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布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星集团董事长李见锡到来,星海集团总裁周晨面见。  

双方商谈过后,确定了初步合作意向。  

星海集团将会从四星公司采购大部分液晶屏,第二供应商会从国内厂商中选择。  

四星的液晶屏质量和性能不错,与四星合作,主要是双方本来就是合作对象。  

四星手机全球销量最大,从星海集团采购手机芯片,交易额达到一百多亿美刀,总不能不让对方从自己身上赚回点钱吧。  

接下来一段时间,周晨面见了电脑主板、硬盘等厂商高层,与这些厂商之前并没有合作过,连与哪家厂商的合作意向都没有定下来,但也透露了硬核要求:质量、检验率和零缺陷。  

品牌越响,对质量要求越苛刻。  

特别是质量,星海集团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自家卖的东西出了质量问题,客户不会骂零部件供应商,只会骂星海集团。  

除了供应商厂商,各省柿ZF也表态欢迎星海集团来投资。  

让担忧的是,星海集团要到其它省柿投资,以为是对他们不满。  

总投资规模达到两千亿元,有一大部分投资是在其它省份,并不是在H城。  

与周晨一番沟通之外,表示理解,只能叹气留不下,幸好科研还是放在H城。  

沐阳这边,已经把工作重心放到电脑项目这边。  

他把电脑的设计任务交给员工负责,而他主要把构架(逻辑算法、指令集、设计框架)和核心线路图解决就行。  

星海集团的手机芯片、汽车芯片和电脑芯片的构架有很多是一样的,是可以通用的,他省了很多功夫。  

等项目组的设计师设计出来,他再审核,设计实在不行就进行大修改,甚至自己设计。  

时光如逝,  

几天后,日。  

新任电脑项目组技术经理张政波来到董事长办公室,向沐阳汇报工作:  

“董事长,这是准备研制电脑的技术方案,请您过目。”  

“好的,我看下。”  

沐阳接过十几页厚的技术资料,打开审阅。  

这只是大概的一个技术方案,还不是详细的技术说明书。  

方案中,星海集团计划研发三款电脑,三款笔记本电脑,然后在这六款的基础上延伸系列。  

电脑统一命名为“紫星”,笔记本电脑称为“蓝星”,各级别目前分别为、C3。  

这里的“C”,指的是简写意思,其实跟鹰特尔型号名称“i”是一样的意思。  

C1最低,C3最高,未来更高级别还会出及以上。  

笔记本电脑由于其它零部件要求空间小问题,其其实就是压缩版本,哪怕同为C1同一代同一系列,性能略差。  

名称:紫星适用类型:台式机系列:紫星代系列主频:  

核心/线程:十六核心/二十四线程制作工艺:7纳米最大频率:  

三级缓存:  

热设计功耗:  

名称:紫星适用类型:台式机系列:紫星代系列主频:  

核心/线程:六十四核心/一百二十八线程制作工艺:7纳米最大频率:  

三级缓存:  

热设计功耗:  

六款性能参数设计要求是这样,但最终量产能达到什么水平,这就很难说了。  

按照紫星的性能,已经达到年到年市场上顶端级别了,市场售价八千元到一万元之间。  

至于紫星,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六十四核心的芯片。  

对比目前鹰特尔的,酷睿七代是在年上市,低中高款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酷睿、酷睿和酷睿。  

i9目前还没有上市,后世是在年上市的,沐阳估测对方已经研制出来了。  

如果星海集团加入市场争夺蛋糕,鹰特尔也不得不提前把更先进的上市,直接逼出后世年才出来的第九代代表、、和。  

现在,星海集团的计划是,C1价格同位的竞争对手对应、C2对应、C3对应。  

而且,C1的工艺制程还是7纳米,对方才是14纳米。  

C1是十六核心,而后者是八核心。  

另外,架构也比鹰特尔酷睿好。  

所以,性能方面,C1就比强很多。  

但是,价格却跟对方相差不大。  

不,在沐阳的想法中,C1定位应该在两千多,如果按照性能来对比的话,那就是丧心病狂的廉价!  

本来可以卖八千元以上,现在只卖两千多。  

星海集团利用高性能芯片,价格却低很多,其实就是不想让鹰特尔活下去。  

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捣乱市场的做法。  

但是,凭什么定价要按照鹰特尔的来!  

凭什么要走在别人屁股后面!  

我就是不按套路走!  

让对方无路可走!  

自己已经大批量生产7纳米了,也没有必要再生产14纳米和28纳米吧。  

如果按照目前市场的定价来,C1就能卖八九千元,那是高端机甚至发烧友才买,星海集团还卖个屁。  

如果C1综合成本仅有几百块,卖两千多是没问题。  

并不是它值八千,甚至更多,就要求那么卖。  

星海集团的科研成本低,硅片良品率极高,生产效率高,成本比同行要低许多,现在生产一枚手机芯片星光01的综合成本就几十块钱而已,更好的手机芯片星辰01一百出头。  

只要量大,紫星的综合成本几百块钱是可以的,甚至低到一百多块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