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驿站(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弯弯绕绕,直接奔向了三阳殿。  

一路上,绕了过了几座山,过了几座桥,在半个时辰的时间,赶到了距离沧峰道十公里左右的地方。  

三人脸不红气不喘,看着位于三阳山顶端的三阳殿,眼里透露着期待。  

武者的体魄,即便绕了很久,走了许多路,但对于这种消耗,即便是觉醒境修为的武者,也没多大的承受压力。  

三阳山并不高,在林乞的眼中,只不过两三百米的高度,只不过占地面积极大。  

林乞甚至可以在山脚下,看清楚三阳殿的牌匾,和林乞认知中的宫殿,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正对着殿门的便是依山而建的一排排石阶,周围树木丛生,一直蔓延到三阳殿。  

而石阶的宽度差不多在二十米左右,石阶上来来往往的外门弟子有很有,其中许多都穿着灰白色简衫,看起来干净十足。  

想必这些衣衫应该就是沧浪山外门派发的宗门服饰?  

与林乞在青古镇的打扮,穿着一身青色长衫,这种灰白色简衫,显得更为简洁一些。  

林乞在山下站定,瞄了一眼石破,不久前,自己已经停止了与石破的争论。  

倒不是,自己讲道理,讲不过他,而是石破似乎认定了他那套理念,对于林乞的理念似乎不认同。  

只不过,石破倒是让自己认清楚另一面——这家伙吵架估计是一个好手!  

想到此处,林乞摇了摇头,转身朝着三阳山对面的一处驿站看去,眼神倒是认真了几分。  

尽管脑海中对于三阳区域的驿站有所了解,但此时亲眼看到,心中还是有些极为惊讶。  

驿站距离林乞所在的位置,足足有数百米的距离,而驿站前便是一处密林。  

一驿站的门口为中心,分为六个宽敞的大道,将密林分为七个部分,各种骑行怪状的灵兽载着外门弟子从大道中奔驰而出,朝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六条大道由驿站大门前,成一个扇形,朝着外面延伸。  

正对着驿站大门的那条大道,有一个高大的拱门,写着驿站两字。  

就这不过三四个呼吸的时间,林乞就看到不下于十只二品灵兽从自己眼前闪过。  

虽说二品妖兽要比一些外门弟子修为还要高,但显得都极为温和,任由其外门弟子骑在上面。  

有些二品灵兽背上坐着也不下于两个或者三个外门弟子。  

林乞对于眼前这一幕,细细的观察下,发现一个共同点。  

这些骑乘灵兽的外门弟子,手腕上都会带着不同形状的御兽镯,在轻微的响声驱动下,这些灵兽似乎极为听外门弟子的言语。  

和之前林乞在青古镇中对于丹青鹤的所见所闻,以及章寒一路上对于丹青鹤的驱使来看,想必御兽镯便是沧浪山束缚这些灵兽的手段。  

以免发生一些恶性的事情。  

就在林乞深思的时候,一旁的石破看着林乞在观察周围的情况,低声道:“这些东西等以后有空闲,有的时间看!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去三阳殿完成测试,我可不想耽误一刻钟的修炼时间!”  

说罢,石破便踏上石阶,一步步朝着三阳殿而去。  

沧浪山外门三阳区域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暂时的容身之所。  

沧浪内门的六大山,才是他真正心驰神往的地方。  

张炳亥看了一眼石破的离去的背影,对着林乞,憨厚地笑道:“还是快走吧,不然天黑了,连一个落脚之地都没有。  

可别刚到沧浪山第一天,就要在三阳外门游荡!”  

张炳亥便随着石破踏上了石阶。  

林乞留恋地望了一眼密林中的驿站,只能安耐住心里的想法,转身走上了三阳山。  

自己方才看着几名外门弟子骑着一品灵兽或者二品灵兽,心中就有些发痒。  

要想,开车和坐车的人,亦或者在车外面,看着别人开车的人,那体验肯定不一样。  

能找一只妖兽作为一个拉风的伙伴,一直是林乞成为一名武者,心心念念的事情之一。  

不过,以后多的是机会去驿站。  

三阳山并不高,林乞踩在石阶上,目光并不是朝着三阳殿看去,而是看着山下的风景。  

此时的林乞站在三阳山的半山腰上,回头一望,便看到驿站极其庞大的占地面积,一些若隐若现的灵兽身影划分不同的区域在一片空地之上走动。  

然后,林乞见目光转向别处,几乎所能看到的山峰之上,除了树林意外,便是成片的房屋建筑。  

微薄的雾气从林乞身边游过,深吸一口气,一股极其微凉的感觉,油然而生。  

林乞看着眼前的场景,欣赏了一番,嘴角微裂,转向了人流不息的三阳山石阶之上。  

在行进的途中,林乞念头一动,几行小字出现在眼前:  

生命能:2360  

灵气:120/120玄()  

念力:15/15元()  

生命之力(觉醒境):10点生命能可以转化为1毫升的生命之力。  

额外:摄取(处于生与死之间的生命会释放生命能)  

林乞看着“2360”的数字,不自觉地看向了暖暖的阳光,心中有些郁闷。  

之前离开青古镇之前,自己没记错的话,应该就是两千一百八十点生命能。  

而在赶路途中,依靠每天晒太阳一个时辰,就可以获得一点生命能。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了魔崽子的魔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