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以退为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肃不情不愿的离开了,杨凡看了看众人,颇为忧虑的问道:“适才文和所说,我救出百官功德一件,可诸位,这些人日后如何安置呢?”  

大伙都皱紧了眉头,一时间,厅中寂然无声,落针可闻。  

这可是个棘手的大问题。  

如果天子也被救出来,那一切都不是问题,杨凡可“奉天子,号令四方”  

可现在,天子在南阳,百官却在关中。  

即便杨凡之前的大将军不是自封的,是货真价实的,他也没有资格安置这些公卿大臣。  

即便他跟董卓一样,官拜相国,还是没有资格。  

董卓之所以有资格,是因为董卓手里还有一个傀儡皇帝,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摆布天子和百官。  

可杨凡如果安置别人,缺少最有利的一道程序,他没有天子的诏令。  

众人愁眉不展,默然无语,杨凡叹了口气,“难道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贾诩突然说了一句,”主公不必着急,只需耐心等待,因为他们恐怕比主公更加着急。”  

“你是说王允他们?”  

贾诩点了点头,“这些人有德行,有能力,这么多人都闲置在关中,他们自己也不想这样。”  

“那好吧,这件事就暂时先放在一边吧。”  

接下来,一切都跟之前没什么两样,众人各尽其职,武将练兵,谋士治政理民,杨凡时而跑去兵营,时而四处巡视,至于王允这些人,突然被整个世界给遗忘了。  

至于那位何后,也被杨凡霸道的收入房中,这件事并没有公开,如果被王允这些人知道,还不知会被吓成什么样子。  

过了二十天,李儒才返回安邑,山高路远,几乎一多半的时间都在路上,整个人明显瘦了一圈。  

刚回来,没等喘口气,李肃便来向杨凡汇报,“主公!张燕还真是狮子大开口,他说了,一个人五百金,少一个子都不行,一共十个人,家属不要钱,让我们拿出五千金。”  

“五千金?”  

杨凡一把推开爬到身上的金毛,摆了摆手,“给他,一分不少!”  

“主公!你就这么答应了?”李肃有些诧异,没想到杨凡答应的这么痛快。  

杨凡一脸自信的笑了:“就当先寄存在他那里,反正早晚整个司隶,我都会原封不动的拿回来。”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谈妥了,让别人去就行了。”  

李肃感激的说:“多谢主公体谅,这路上卑职片刻不敢耽误,滋味可真不好受啊。”  

哪知杨凡接下来的话,直接让李肃从天上掉进了地狱,“五千金可不是个小数目,这样吧,你再辛苦一趟,去南阳跟董卓见一面,告诉他,他的家人都在我手里,吃喝拉撒总得有人照顾,让他拿出五千金,权当他家人的安置费吧。”  

“啊?”  

李肃眼珠子瞪的溜圆,心脏好悬没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李肃直咧嘴,“主公!董卓杀人如麻,心狠手辣,我们这一次把他害的那么惨,他一定恨之入骨,见了面还不得把我给宰了啊。”  

“你放心,如果董卓把你给杀了,我一分钱也不要了,马上把他全家斩尽杀绝。”杨凡眼中闪出逼人的寒光。  

李肃非常感动,可一想到这一次出使南阳,免不了要从武关通过,又是上千里的山道,再加上董卓那残暴嗜杀的性格,李肃还真的一点底气都没有。  

杨凡笑道:“如果你这次顺利完成任务,我提拔你当安邑太守。”  

“真的?”李肃顿时眉开眼笑,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一样,好悬没乐的蹦起来。  

杨凡认真的说:“你追随我也有五六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我心里,王允那些公卿大臣,可远不如你重要。”  

“主公!你放心,我一定不负您的厚望。”  

李肃是降将,论智谋,比不上裴潜、荀攸、贾诩;论统兵的才能,也远不如太史慈、黄忠、徐晃这些人,可现在杨凡却把安邑太守这么重要的职位给了他。  

李肃激动的眼圈都红了,当天便匆匆离开了安邑。  

“二楞,三喜!”  

杨凡冲门外喊了一声,两人飞快的跑了进来。  

“主公!有何吩咐?”  

“你二人马上挑选一些精干的兵卒,扮作山贼,把关中通往各处的山道,全部给我监视起来,如果再有朝臣离开…”  

杨凡停顿了一下,手作刀状,眼中骤然冒出一抹森然的杀机。  

“明白!”  

两人马上下去安排,不论是通往汉中的山道,还是通往武关的山道,都派了得力的手下。  

这件事杨凡不会告诉任何人,他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正人君子。  

这次讨董,杨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做好人,而是要“挟天子号令天下”,只可惜,被张燕坏了好事。  

现在百官在他的手里,虽说杨凡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但也绝不允许他们随便离开。  

之前黄琬等人要离开,杨凡之所以没有阻拦,就是因为他心里相信“他们根本就走不掉!”  

张燕虽然坏了他的好事,但也间接的帮了杨凡一个忙。  

百官现在都待在关中,间接的等于被困住了。  

贾诩说过他们比杨凡更着急,杨凡也期待他们给自己带来惊喜。  

一个李肃都能被任命为安邑的太守,如果说这些公卿大臣都不在乎“名利”,杨凡打死也不信。  

半个月之后,黄琬被顺利的接回安邑,杨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