门和劫兵苑的结构有些相似,横跨着整一个峡谷两边,只不过样子却有很大的差别。  

这个石门,两边分别立着一个身形壮硕的的人形雕像。  

这个雕像极高,看起来极为的高耸,左手拿着玄锤高举着,右手拉着石雕的玄炉,整个样子就是一个人打铁的动作。  

这两个石像便是石门的门框。  

中间的门梁是一个横亘峡谷的岩石条。  

上面看起来极为的不均衡,但却是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大字'地磐苑'。  

这种构造倒是让林乞想起了地磐苑的玄器坊。  

玄器坊出产的玄器,尤其是高品玄器,在整个石灵国中都饱受赞誉、  

就像之前那名玄器坊的内门弟子所说,玄器坊出产的玄器放到沧浪山之外,都是极为抢手的存在。  

而在这个地磐苑的大门对面,同样有一个驿站。  

在万磐道之中,唐阳松和林乞聊了几句,便离开了。  

大致意识还是让林乞小心战斧今这个家伙。  

战斧今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  

送走唐阳松后,林乞拿起准备好的地图,确定了路线后,便朝着地盘苑下面的驿站而去。  

这里距离雾隐山直线距离,至少有一百公里。  

若是仅仅依靠自己步行的话,不知要多久的时间。  

但租借一只三品灵兽,需要十点贡献点,这点林乞还是没能狠下心。  

毕竟,如今的林乞宗殿贡献点只剩下十三点。  

若是直接租借飞行灵兽,花费十点,林乞心中难免还是有一些犹豫的。  

不过,租借一只二品灵兽,只需三点贡献点,林乞还是可以接受的。  

二品灵兽估计要花费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同样可以到达雾隐苑。  

而如今距离中午时分,还有一段时间。  

在西北区域,通往浪峰道的这条大道之上,各大山门的百门服饰都不尽相同。  

其中人群中,有一个穿着灰白色简袍,带着淡黄色面纱的一名女子。  

她回望了一眼身后,除了人影还是人影,不由地埋怨了一句:“这个妮子非要去双山,我还赶着去劫兵苑呢!真是的,以后再去也不迟啊....”  

话音刚落,她无意之间的一撇,看到不远处的林乞侧脸。  

一下子,不知道为何,她忽然愣住了。  

以往种种的记忆涌现在她的脑海之中,最终化为眼眸中的一抹笑意。  

她错过人群,几步朝着林乞所在的方向而去,扯着小嗓子道:“林乞!”  

声音脆响,有种娇气的味道。  

周围的百门弟子纷纷一顿,将目光停留在带着淡黄色面纱的女子身上。  

这些百门弟子随意看了一眼,然后皱了皱眉,便继续朝着前面走去,显然并不是叫他们。  

但是这么多目光的注视,还是让这名女子脸色有些紧张,但心情还是极好。  

这个暗月桌虽然形状和大小和宗门的一模一样,但此时当林乞的外门令牌放进去后,桌面竟然出现天河奔涌的水面,看起来极为的逼真。  

等这名内门弟子将外面令牌取出,交给了林乞,仅从外表上看,并没有任何的异样。  

只不过林乞在检查外面令牌之中,感知之下,可以感觉到里面存在这一缕气息。  

这缕气息和天河很像,给林乞一种浩大的感觉。  

唐阳松和石破都完成测试后,林乞等三人答谢了一句,便缓步离开。  

林乞手中的御兽镯微微摇动,丹青鹤庞大的身躯便跟在林乞等三人的后面,准备踏上三阳桥。  

刚才那名内门弟子的告诫肯定不是张口就来,有一定的隐情,自然不可能骑着飞行灵兽跨过天河。  

林乞走在微斜的三阳桥上,脚底撇哒撇哒。  

林乞侧头看了一眼唐阳松,有些疑惑道:“这天河有什么特殊不成?我感觉外门令牌中,似乎多了一缕气息,这又是为何??”  

一旁的石破同样将脑袋转向了紧靠着三阳桥的唐阳松。  

毕竟在石破眼中,唐阳松是出自于千山郡的家族子弟,相比之下,必对沧浪山了解不少东西。  

唐阳松看着天河,手指划过三阳桥的护栏,有些感叹道:  

“天河之水是从沧浪峰顶部顺流而下,蕴含着极为庞大的力量,而沧浪山门之所以如此灵气浓郁,和天河也密切相关。  

若是没有那一缕气息,你我也不可能在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