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触犯众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袁术看完《告天下万民书》气的鼻子都歪了,“杨凡!你有什么资格自领大将军之职,有什么资格节制我们?你这么做简直就是造反。”  

“造反?”  

杨凡一阵冷笑:“随你怎么说,难道非要让我跟你们一样吗?口口声声立下重誓,说什么齐心勠力,共除国贼,结果却是欺瞒世人的鬼话,起兵至今将近三个月,你们都做过些什么?正因为没人约束你们,你们才如此不思进取,枉顾天子和万民的厚望,这件事我管定了!”  

“你…袁绍才是盟主,你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河东太守,凭什么对我们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袁术气的眼珠子都红了。  

杨凡懒得多说废话,对身边的将士吩咐道:“传我命令,不管是谁,胆敢靠近一步,马上放箭!”  

“喏!”  

上万名将士齐声回音,杀气冲霄,声音震天。  

袁术不信邪,嘴里嘟囔道:“我就不信,你敢当着我的面对我的人下手。”  

袁术冲身边的将士使了个眼色,不下两百多人士兵往前靠近,渐渐进入了守军的射程范围内。  

“放箭!”  

黄忠一声令下,率先射出一箭,一个校尉当场被黄忠射穿了脖子,直挺挺的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守军纷纷射箭,霎时箭如雨下,关下鬼哭狼嚎,顿时倒下了一大片。  

一轮箭雨射完,弓箭手马上装填箭矢,再次往关下放箭,可把袁术的士兵吓坏了,除了几个跑得快的,凡是进入射程范围内的,全部死在箭下。  

袁术气满胸膛,举着马鞭指着杨凡:“真是反了。”  

杨凡目光如电,冷冷的瞪着袁术,坚定的说:“回去告诉袁绍他们,我杨凡言出必行,你们最好马上攻打洛阳,只有这样我才能允许你们的粮草通过,要不然,后果自负,饿死也是你们咎由自取!”  

“杨凡!你给我等着。”  

袁术撂下一句狠话,气呼呼的返回盟军大营。  

来不及喘口气,袁术马上来到盟主大帐,向袁绍告状,袁绍听后也非常震怒,马上把其他诸侯召集到帐中。  

“诸位!杨凡胆大包天,狂妄无礼,竟敢自封大将军,禁止我等粮车通行,真是岂有此理。”  

袁绍一向把面子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他自领车骑将军,杨凡却自领大将军,明显压了他一头,粮草又被杨凡切断,袁绍如何能不震怒。  

“盟主说的极是,必须马上让杨凡开关放行,还真是反了他了。”张邈赞同的说道。  

公孙瓒、袁术、孔伷等人纷纷出言谴责杨凡,无不义愤填膺,粮草就等于是所有人的命脉,杨凡这么做等于是釜底抽薪,时间长了,哪一路诸侯也熬不住。  

刘备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神色出奇的坦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他只有兄弟三人,根本用不着运粮,也不用担心粮道被断。  

曹操对杨凡的做法也感到很吃惊,这明显是在挑衅关东诸侯,可联想到杨凡之前的所作所为,曹操暗自冷笑,“还真是符合他一贯的作风。”  

之前杨凡威胁何进、兵进洛阳、敲诈董卓、击杀皇甫嵩、天不怕地不怕,这世上压根就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  

这件事杨凡虽然无法无天,把关东诸侯彻底给激怒了,可偏偏又让人恨不起来。  

连日来,关东诸侯的表现曹操也寒透了心,任他说破了喉咙,喊哑了嗓子,他们也不肯进兵,整日死人一样无动于衷,曹操一点办法都没有,杨凡的做法虽说胆大包天,曹操却觉得说不定能收到奇效。  

孙坚跟曹操的看法差不多,袁绍他们再不进兵,孙坚怕是要带兵离开了。  

十九路诸侯现在还剩下十七路,王匡被袁绍暗中命人除掉,剩下的部曲也被其兼并;桥冒被刘岱所杀。  

刘备、曹操、孙坚自然不会站在杨凡对立的一面,加起来只有十四路诸侯对杨凡的做法不满,吵嚷着要教训他。  

“盟主!杨凡目中无人,擅自断我等粮草,必须给他点颜色瞧瞧。”公孙瓒气呼呼的站了起来。  

刘岱点点头:“伯圭言之有理,粮道被断,这可不是小事,时日一长,难免军心浮动,生出哗变。”  

众人纷纷附和,都赞同出兵对付杨凡。  

曹操忍不住提醒道:“杨凡占据雄关险隘,不仅坐拥地势之利,身边也多精兵猛将,诸位不要忘记,杨凡刚刚杀掉了皇甫嵩。”  

袁绍不屑的说:“孟德休长他人志气,我们这么多人,兵马不下三十万,杨凡擅自挑衅,不过是以卵石及罢了。”  

袁绍让各家诸侯抽调出一部分人马,组成三万大军,前往虎牢关逼迫杨凡让出通道,这关乎到每一个诸侯的切身利益。  

打董卓他们不积极,可这一次却眼皮不眨眉头不皱,出奇的配合,不到半个时辰,三万人马便集结完毕。  

袁绍亲自带队,不到半日队伍便来到了虎牢关关前,三万大军旌旗蔽日,刀枪闪亮,盔甲耀眼。  

袁绍胯下逍遥马,手持清风剑,金甲白袍,端的是威风凛凛,气度不凡。  

杨凡得到奏报,披甲持枪登上了关墙,往下面看了看,忍不住笑了,“场面还真不小,要是对付董卓你们能这么积极果断,那该有多好啊。”  

“袁绍!我以大将军的身份命令你,马上带人回去,尽快攻打洛阳,不得有误!”杨凡毫不示弱。  

袁绍怒道:“我凭什么听你的命令,你擅自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